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萬家述評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2007-09-23 15:33:19)
閱讀 ()評論 (2)
(2007-09-23 14:09:54)


團團的月亮
脈脈的相望
娟娟的倩影
悠悠的時光
月色朦朦銀漢淡雲海茫茫星辰暗清風徐徐波不驚
靜夜深深人無言
明月朗朗照山後
波光粼粼映白頭
一杯淡淡思鄉酒
滿腔幽幽別離愁
淡淡的月色淡淡的山河淡淡的思念淡淡的鄉愁
枯枝歎月皓昏鴉覓歸巢寂寥傷心處隻有雲知道
望洋興浩歎故鄉在彼岸夢中月朗朗隻有孤星伴
明月生海上披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清澈溪流水靈動瀑布垂飄逸音樂起兩岸草木翠春去金秋回思鄉夢難追夢裏家鄉美美得令人醉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9-13 14:00:11)

攀登 石階步步高 攀登清清早 新竹千千尺 迎風節節傲 20070913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小時候當學生,以為老師很神氣,說上一句話來驚天動地。長大後自己成了教師,才知道那塊黑板寫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才知道那個講台,舉起的是別人,奉獻的是自己。嗚呼!師者之道,胸懷在藍天,深情藏沃土。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們班的薑文波是在文革武鬥中遇難的,遇難的日期是1968年4月26日。房零的朱玉生也是在文革武鬥中遇難的。這幾天,他們班的同學在紀念他。讀到他們發的詩文;看到小朱生前清秀的留影,安徽老家的父母、弟妹隱忍悲傷的老照片,我的心痛了,淚水模糊了雙眼。對薑文波,我一直都想說點什麽。
1
薑文波是河北唐山人。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在我的想象中,大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1)

1989年8月17日,《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科技日報》、《北京日報、《工人日報》、《農民日報》等首都報紙分別在主要版麵刊登了如下這篇文章:
萬潤南搬起“石頭”要砸誰葉光
發生在首都的這場反革命暴亂中,暴徒們拋起石頭、磚塊,瘋狂地砸軍車,砸解放軍,那一幅幅血淋淋的場麵,那些駭人聽聞的暴行,人們或者身臨其境,或者通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3)

前兩篇是“清華歲月”前,這一篇應當是“清華歲月”後了。
七二年中,我和劉濤分手之後,她設法回了北京,我一個人留在了承德。承德地處燕山腹地,又是熱河源頭,是當年清朝皇帝的夏宮所在地。那可是一塊風水寶地,北邊林海茫茫、草原廣袤,中間丘陵逶迤、綠水環繞,南部層峰疊翠、峽穀幽深。市區周圍的山巒,屬丹霞地貌,奇峰異石、鬼斧神工、渾然天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在我讀中學的那個年代,校團委和校學生會是兩套不同的班子,其成員也大異其趣。因為我擔任校學生會主席,所以在高一剛到年齡就被突擊發展為團員,然後就補選為校團委委員,成為橫跨兩套班子的唯一成員。我在校團委的那些同事,都很樸實,出生貧苦的多。我記得有一位叫劉權的同學,每天就帶一合白飯。另外用小瓶裝一丁點醬油,中午衝一大碗醬油湯,就著把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上次我們說到在宜興鄉下的時候,經過孫教導一番當頭棒喝、震撼教育,後來轉學到了上海。

鄉下孩子到上海,免不了要受欺負。一開始,班上壞小子們歡迎我的,是一首兒歌:鄉下人,到上海;上海閑話講勿來,米西米西炒鹹菜。為什麽是“米西米西”,而且要“炒鹹菜”,我至今都沒有弄懂。這是文的,然後是武的:上課全體起立時,他們把我的座椅悄悄挪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91]
[92]
[93]
[94]
[9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