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果然是魔都。萬聖節之後B君推薦讀了一本奇書《我的父親李鬆堅》。其實這是這本書的一個章節的名字。原著書的題目《XX約會指南》過於火辣。無法被引用。讀者自己去搜索就好。
這本書是自傳體的方式寫的他關於兩性關係的理解,對於家庭,投資和人生規劃的理解。
李新野自己寫的簡曆是這樣的。李新野,男,1991 年生於廣東省汕頭市。畢業於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實驗班(又稱為姚班)、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布朗大學。曾就職於亞馬遜、臉書、城堡證券等公司。現為人工智能量化交易公司阿爾法星研究的創始人、CEO。日入百萬。
當然這個是否真實有待考證。這個不重要。吸引我的是這本書的觀點。我喜歡特立獨行的人。無論他們的觀點多麽離經叛道。因為這個世界充滿了呆子和羊群。無論他們學曆多高,地位多高,多麽有錢,權力多大。往往隻是會走路的僵屍。參考我最近寫的遊記。
氣宇軒昂的僵屍 廣島之二
真正能夠獨立思考的人太少了。所以要像保護眼睛一樣珍惜他們。
筆者的大部分經曆來自於和前女友的多年交往。
(筆者前女友的信息)
我們先看看他關於男女關係的幾大公理和定理。
第一公理:感覺人公理。在自由狀態下,女人絕大多數決策都是基於感覺,而感覺是基於本能。
第二公理:一夫多妻公理。一夫多妻是人類曆史的常態,女人慕強和向上擇偶是納什均衡策略。
根據公理1推導出以下定理。
定理1 女人慕強和向上擇偶是天性。
定理2 任何同時解放婦女和實行一夫一妻製的民族,必然消亡。
第三公理:女人無愛情公理。女人隻對子女有愛,對男人隻有為獲取基因的迷戀和獲取
供養和保護的索取。
第四公理:間接探測公理。 女人對男人的迷戀感覺基於對男人(在原始社會)的價值的間接判斷。
於是他得出結論。
其實現代女性,不過是一群活在AI 時代的雌性靈長類動物(母猴子)罷了。
這個結論我覺得是極度不正確的。表述方式讓人極度不舒適。按照同樣邏輯,現代男性也不過是生活在AI時代的猴王罷了。
其實我們現代人的心理活動和猴子沒有什麽區別。
比如奧巴馬說,“可以這麽說,世界上80%的問題都和那些害怕死亡和無足輕重、卻死死不肯放手的老男人有關。他們修建金字塔,把自己的名字刻在所有東西上。對此他們非常焦慮。”
這是典型的老猴王心理特征。
我來逐條點評一下李新野這些理論。
第一公理:感覺人公理。在自由狀態下,女人絕大多數決策都是基於感覺,而感覺是基於本能。
貝版點評:這句話是對的。不過男女都是感覺人。隻是傳感器不一樣。女性比男性更強調感覺。男性雖說宣揚自己是理性思考,但是也是視覺動物。送女性1000元的衣服,比送1000元現金可以提供更多情緒價值。送男性1000元,不如直接給他跳個舞。
第二公理:一夫多妻公理。一夫多妻是人類曆史的常態,女人慕強和向上擇偶是納什均衡策略。
貝版點評:這是錯的。一妻多夫的母係社會才是人類常態。人類是最近1萬年才進入父係社會。男性比女性更加慕強。不信你看看球迷。作者父親李鬆堅本人就是超級慕強。人類整體就是一個慕強舔狗群。你看馬斯克有多少男粉絲。不能專門攻擊女性。
根據公理1推導出以下定理。
定理1 女人慕強和向上擇偶是天性。
貝版點評:女性向上擇偶不是天性。是男權社會,男性占用太多資源和權力下,城市女性被迫造成的。不信你看西南少數民族和藏區。女性天性裏和男性一樣的,都是喜歡美麗,年輕,健康的異性。天性裏,沒人喜歡有錢的,有權大肚子老頭。是社會權力結構導致的。你看鄧文迪有錢了,不是一樣挎著小鮮肉。
定理2 任何同時解放婦女和實行一夫一妻製的民族,必然消亡。
