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丙申日(初八),宜都王到達建康,群臣到新亭迎拜。徐羨之問傅亮說:“王可以比誰呢?”傅亮答:“晉文,景帝以上之人。”徐羨之說:“他必能明白我們的一片赤心。”傅亮說:“不然。”
丁酉日(初九),宜都王拜謁初寧陵高祖劉裕墓,回來後留在中堂,百官呈上璽印,宜都王再三辭讓後,才接受,在中堂即位皇帝,然後備法駕進入宮中,親臨太極前殿,宣布大赦天下,改年號為元嘉,文武百官賜爵位二等。
戊戌日(初十),新皇帝劉義隆拜太廟。下詔恢複廬陵王劉義真的先前封號,迎回他的棺柩,並把他的母親孫修華和謝妃接回建康。
庚子日(十二日),任命謝晦為荊州刺史。謝晦將去上任,與蔡廓道別,屏退旁人問蔡廓說:“我能免禍嗎?”蔡廓說:“卿受先帝顧命,托付社稷,廢昏君而立明君,從道義上說並無不可。但殺人二兄而又北麵向他稱臣,挾震主之威,占據上層重位,以古推今,怕是難以免禍。”謝晦才開始害怕走不掉,等出發之後,回頭望著石頭城開心地說:“如今總算逃脫了!”
皇帝任命親信舊屬王曇首,王華為侍中,王曇首兼任右衛將軍,王華兼任驍騎將軍,朱容子為右軍將軍。
徐羨之等要求即時以到彥之為雍州刺史,皇帝不答應;征用到彥之為中領軍,委以軍政。到彥之從襄陽南下,謝晦已經到江陵,擔心到彥之回京路過時不訪問自己。到彥之到了楊口,步行到江陵去見謝晦,態度誠懇親熱;謝晦也特意深厚交結。到彥之送給謝晦馬,利劍和名刀,謝晦從此心裏感到安定了很多。
柔然紇升蓋可汗聽到魏太宗拓跋嗣去世的消息後,率領六萬騎兵入侵雲中,殺戮掠奪官民,攻占了盛樂宮。魏世祖拓跋燾親自率領輕騎兵前往討伐,走了三天兩夜趕到雲中。紇升蓋可汗依仗人多,率領騎兵將魏帝拓跋燾重重包圍,層層疊加如鐵桶一般,魏軍將士大為恐懼,而魏帝拓跋燾麵不改色,鎮定自如,士兵們見狀情緒也受感染安定下來。紇升蓋可汗讓弟弟的兒子於陟斤為大將進攻魏軍,魏軍射殺了他;紇升蓋可汗見狀,心生害怕,撤軍逃走。十二月,魏帝拓跋燾派安集將軍長孫翰,安北將軍尉眷向北攻擊柔然,魏帝自己率軍屯駐在柞山。柔然軍向北逃去,魏國各路軍窮追猛打,大獲全勝而歸。
425年,正月,徐羨之,傅亮上表請求還政於君;上表三次,皇帝才答應。丙寅日(初十),皇帝劉義隆開始親自處理政事。徐羨之退辭攝政職位退回府第;徐羨之的侄子徐佩之,侍中程道惠等人向徐羨之說現在退位時候不宜,苦勸不要還政;徐羨之又奉詔來管理政務。
