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兩橋

三步兩橋 名博

【極晝下的聖路】D26:無主人的旅舍

三步兩橋 (2025-09-24 08:04:47) 評論 (3)
上篇D25:一路善意相隨

8/4/2025|陰轉多雲|15–19℃

今日路線:從 IMI Stølen 徒步到 Hæverstølen,距離約 23.4 公裏。

今天走得很順。沿途雲層厚重,卻沒下雨,偶爾雲開時,遠山隱約顯露出一絲銀光。23 公裏的路段不算短,但地勢相對平緩,空氣裏帶著些高原草木的清涼,走起來並不覺得累。

因為“戰術性調整”,我比原定計劃提前一天抵達 Hæverstølen。大前天,我給旅舍主人發消息,問是否能提前一天入住。很快收到了回複:當然歡迎,並告訴我當天還會有另外七位路友入住。他們一家正外出度假,房子完全自助入住,並附上了一份詳盡的說明文件。

這份 instruction 可以說是“自助住宿的模範模板”:從鑰匙盒密碼、每張床位的價格、是否使用床單、枕套的計費方式、冰箱裏和貨架中食品的價格,到如何填寫信封留下現金、最後一位離開者應關閉門窗和電源等,全都一目了然。

我是今天最早到達的一位。推門而入時,屋內整潔安靜,顯然前一晚入住的路友已經按照說明認真做了清理和整理。廚房的台麵擦得幹幹淨淨,餐桌上整齊擺放著幾張空信封。沒有“退房檢查”,沒有“管理員簽字”,但一切秩序井然。這份無聲的信任,讓我肅然起敬。

隨後,其他幾位路友陸續抵達。大家入住房間後,認真閱讀了說明,也都照章辦事。有人從冰箱裏拿了牛奶和一盒草莓酸奶,默默地記下消費以便離開時結帳;有人使用了廚房裏的用具,吃完後洗淨、擦幹,放回原處。

這裏的住宿條件,說實話與“舒適”二字關係不大。但沒有人抱怨,更沒有人偷懶或試圖“占便宜”。一隻雞蛋,一杯咖啡,都在自覺中被結帳、被尊重。沒有監視,也沒有監督,但正因如此,反而顯得格外珍貴。這樣的自律與信任,在內卷成風與高監管的世界裏,已越來越罕見。網上常常流行的,反而是那些“如何在五星酒店裏多吃多拿”的帖子,形成了鮮明對比。

晚餐前,大家圍坐在屋外的木桌旁閑聊。一位路友感慨:從奧斯陸一路走來,即使身處崇山峻嶺,手機依舊有5G 信號,從未“掉線”。大家紛紛點頭附和,讚歎這個國家的基礎設施。有人補充說:“這其實和挪威的社會理念有關。作為一個社會民主主義國家,它始終強調 leave no one behind(不讓任何人掉隊)。就連手機信號覆蓋,也在踐行這種理念。” 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後來,當我徒步結束,獨自前往羅弗敦群島,即使在偏遠孤島上,手機依舊有5G信號。那一刻,我更加體會出:看似無形的“連接”,本質上卻是一種製度與價值觀的具象體現。這當然是後話。

晚些時候收到 Ilonka 的短信,提醒我明天將進入 Rennebu 地區,而前麵有路友在 Facebook 群組中發帖稱,有一隻“在逃”的熊正遊蕩在這片區域。她安慰我說:“你不需要擔心,隻要知道有這回事就行。人們正在追蹤並驅趕這隻熊。”

我也沒太在意。雖然這次徒步我一隻野生動物都沒見到,但沿路倒是看了不少動物糞便,這也算是另一種“野趣”?前天在 Kongsvoll,我還問 Ilonka 有沒有參加 musk ox safari(麝香牛之旅)。她笑著說沒去,因為在 Kongsvoll 一帶,有時靠運氣就能遇到麝香牛。我說:“那我運氣大概太差,別說麝香牛,連鬆鼠都沒看到……一路隻收集到了動物糞便的圖鑒。”

不過,說來也奇妙。我未曾遇見麝香牛,卻不斷遇見人性的善意。就像今晚住在這間沒有“老板”的旅舍,大家互不相識,卻在自律與信任中共享了一夜寧靜。

晚飯後,屋外起了微風,天邊有幾縷霞光穿破厚雲,落在不遠處的山坡上,仿佛為這一天畫下溫柔的收尾。

以下是今天隨拍。

沒有“老板”的旅舍。













冰箱裏,貨架上,儲物箱裏,存放著標了價的食物和用品。













付費使用的潔淨床單,枕套。



離開前將使用過的床上用品放入箱內。









主人一家外出度假,但旅舍卻依然可以運作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