貝版點評:這是不對的。婦女受教育程度提高是生育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和一夫一妻無關。但是不能為了維護高生育率,就去壓迫女性。那是不對的。就是不能為了維持人類智商進步,就要逼迫清華男性捐精一樣。實際上北歐國家婦女地位很高,也是一夫一妻,但是生育率基本現在回複到正常的2的水平。男女平等和一夫一妻都是人類社會總體進步的方向。
第三公理:女人無愛情公理。女人隻對子女有愛,對男人隻有為獲取基因的迷戀和獲取
供養和保護的索取。
貝版點評:女性和男性一樣,有愛的人自然有愛,無愛的人一生也不會愛。男性也有隻是滿足性欲望的人群,比女性甚至更高比例。
第四公理:間接探測公理。 女人對男人的迷戀感覺基於對男人(在原始社會)的價值的間接判斷。
貝版點評:正確。不過沒有什麽不好的。女性隻是更多用自己的耳朵去聽,花言巧語是渣男的利器。男性更多的是通過視覺特征去捕捉對象。男性探測器是自己的眼睛,而不是耳朵。
書裏充滿了對女性的攻擊,隻要仔細想一下,很多不是女性獨有的缺點。而是兩性共同的缺點。但是也有一些我讚同的話。比如這一段。幾乎積攢了我想對無頭蒼蠅一樣過日子的90以後的人所說的所有話。
----
過去5 年間,我的內心一直充滿了巨大的痛苦與仇恨。為什麽我們這一代,最優秀、最努力、能力最強的一代中國男人,像犯人一樣關在學校裏麵20 年甚至更久,然後就結婚,被一個老國女按著頭,逼著在21 年買房,逼著申請30 年按揭貸款?為什麽我們的人生,被安排著從20 年的監獄生涯釋放,進入了30 年流放北上廣深杭的勞改生涯?為什麽我們被迫戴上了電子腳鐐,每個月時間一到,三十年房貸就自動從我們帳戶上扣款?
然後我們這批小鎮做題家,花光所有積蓄,娶了個30 歲上下的非處國女,然後申請了30 年房貸,買了一套鴿子籠,把南山科學園旁邊的寶安、把張江附近的唐鎮、把漕河涇附近的莘莊、把海澱附近的昌平、把李逍遙發誓要走出去的餘杭鄉下的房價撐到一套
1正牌(舊金山)灣區San Francisco Bay Area,不是冒牌(粵港澳大)灣區。500 萬、1000 萬、3000 萬、6000 萬。然後,這個社會的李鬆堅們,看著自己蹭蹭蹭上升的淨資產,覺得自己太偉大,太努力了。覺得我們祖國太偉大了!他們看著賬上幾百億的浮盈,“英國算個屁、日本算個屁、就算美國又他媽算個屁!”
-----
筆者可能是個從來沒有被女人真心愛過的人。當然這個形象也可以理解。女性天性裏不是向上擇偶和慕強。她們喜歡健美的男性。如果你隻是有錢有錢征服女性,那麽所有的體驗也就是撈你給他的。所以李新野好好健健身。可能會改變對世界的理解。
所以李新野這本書名也許改為《非愛情約會指南》更加合適。
他的理論是經典的pua理論,脫胎於博弈論和進化心理學。作者多看看人類學書籍也許會有不同觀點。進化心理學更是偽科學,可以解釋人類社會所有現象。進化心理學可以解釋不應該有同性戀,也可以說應該有同性戀。現在漸漸成了男性出軌合理化的利器。
最後說說我對這本書的整體感受吧。這本書是最大問題,就是作者內心沒有愛。甚至可能沒有體驗過愛。
如果作者心中有愛,那麽上麵的邏輯和公理會變。
比如筆者沒有攻擊他母親。同樣是女性。幾乎其他所有女性,無論是他姐姐還是前女友,都變成了他嘲諷的對象。因為他內心沒有愛。沒有共情能力和換位思考。
他說的所有的女性弱點幾乎全部適用於男性。
筆者倒是俄狄浦斯情結嚴重。反複攻擊他的父親,李鬆堅。雖然攻擊的內容也有在理的部分。比如對房地產的判斷,和對官本位的嘲笑,老猴子高高在上的反感。我也高度認同。但是能感覺他用內心的恨在寫作,並不理性。
人類如果隻有理性和邏輯去思考,指導自己的行為,會陷入災難。參考我的之前的博客,如果一切都是合乎邏輯的仇恨和算計。世界將變得很可怕。
魔都讀奇書《我的父親李鬆堅》
