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北洋諸人,要麽麵目可憎,要麽狗屁不通,如果說還有一點趣味的話,袁克定、袁克文兄弟 當屬此列,今天先來介紹一下袁克定。 袁克定生下來時腦門子上有一塊胎記,所以就被父母叫做“記兒”,表字雲台,從他的這個 字號來看,袁世凱是對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的,你想雲台是什麽地方呢?袁克定早年隨父親 走南闖北,見了不少世麵,閱曆在兄弟間是少有的,這也是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北洋政府脫胎於晚清,所以,上層人物能夠潔身自好者不多,除了段祺瑞較少惡習以外,似乎沒有再聽說誰能夠一塵不染,而北洋的鼻祖袁世凱也如古人一般,喜好男風。他和他的男寵唐天喜的故事就不亞於曹錕之於李六兒(李彥卿)。 唐天喜是河南人,幼年在豫劇班裏唱小旦,人長得很是俊美,被當時還是惡少的袁世凱看中 ,收為男寵,名為貼身仆人。袁世凱在朝鮮時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阮忠樞,字鬥瞻,在北洋初期是一個炙手可熱的人物,官位是內史監,他不僅是袁世凱朝廷 內部不可或缺的能人,還是袁世凱專門對付南方一些桀驁不遜的軍閥如張勳者的利器。 袁世凱和阮忠樞的相逢也可說是緣分所致。袁世凱從上海到山東,身上阮囊羞澀,偏偏遇上 阮忠樞,阮忠樞一見袁世凱,大為投緣,而且在相互的交談中,阮忠樞知道袁世凱將來可能 要成就一番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最能體現袁世凱政治手腕的除了辛亥年間以外,就是後來的洪憲帝製了,然而前者是促成袁世凱大起的得意之筆,而後者則是袁世凱玩弄手段最終被玩的舉例說明。 在帝製初起的時候,馮國璋曾經來過北京追詢袁世凱的態度,以馮國璋的在小站和北洋的資曆,原以為可以聞到氣味,沒料到,袁世凱居然連馮國璋也一樣糊弄,他們有一段對話是非常有意思的: 袁說:“華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戴笠這個人很迷信,他把曾國藩編著的冰鑒和柳莊相術等編成教材,交給大小特務去研究, 他自己更是深信不疑。毛子水老頭說他命中缺水,他就經常使用帶水的化名來補充自己的本命。據沈醉回憶,戴笠經常使用的化名包括江漢清、汪濤、沈沛霖、洪淼、塗清波等,其中 戴笠最喜歡的就是沈沛霖這個化名,因為使用了這個化名以後,戴笠的事業開始走向擴大。 因此破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蔣緯國在蔣家第二代算是個比較獨特的人物,和兄長相比,似乎總是顯得那樣缺乏穩重、成熟,作為蔣介石的養子,他繼承的好像是蔣介石青年時期的頑性,不過,也是因為此,他才 讓媒體和大眾感受到一點真實的東西。 蔣緯國擔任校官的時候,搭乘火車離開西安,在火車上,他本來是下鋪,但是,等他 一上車的時候,發現以為腆胸疊肚的少將已經堂而皇之的坐在他的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蔣孝文是蔣家的長房長孫,按照蔣介石的說法,是萬事定於一,元者為大。所以,他對長孫的期許是可想而知的,在孝文小的時候,蔣介石就經常和他一起散步,借以熏陶他的誌趣。可是,這位皇長孫並不理解祖父和父親的苦心孤詣,每每做出的事情和 長者的期望大相徑庭,以致於最後讓蔣介石不得不放棄幻想。 孝文上學的時候,父親蔣經國嚴禁他在老師、同學麵前說出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通過對這些名人的飲食習慣的觀察,我發現,大多數人雖然叱吒風雲,但是最愛的仍是家鄉飯菜,袁世凱也不例外。讓我對袁世凱的飲食感興趣的是高陽的小說經常提到袁世凱的胃口很好,可以吃兩籠蛋糕和20個白煮雞蛋。然而,經過我的了解和看書所得,袁世凱的胃口雖然好,但是也不能吃下去這麽多的東西。袁世凱的飲食一般是這樣: 早餐,定不可移的是:一大海碗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舉凡特殊的政治人物,一般都是恩怨分明,遠一點的像法正、王猛,近現代的像袁世凱、蔣介石、毛澤東等,他們因此留下的一些事情的結果很是讓後人品味不已。這裏先說袁世凱。 袁世凱早年進京趕考,袁家雖然號稱大家,但是,他父親這一支派實際已經中落,他無法隻好硬著頭皮去向他的妻弟暫借100兩銀子,然而,這位小舅子真是勢利眼,居然不借,而且還挖苦他的姐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李鴻章原來把兄長的兒子過繼過來,後來因為有了經述,過繼的兒子就無法承襲爵位了,李國傑就是經述的長子。 李國傑襲爵以後,一次進宮朝見慈禧太後,老太太看到是當年親密戰友的後人,大為感傷, 流淚之餘說了很多話,李國傑一出宮,有聖旨下,封為副都統,當時李國傑隻有十八歲,而以弱冠之年晉封二品大員者,滿清就是貴族也很罕見,一時天下驚詫。視為異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21]
[22]
[23]
[24]
[2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