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梳子”的典故,源於二十世紀初美國小說家歐亨利的小說( 麥琪的禮物),書中一對年輕的小夫妻艱難度日, 身為勤勉主婦的麥琪正發愁想給丈夫一個禮物,他有懷表沒表帶。 於是她偷剪了自己美麗的一頭長發, 賣掉並買回一個閃閃發光的表帶。而他丈夫那天回家時, 也興衝衝抱著個盒子,裏麵是他賣掉懷表後, 用那錢買給妻子的一套玳瑁梳子-那套梳子是妻子向往很久, 從不要求的東西。最終兩人都感念對方心裏的愛意。(完)。 我是不知怎麽,忽記得麥琪西心心念念時,描述那梳子的語句。 那描繪玳瑁梳子的句子,那麽詳細,仿佛作者見過似的。 那它到底是啥樣的呢?去過曼島後,我就趁興查了一下, 查清為何過去女性用的是真玳瑁而現今都是人造玳瑁。查完, 心滿意足,也更喜歡自己家的玳瑁小立夾了。 並找出網上最接近那描述的玳瑁梳子。見圖。看著它, 想想用珍貴材料做的飾物還真溫暖女性的心的。

那天在曼島,(紐約曆史協會)不開門,我們就信步走進( 自然曆史博物館),想看它“據說要展出的巨型仿真龍”。 據報紙說,是條36英尺長的巨恐龍,有仿真皮膚及一切細節。 結果問了幾個館員,都不知此事,隻得作罷,參觀起其他展館來。 此時新展覽是“昆蟲巨富幅攝影展”,順路也看了“礦石珠寶展”。 其中有個小展室,展示寶石切割前後效果, 及光線下切割寶石的目視效果。挺震驚。 因它展出好幾套貴重材料製成的項鏈耳環等。配合聚光小燈的照射, 真是美輪美奐。有些像“星辰大海”, 有些直接是若幹大小鑽石鑲嵌的複雜工藝複雜造型的重工工藝品, 會“亮瞎你的眼睛”。我喜歡那條像“星辰大海”的項圈,很美, 很夢幻。估計很少有女性有機會戴這樣貴重的首飾。但總有人吧。 至少是珠寶設計重要作品吧。



我有兩個熟人曾作這一行。一個是在西安開珠寶櫃台的女生。 她礦業學院出生,據她講那些就是“石頭”,她自己隻賣從不買。 另一女友曾在曼島珠寶行打工。彼時她很愛講那些, 且都服務的是富裕人群,蠻有故事的。 據說她老板曾賣一套貴重翡翠珠寶給香港李錦記老板的母親。 多華貴多合適啥的。 我聽時覺得好東西貴珠寶哪個女性佩戴都會添光彩。 隻是普通女性無緣罷了。一般人消費中等珠寶。
總歸,這玩味“玳瑁梳子”和“星辰大海”項鏈的當兒, 讓我這個不怎麽弄這些的人細細打量這些名貴的材料,美好的設計。 也算“粗中有細”,體會一下“小確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