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oyangdelp

laoyangdelp 名博

歐洲騎行(5)—Fussen(德國) to Imst(奧地利)

laoyangdelp (2025-11-09 11:36:02) 評論 (0)
9/14 VCA 第四天。多雲,氣溫10到16度。 

Fussen(德國) to Imst(奧地利), 騎行57公裏,攀升2200英尺

昨晚還在糾結今天是騎車還是坐車過山口(Fern Pass),結果早上一睜眼,LD就發話了:“馬上去聯係運輸公司,今天咱們要坐車過山口。”我心裏一塊石頭落了地。確實,咱都一把年紀了,老命要緊,沒必要去挑戰自己。

出了古城Fussen不久,景色就變了。黑壓壓的大山撲麵而來,令人生畏。在Obergaten村,自行車道轉向山裏的一條碎石路,坡陡,石子滑,根本踩不動,LD是全程推車上山的。事後回想起來,LD不禁慶幸早上訂了過山口的車,這個小山頭都讓我倆如此狼狽,那個傳說中更高更險的Fern Pass,恐怕我倆拚了老命也過不去。

當然最後everything worked out. 我們按時趕到shuttle所在奧地利小村Lermoose,裝車,出發,20分鍾後我們就坐車穿過隧道到了山那邊的小村Nassereith,全長15公裏。然後卸車,整裝,出發,繼續朝著今天的住宿地Imst騎行。

班車司機很健談,不過短短20分鍾車程,他從物價到難民全都聊到了。他覺得德國和奧國現在經濟低迷社會動亂難民有很大責任。他說,“幫助別人是應該的,但是幫不了世界上所有的窮人。土耳其移民同化的還不錯,中東阿拉伯國家來的就不行。而且很多德國人至今還因為納粹的罪行覺得愧對世界,可那都是80年前的事了,是我太爺爺時候的事,我們為什麽還要糾結於此。”有關物價,我前幾天在德國就感覺物價比前幾年高了不少,沒想到司機說奧地利物價更高。比如食品比德國還要高出20%,他們這些住在邊境地區的奧國人都開車去德國買菜。我的體會也基本如此,奧國的同類旅館比德國貴15%+,而餐館更甚,菜單比德國高20%+。想起幾年前來奧地利,覺得這裏是價廉物美風景絕美的好地方,這才幾年,怎麽就變成這樣了?不過好在絕色美景依舊,讓我們且騎且珍惜吧。

有朋友問是否要預定住宿,除了最開始2天外(Donauworth and Augsburg),我們是邊走邊訂當天或下一天的旅館。因為預先不知道當日天氣如何,自己感覺如何,能騎多遠,所以沒法預定旅館。比如今天,我們就是下午2點多,過了山口吃了午飯後,才在網上訂的旅館。訂旅館我們一般用Booking.com, 或直接在Google map 上看離自行車道近,離市(村)中心近就好。在德國的4天,住了3晚三星旅館1晚四星(Fussen)一般來說,四星旅館條件比較有保障,三星就得碰運氣。在德國的3家三星旅館有2家很不錯,可謂價廉物美。但是有一家就很一般。

1、再見了美麗的Fussen



2、Lech峽穀,德國唯一的高山峽穀



3、路上





4、過了上圖的野天鵝塘不久自行車道轉入碎石山路



5、上:山上的“Claudia Fort”,下:艱難的推車上山



6、進入奧地利,一路美景



7、上:我們的自行車車坐上了汽車;下:為了趕上預約的班車,我倆連午飯都沒有顧得上吃,直到翻過山口後,才在這裏野餐。



8、下午繼續在美景如畫中騎行





9、奧地利的阿爾卑斯山區太美了!





今天中午吃飯時臨時決定今晚住Imst,這是VCA路上進入奧地利以來的一個大鎮。入住時才發現,旅店老板是中東穆斯林移民。圖省事,晚飯也是在旅館兼餐館吃的,在奧地利的第一夜第一餐不僅比德國貴,還遇到了一個非常粗魯的女服務員。吃完飯出門逛逛,才發現旅館門口停了一輛印著阿拉伯字母的大巴,和一堆聚在一起吞雲吐霧滿臉苦大仇深的年輕穆斯林。咱這是在奧地利還是迪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