BayFamily (2025-11-02 23:44:56) 評論 (3)魔都果然是魔都。萬聖節之後B君推薦讀了一本奇書《我的父親李鬆堅》。其實這是這本書的一個章節的名字。原著書的題目《XX約會指南》過於火辣。無法被引用。讀者自己去搜索就好。
這本書是自傳體的方式寫的他關於兩性關係的理解,對於家庭,投資和人生規劃的理解。
李新野自己寫的簡曆是這樣的。李新野,男,1991 年生於廣東省汕頭市。畢業於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實驗班(又稱為姚班)、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布朗大學。曾就職於亞馬遜、臉書、城堡證券等公司。現為人工智能量化交易公司阿爾法星研究的創始人、CEO。日入百萬。
當然這個是否真實有待考證。這個不重要。吸引我的是這本書的觀點。我喜歡特立獨行的人。無論他們的觀點多麽離經叛道。因為這個世界充滿了呆子和羊群。無論他們學曆多高,地位多高,多麽有錢,權力多大。往往隻是會走路的僵屍。參考我最近寫的遊記。
氣宇軒昂的僵屍 廣島之二
真正能夠獨立思考的人太少了。所以要像保護眼睛一樣珍惜他們。
筆者的大部分經曆來自於和前女友的多年交往。
(筆者前女友的信息)
我們先看看他關於男女關係的幾大公理和定理。
第一公理:感覺人公理。在自由狀態下,女人絕大多數決策都是基於感覺,而感覺是基於本能。
第二公理:一夫多妻公理。一夫多妻是人類曆史的常態,女人慕強和向上擇偶是納什均衡策略。
根據公理1推導出以下定理。
定理1 女人慕強和向上擇偶是天性。
定理2 任何同時解放婦女和實行一夫一妻製的民族,必然消亡。
第三公理:女人無愛情公理。女人隻對子女有愛,對男人隻有為獲取基因的迷戀和獲取
供養和保護的索取。
第四公理:間接探測公理。 女人對男人的迷戀感覺基於對男人(在原始社會)的價值的間接判斷。
於是他得出結論。
其實現代女性,不過是一群活在AI 時代的雌性靈長類動物(母猴子)罷了。
這個結論我覺得是極度不正確的。表述方式讓人極度不舒適。按照同樣邏輯,現代男性也不過是生活在AI時代的猴王罷了。
其實我們現代人的心理活動和猴子沒有什麽區別。
比如奧巴馬說,“可以這麽說,世界上80%的問題都和那些害怕死亡和無足輕重、卻死死不肯放手的老男人有關。他們修建金字塔,把自己的名字刻在所有東西上。對此他們非常焦慮。”
這是典型的老猴王心理特征。
我來逐條點評一下李新野這些理論。
第一公理:感覺人公理。在自由狀態下,女人絕大多數決策都是基於感覺,而感覺是基於本能。
貝版點評:這句話是對的。不過男女都是感覺人。隻是傳感器不一樣。女性比男性更強調感覺。男性雖說宣揚自己是理性思考,但是也是視覺動物。送女性1000元的衣服,比送1000元現金可以提供更多情緒價值。送男性1000元,不如直接給他跳個舞。
第二公理:一夫多妻公理。一夫多妻是人類曆史的常態,女人慕強和向上擇偶是納什均衡策略。
貝版點評:這是錯的。一妻多夫的母係社會才是人類常態。人類是最近1萬年才進入父係社會。男性比女性更加慕強。不信你看看球迷。作者父親李鬆堅本人就是超級慕強。人類整體就是一個慕強舔狗群。你看馬斯克有多少男粉絲。不能專門攻擊女性。
根據公理1推導出以下定理。
定理1 女人慕強和向上擇偶是天性。
貝版點評:女性向上擇偶不是天性。是男權社會,男性占用太多資源和權力下,城市女性被迫造成的。不信你看西南少數民族和藏區。女性天性裏和男性一樣的,都是喜歡美麗,年輕,健康的異性。天性裏,沒人喜歡有錢的,有權大肚子老頭。是社會權力結構導致的。你看鄧文迪有錢了,不是一樣挎著小鮮肉。
定理2 任何同時解放婦女和實行一夫一妻製的民族,必然消亡。
