個人資料
博文
若不是一天暴跌到位(比如biotech),就是陰跌幾周、數月、甚至一年。要是哪個IPO還沒大跌過,遲早也會發生。有的個股會慢慢地起死回生,大多數永遠回不去大跌之前的價位了
這就是俺選擇不做個股、而是隻做交易量大的、非杠杆類ETF的原因。你要是還堅持炒個股,就得事先有應付大跌的心理準備和資金分配,不然就是自找煩惱
炒股不隻是漲跌,還有波動率的問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C
TD
哪國的銀行都是靠把錢貸給企業和個人賺長短利息差的,本身不產生啥價值,所以銀行業的榮枯與本國的經濟情況緊密相連,用英文講就是highlyeconomicllysensitive.因此與其它比較穩定的行業相比,華爾街對銀行的價值估價不高(P/E較低)
美國的花旗銀行股票在08年後一蹶不振,原因眾所周知。加拿大的銀行業雖然在08-09年間也大跌過(TD股價從38下降到13),但是挺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5-02-21 11:14:45)
就是壇子上開始有人憧憬單憑每年從市場上賺到的錢,若幹年後自個兒的身價將是幾千萬還是幾億
2000年NAZ5000點時,這類人數不勝數,具體的個例參見“牛經滄海”剛剛的帖子:“...辭去大摩的工作,目標0.1B..."bbs.wenxuecity.com/finance/3620073.html
2006-07年間,隔壁投壇大熱的話題之一就是中產家庭如何憑著搞投資房十年後身價1千萬,想體驗一下當時房東們群情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15-02-20 12:04:49)
俺蠻喜歡你的認真態度,明知道可能改變不了你現在的想法和做法,還是想多勸你幾句
簡單地說,你的整體思路明顯是中了巴菲特的毒了,再加上你入市至今這幾年恰好是牛市,唾手可得的利潤積累又給你的想法很多的正反饋。假如你是1999年或2007年開始入市的,你現在的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
俺20年前第一次買股票,開始也像你一樣被巴菲特給迷惑了。經過了兩段大熊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5-02-19 20:49:50)
我猜你在市場上實際操作的時間可能不長,想給你幾句忠告。
恕我直言,書本上的東西、理論上的證據、甚至是長期的曆史數據回測都離實際操作的結果差距很遠。假如你堅信巴菲特‘價值投資’、‘長期持有’那套東東、並且付諸實行的話,將來恐怕會虧得很慘,因為一旦你愛上你的股票,股價跌得越低,你會覺得越有價值,不及時退出的結果就是虧廢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2015-02-19 00:03:27)

轉載最近股壇上有意思的幾個帖,第一個帖子:
*****************
一道小學數學題證明你是否適合玩股票? 來源:samjose於2015-02-1414:06:54 一雙鞋成本15,標價21,一個騙子拿50假鈔去買鞋,由於店裏沒有零錢,店主去鄰居換了50元零錢找給騙子29,事後鄰居發現那50是假錢,沒辦法店主又還給鄰居50真錢,問在交易過程中店主一共虧多少錢?
*************
俺覺得這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5-02-18 22:39:45)

投資係統理念:銀行存款的風險為零,可是利息也很少;如果把銀行賬號裏麵的資金轉到股票賬戶裏,在盡量降低資金波動率的前提下還能夠每周都增值一些的話,那麽就是一個可以放心投入比較多資金的長期投資方法
長期投資目標:用非常小的波動率,爭取每周都有獲利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閱讀 ()評論 (0)
(2015-02-13 08:27:35)
閱讀 ()評論 (0)
(2015-02-12 19:47:44)

投資係統理念:銀行存款的風險為零,可是利息也很少;如果把銀行賬號裏麵的資金轉到股票賬戶裏,在盡量降低資金波動率的前提下還能夠每周都增值一些的話,那麽就是一個可以放心投入比較多資金的長期投資方法
長期投資目標:用非常小的波動率,爭取每周都有獲利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66]
[67]
[68]
[69]
[7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