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熾熱的愛情難以長久 司徒

Kwseeto (2025-10-26 12:21:37) 評論 (2)
從火花到溫暖:為什麽熾熱的愛情難以長久

司徒

還記得《歌劇魅影》裏的〈The Music of the Night〉嗎?夜色來時,感官變得敏銳,想象被喚醒,心裏的防備悄悄放下——這正像愛情的開頭:一切都強烈、鮮明,還帶著一點點危險。初戀的時候,心跳加快、呼吸變淺,注意力被一個人完全吸走,理性退到後麵,隻剩下專注與渴望,還有那份美麗的不確定。

從神經學看,這就是多巴胺和焦慮係統同時被點燃。大腦的獎賞中樞亮起,人像在半夢半醒之間,既興奮又不安。可時間久了,火花會慢慢變成溫暖。Helen Fisher 做過一項腦部掃描:找來結婚二十多年、仍說“很相愛”的伴侶,讓他們在掃描儀裏看配偶的照片。結果顯示,獎賞中心依舊會亮,但焦慮區安靜了;取而代之的,是與安全感、依戀和陪伴相關的區域更活躍。愛沒有消失,隻是換了形狀——從追逐的激情,變為彼此依靠的安寧。

多數長期伴侶並不會天天說“我愛你”。愛常常藏在生活裏:一起吃飯、互相照顧、在醫院候診時並肩坐著。這些看似普通的小事,正是成熟之愛的真實模樣。我的看法是:掃描能看到愛的足跡,卻看不到愛的靈魂。fMRI 看見的是血流,而不是思想;它讀不出人心的深度。我們還沒有能夠讀取思想與靈性的儀器。

也許可以這樣想:如果有一天,獎賞與依戀的信號都不再亮了,兩個人卻仍然選擇照顧彼此、走完餘生——那大概就是無條件的愛。那時,愛不再依賴化學反應,而是一種清醒的選擇。一生中最美的愛,不一定是腦海裏那一瞬的光,而是在所有燈都熄滅後,兩顆心依然並肩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