會稽人孔寧子是皇帝劉義隆即位前還是宜都王時候的鎮西谘議參軍,皇帝即位後,任命孔寧子為步兵校尉;孔寧子和王華都有謀圖富貴的願望,痛恨徐羨之,傅亮專斷政權,所以日夜收集和編織徐,傅二人的把柄之事向皇帝報告。正好謝晦的兩個女兒要出嫁給彭城王劉義康和新野侯劉義賓,謝晦派自己的妻子曹氏和長子謝世休護送女兒到建康。皇帝想要誅殺徐羨之,傅亮,並且發兵討伐謝晦,故意放風說是要北伐魏國,又說要拜謁興寧陵,準備軍事裝備和艦船。傅亮寫信給謝晦說:“近來討伐黃河以北,事猶未已,朝野之謀劃,可憂懼的很多。”又說:“朝廷人士多勸諫北征,皇上當會派外監萬幼宗前往谘詢意見。”當時朝廷要整肅異己的圖謀,廣為流傳。
426年,正月,謝晦的弟弟黃門侍郎謝皭派人急告謝晦朝廷將向他下手時,謝晦聽了還不相信,他把傅亮寄給他的書信拿給谘議參軍何承天看,說:“預計萬幼宗一二日內一定會到。傅公擔心我好惹事,故而先送來此信。”何承天說:“外間傳得紛紛揚揚,都說西討(向西討伐謝晦)已定,幼宗豈有來此之理!”謝晦仍然認為不可能,叫何承天準備起草答複詔書之文,說北伐魏國宜當在明年。江夏內史程道惠得到一封信,信中說:“朝廷將有大整肅,其事已定”,程道惠派人將此信送給了謝晦。謝晦看信後問何承天說:“如果事情果真如此,卿讓我怎麽辦?”何承天說:“承蒙將軍的特殊照顧,常想要報答恩德。變局已經降臨,何敢隱情!明日起應實施戒嚴,動用軍法,這是我心裏的一點想法,隻怕想得不夠周到。”謝晦很害怕,說:“卿這豈不是教我自殺嗎?”何承天說:“尚未至此。以帝王之重,舉天下以攻一州,力量大小既懸殊,逆順處境又不同。到境外(指投奔魏國)去求取安全,是上策。其次是把心腹官兵屯駐到義陽,將軍自率大軍在夏口與朝廷交戰;如果打敗了,就跑去義陽以出北部邊境投奔北魏,這是第二策。”謝晦沉思很久才說:“荊州乃用武之地,兵糧容易供給,姑且決一死戰,不勝再走不晚!”於是叫何承天書寫檄文,又與衛軍谘議參軍顏邵謀劃出兵,顏邵不願跟著謝晦反叛陪葬,喝毒藥自殺而死。(待續)
南北朝風雲錄(前篇八)
玉米穗 (2025-11-06 07:18:21) 評論 (0) 八月,丙申日(初八),宜都王到達建康,群臣到新亭迎拜。徐羨之問傅亮說:“王可以比誰呢?”傅亮答:“晉文,景帝以上之人。”徐羨之說:“他必能明白我們的一片赤心。”傅亮說:“不然。”
丁酉日(初九),宜都王拜謁初寧陵高祖劉裕墓,回來後留在中堂,百官呈上璽印,宜都王再三辭讓後,才接受,在中堂即位皇帝,然後備法駕進入宮中,親臨太極前殿,宣布大赦天下,改年號為元嘉,文武百官賜爵位二等。
戊戌日(初十),新皇帝劉義隆拜太廟。下詔恢複廬陵王劉義真的先前封號,迎回他的棺柩,並把他的母親孫修華和謝妃接回建康。
庚子日(十二日),任命謝晦為荊州刺史。謝晦將去上任,與蔡廓道別,屏退旁人問蔡廓說:“我能免禍嗎?”蔡廓說:“卿受先帝顧命,托付社稷,廢昏君而立明君,從道義上說並無不可。但殺人二兄而又北麵向他稱臣,挾震主之威,占據上層重位,以古推今,怕是難以免禍。”謝晦才開始害怕走不掉,等出發之後,回頭望著石頭城開心地說:“如今總算逃脫了!”
