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瓶新說有餘香(下)

天涯為客 (2025-09-16 11:01:08) 評論 (0)
    還有一次夫人去參加農業活動,讓我這個上海城市裏長大、從小沒有接觸過農業的門外漢很有興趣,可惜時間有衝突,夫人說午飯時間趕到就可以。

    那天的午餐安排在一間和室裏,每人一份定食,相當的好吃,聽著一屋子的談論聲,我也感受到了她們開心的氣氛,也知道了是跟大米有關的活動,日本的米飯之所以好吃是有道理的,是從土壤氣候著手,深入探研後的結果。

    活動結束後的幾天,家裏送來了很多大袋的米。日本有贈答文化,就是對關照自己的人贈送禮品以示感謝之情,年中一次是「中元」禮品,年末的一次是「歲暮」禮品。

    那一個年中,夫婦倆把優質大米作為禮物送人。我們在家裏一起準備,我的任務是在先生寫好的一疊厚厚的明信片上蓋章,我坐在桌前,一張接一張認真地蓋上章,夫人在旁邊把大米分成小包、一包一包地秤好包裝好,就這樣看著、做著、想著,讓我想起並理解了先生送的牙簽瓶禮物。

    禮尚往來是人際關係的潤滑油,它的形式和種類因地而異,精致的小物件和精美的小食物,日本人把這種送禮做得如同生活中的點綴品,無需昂貴的價格卻有滿滿的儀式感。

    那段時光裏最難忘的是初到日本時夫婦倆帶我去千葉的海邊度假。那天穿上夏日和服,腳踏木屐,邁著自由的步伐,走在大路上,遠處有山海,眼前是白雲朵朵掛滿藍天,身旁的夫人嘴裏說著天氣很好、很舒服自在的話語,一陣陣微風徐徐而來,吹幹了泡過溫泉的長發,而我那顆年輕的心徜徉在誌在千裏的未來。

    黃昏時分走回酒店,一踏進和室的房間,隻見先生一個人坐在廣緣的低椅上。「廣緣」是和室房間靠著落地窗的那一塊空間,和室講究的是間接照明,黃昏的光線透過落地窗照射進來,讓寬敞的室內顯得格外的柔和、素雅、寧靜,先生坐於其中,身著和服、手持一隻古老的塤,吹奏著曲子。

    我凝神靜聽,卻不覺得屋裏多了一位長輩,看著他也走去廣緣,坐在先生對麵,緩緩地吹起了塤,沒有人說話,那畫麵像極了我夢想中的世外桃源、高山流水……

    感今懷昔,無論是初次吃生雞蛋加醬油的拌飯,還是特意為我而去的中華料理店裏的日式煎餃;無論是感受溫泉料理夏日和服,還是那一幕黃昏時分的光線下吹古老的塤時的那份記憶;還有先生的私塾,夫人的寫作,定時來往的學生們。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我一直記得先生夫婦給予年輕時期的我的幫助,那種種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啟示,如先生的書法,力透紙背、深受感染。也許是人生中過早地遇到了最好的,我卻窮盡半生也沒有得道至那種境界。

    生活還在繼續。這隻一直放在餐桌上的牙簽瓶,再看一眼,忽然覺得它美而孤獨。

 

(此文首載於二零二五年七月二十八日世界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