貝版點評:這是不對的。婦女受教育程度提高是生育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和一夫一妻無關。但是不能為了維護高生育率,就去壓迫女性。那是不對的。就是不能為了維持人類智商進步,就要逼迫清華男性捐精一樣。實際上北歐國家婦女地位很高,也是一夫一妻,但是生育率基本現在回複到正常的2的水平。男女平等和一夫一妻都是人類社會總體進步的方向。
第三公理:女人無愛情公理。女人隻對子女有愛,對男人隻有為獲取基因的迷戀和獲取
供養和保護的索取。
貝版點評:女性和男性一樣,有愛的人自然有愛,無愛的人一生也不會愛。男性也有隻是滿足性欲望的人群,比女性甚至更高比例。
第四公理:間接探測公理。 女人對男人的迷戀感覺基於對男人(在原始社會)的價值的間接判斷。
貝版點評:正確。不過沒有什麽不好的。女性隻是更多用自己的耳朵去聽,花言巧語是渣男的利器。男性更多的是通過視覺特征去捕捉對象。男性探測器是自己的眼睛,而不是耳朵。
書裏充滿了對女性的攻擊,隻要仔細想一下,很多不是女性獨有的缺點。而是兩性共同的缺點。但是也有一些我讚同的話。比如這一段。幾乎積攢了我想對無頭蒼蠅一樣過日子的90以後的人所說的所有話。
----
過去5 年間,我的內心一直充滿了巨大的痛苦與仇恨。為什麽我們這一代,最優秀、最努力、能力最強的一代中國男人,像犯人一樣關在學校裏麵20 年甚至更久,然後就結婚,被一個老國女按著頭,逼著在21 年買房,逼著申請30 年按揭貸款?為什麽我們的人生,被安排著從20 年的監獄生涯釋放,進入了30 年流放北上廣深杭的勞改生涯?為什麽我們被迫戴上了電子腳鐐,每個月時間一到,三十年房貸就自動從我們帳戶上扣款?
然後我們這批小鎮做題家,花光所有積蓄,娶了個30 歲上下的非處國女,然後申請了30 年房貸,買了一套鴿子籠,把南山科學園旁邊的寶安、把張江附近的唐鎮、把漕河涇附近的莘莊、把海澱附近的昌平、把李逍遙發誓要走出去的餘杭鄉下的房價撐到一套
1正牌(舊金山)灣區San Francisco Bay Area,不是冒牌(粵港澳大)灣區。500 萬、1000 萬、3000 萬、6000 萬。然後,這個社會的李鬆堅們,看著自己蹭蹭蹭上升的淨資產,覺得自己太偉大,太努力了。覺得我們祖國太偉大了!他們看著賬上幾百億的浮盈,“英國算個屁、日本算個屁、就算美國又他媽算個屁!”
-----
筆者可能是個從來沒有被女人真心愛過的人。當然這個形象也可以理解。女性天性裏不是向上擇偶和慕強。她們喜歡健美的男性。如果你隻是有錢有錢征服女性,那麽所有的體驗也就是撈你給他的。所以李新野好好健健身。可能會改變對世界的理解。
所以李新野這本書名也許改為《非愛情約會指南》更加合適。
他的理論是經典的pua理論,脫胎於博弈論和進化心理學。作者多看看人類學書籍也許會有不同觀點。進化心理學更是偽科學,可以解釋人類社會所有現象。進化心理學可以解釋不應該有同性戀,也可以說應該有同性戀。現在漸漸成了男性出軌合理化的利器。
最後說說我對這本書的整體感受吧。這本書是最大問題,就是作者內心沒有愛。甚至可能沒有體驗過愛。
如果作者心中有愛,那麽上麵的邏輯和公理會變。
比如筆者沒有攻擊他母親。同樣是女性。幾乎其他所有女性,無論是他姐姐還是前女友,都變成了他嘲諷的對象。因為他內心沒有愛。沒有共情能力和換位思考。
他說的所有的女性弱點幾乎全部適用於男性。
筆者倒是俄狄浦斯情結嚴重。反複攻擊他的父親,李鬆堅。雖然攻擊的內容也有在理的部分。比如對房地產的判斷,和對官本位的嘲笑,老猴子高高在上的反感。我也高度認同。但是能感覺他用內心的恨在寫作,並不理性。
人類如果隻有理性和邏輯去思考,指導自己的行為,會陷入災難。參考我的之前的博客,如果一切都是合乎邏輯的仇恨和算計。世界將變得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