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子的物質世界

遊子的談天說地, 關於我們生活的這個物質世界.
博文
(2006-09-29 05:48:40)
[注:整整十年前,認識了幾位讓我難忘的網友.如今人人天涯漂泊,寫幾段話,祝他們幸福平安.]為何一轉眼
時光飛逝如電
看不清的歲月
抹不去的從前
就像一陣風
吹落恩恩和怨怨
....Z1
[夏天的傍晚,荒島,參天的大樹,荷葉蓋滿了水麵,遠處有人們騎車和談笑的聲音]
"嗨,是你嗎?"我遲到了,看到那裏坐著的穿淡色襯衫的女孩
"你好啊!真高興見到你.&quo[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06-09-23 02:12:58)
這裏說的"愛",是指男女之愛.每個人從出生到死亡,男女之愛是必然要經曆的,如同我們必須呼吸,必須吃飯,愛好象是一種逃不掉的東西.愛倒底是什麽?如果說人的心是一塊地,那愛就是生長在這塊地上的植物.世界上幾乎沒有一塊地不長植物.當然,沙漠沒有植物.但沙漠埋藏有無窮的種子,等到雨季到來,沙漠會一夜之間變樣,無數藏了多年的種子會迅速的生長,開花,結果,再播下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6)
(2006-09-18 03:15:03)

上個月組織了一次沿悉尼港北麵的WALKING.後來到當時參加的一個朋友家聊天,看了他照的照片,才突然發現大家同是一樣的走路,別人看到的東西怎麽就比我多.這位朋友的確是有心人,而且也很慷慨,把照片全拷給我.所以,特此聲明下麵照片全部由這位朋友創作(除去其中一張).
歌劇院和CITY
紅葉
鸚鵡
野餐的人們
郊區和BAYVIEW
都在鍛煉身體
"時髦"女子
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6)
(2006-09-16 23:09:22)
想想自從上大學開始,看過的電影有點"不計其數"的感覺.從校園裏的"錄像周末",到在悉尼的"獨立電影院"看另類藝術電影,幾百部電影先後如同脫韁之馬從屏幕上衝進我的大腦再馳騁而過.到底這些東西留下了什麽印跡,產生了什麽"後果",我還真不知道.下麵的議論純粹是今天憑著支離破碎的一點印象的"亂談",較不得真.
中國大陸電影:
有一類大陸電影觸及了咱中國人的靈魂,屬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06-09-14 07:01:14)
中國人喜歡唱卡拉OK,我也不例外.隻要有機會,屬於搶著唱那種.
一直沒想過為什麽我們喜歡唱,今天突然明白了一點.可能咱文化裏關於感情表達方麵過分地含蓄了.我們沒法直接表達我們的感情,於是便借用卡拉OK來表達.平時過度正兒八經,終於唱起歌來可以大膽地愛啊戀啊想啊恨啊,等等.隻要看看大家唱得有多投入,就知道了.卡拉OK也可以用來做眉來眼去的工具,特別是對唱.不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1)
(2006-09-11 08:27:42)
911這個詞讓我頭痛.也許是因為它被念叨得太多了,象祥林嫂的故事;也許是因為它揮之不去,象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擋在每個人麵前.
想這個世界真奇妙,2000年元旦時去悉尼港看煙火,覺得世界如此美好.看完焰火回來接著看全球24小時實況元旦慶祝轉播.我真的幾乎從頭看到尾.太平盛世啊!當晚有個TALKSHOW,有個主持人不無道理地提醒,雖然全球元旦節目展示的是世界各地的爭奇鬥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9)
(2006-09-09 09:15:24)
上周一收到一封從某個maillist發來的電子郵件,發件人我不太認識.郵件問大家是否知道一個最新消息,大名鼎鼎的SteveIrwin在大堡礁出事了.我掃了一眼該郵件,便把它當作一個惡作劇給刪了.直到第二天早上在新聞網站上,才看到赫然的報道,SteveIrwin的確死了,而且死得非常的戲劇性和悲劇性.他死於Stingray尾上的毒刺,正中心髒.雖然有直升機趕到急救,也無力回天.據報道,人們知道的死於St[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2006-09-08 19:33:37)
股票和婚姻,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仔細一想,卻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人們買賣股票,圖的是增值或者紅利.但一個股票是否帶來利益卻是一件非常難說的事情.一廂情願最後落得血本無歸的故事到處都是.
買股票之前,需要仔細研究那個公司,看它的過去,現在和將來,理解它的商業模式.為了降低風險,人們把上市公司分成各種不同類型,比如穩健型和成長型.對於不同類型的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1)
(2006-09-07 07:19:31)

2.名勝
凡爾塞宮(Versailles),過去沒有比這座宮殿更奢華的地方,將來可能也不會有.凡爾塞所有的一切無論是藝術還是財富,隻圍繞一個主題:國王,國王的統治,國王的權力,國王的至高無上.這裏的雕塑,繪畫和建築,除了宗教/神話裏的人物,就是皇親國戚.國王用盡手段,終於達到和神話裏麵的人物一樣的地位.(比如駕著金色馬車從水中躍出的APOLLO被安排在宮殿後花園的末端).不過,從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2006-08-31 03:24:28)
幾年前當學生時,去巴黎開會,順便訪問了一位朋友.從那次之後再沒去過那裏.現在想想還是把當時的觀感趣事記錄一下,免得下次去了,對那裏的印象發生改變.
那時是巴黎初秋的時候,是不冷不熱的最好的季節.
1.到達
我坐的航班晚點,到達戴高樂機場時已經晚上8點,在加上出關等手續,出了機場已經晚上9點過.
出發之前,收到了我的法國朋友D給我寄來的詳細的如何到達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
[11]
[12]
[13]
[14]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