皇帝任命親信舊屬王曇首,王華為侍中,王曇首兼任右衛將軍,王華兼任驍騎將軍,朱容子為右軍將軍。
徐羨之等要求即時以到彥之為雍州刺史,皇帝不答應;征用到彥之為中領軍,委以軍政。到彥之從襄陽南下,謝晦已經到江陵,擔心到彥之回京路過時不訪問自己。到彥之到了楊口,步行到江陵去見謝晦,態度誠懇親熱;謝晦也特意深厚交結。到彥之送給謝晦馬,利劍和名刀,謝晦從此心裏感到安定了很多。
柔然紇升蓋可汗聽到魏太宗拓跋嗣去世的消息後,率領六萬騎兵入侵雲中,殺戮掠奪官民,攻占了盛樂宮。魏世祖拓跋燾親自率領輕騎兵前往討伐,走了三天兩夜趕到雲中。紇升蓋可汗依仗人多,率領騎兵將魏帝拓跋燾重重包圍,層層疊加如鐵桶一般,魏軍將士大為恐懼,而魏帝拓跋燾麵不改色,鎮定自如,士兵們見狀情緒也受感染安定下來。紇升蓋可汗讓弟弟的兒子於陟斤為大將進攻魏軍,魏軍射殺了他;紇升蓋可汗見狀,心生害怕,撤軍逃走。十二月,魏帝拓跋燾派安集將軍長孫翰,安北將軍尉眷向北攻擊柔然,魏帝自己率軍屯駐在柞山。柔然軍向北逃去,魏國各路軍窮追猛打,大獲全勝而歸。
425年,正月,徐羨之,傅亮上表請求還政於君;上表三次,皇帝才答應。丙寅日(初十),皇帝劉義隆開始親自處理政事。徐羨之退辭攝政職位退回府第;徐羨之的侄子徐佩之,侍中程道惠等人向徐羨之說現在退位時候不宜,苦勸不要還政;徐羨之又奉詔來管理政務。
會稽人孔寧子是皇帝劉義隆即位前還是宜都王時候的鎮西谘議參軍,皇帝即位後,任命孔寧子為步兵校尉;孔寧子和王華都有謀圖富貴的願望,痛恨徐羨之,傅亮專斷政權,所以日夜收集和編織徐,傅二人的把柄之事向皇帝報告。正好謝晦的兩個女兒要出嫁給彭城王劉義康和新野侯劉義賓,謝晦派自己的妻子曹氏和長子謝世休護送女兒到建康。皇帝想要誅殺徐羨之,傅亮,並且發兵討伐謝晦,故意放風說是要北伐魏國,又說要拜謁興寧陵,準備軍事裝備和艦船。傅亮寫信給謝晦說:“近來討伐黃河以北,事猶未已,朝野之謀劃,可憂懼的很多。”又說:“朝廷人士多勸諫北征,皇上當會派外監萬幼宗前往谘詢意見。”當時朝廷要整肅異己的圖謀,廣為流傳。
426年,正月,謝晦的弟弟黃門侍郎謝皭派人急告謝晦朝廷將向他下手時,謝晦聽了還不相信,他把傅亮寄給他的書信拿給谘議參軍何承天看,說:“預計萬幼宗一二日內一定會到。傅公擔心我好惹事,故而先送來此信。”何承天說:“外間傳得紛紛揚揚,都說西討(向西討伐謝晦)已定,幼宗豈有來此之理!”謝晦仍然認為不可能,叫何承天準備起草答複詔書之文,說北伐魏國宜當在明年。江夏內史程道惠得到一封信,信中說:“朝廷將有大整肅,其事已定”,程道惠派人將此信送給了謝晦。謝晦看信後問何承天說:“如果事情果真如此,卿讓我怎麽辦?”何承天說:“承蒙將軍的特殊照顧,常想要報答恩德。變局已經降臨,何敢隱情!明日起應實施戒嚴,動用軍法,這是我心裏的一點想法,隻怕想得不夠周到。”謝晦很害怕,說:“卿這豈不是教我自殺嗎?”何承天說:“尚未至此。以帝王之重,舉天下以攻一州,力量大小既懸殊,逆順處境又不同。到境外(指投奔魏國)去求取安全,是上策。其次是把心腹官兵屯駐到義陽,將軍自率大軍在夏口與朝廷交戰;如果打敗了,就跑去義陽以出北部邊境投奔北魏,這是第二策。”謝晦沉思很久才說:“荊州乃用武之地,兵糧容易供給,姑且決一死戰,不勝再走不晚!”於是叫何承天書寫檄文,又與衛軍谘議參軍顏邵謀劃出兵,顏邵不願跟著謝晦反叛陪葬,喝毒藥自殺而死。(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