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自駕環遊 (一):Frankfurt法蘭克福 *上

longhair (2025-09-29 19:03:45) 評論 (0)

9月6日,周六,下午6點的飛機。我們前一晚已經在網上辦了登機,拿了登機牌。而且,我們一向隻有一個隨身的小行李箱,不用托運。所以,無需去機場去辦理手續,比較輕鬆沒壓力。

不過,昨天深夜,接到小子電話,車胎出了問題。隊友提供了指導,於是,他在跟朋友聚會之後,第一次解鎖了自己換備用胎的技能。 今早看到輪胎的被損程度,很慶幸當時在高速進隧道的車沒因此失控,他可以從最近的出口出去停車。上午,隊友趕緊趁出發之前,去找了個修車店,換了個二手胎應急(周末好多不開)。等我們回來,再找與其他三個輪胎同樣牌子型號的輪胎吧。

下午不到四點,小子送我們去機場。好久沒有去機場時堵成這樣了,本不用半個小時的車程,光在進機場前那段,就塞了半個鍾。也好久沒有見到機場裏麵這麽熱鬧了,熙熙攘攘地到處是人。好在安檢過得還挺快,五點剛過,已經到登機口候機了。

1)

IMG_1095

9月7日,周日。飛機按時抵達法蘭克福機場。按隊友之前找的信息,我們需要在terminal #1 一號航站樓下坐火車S8或者S9線,去法蘭克福的火車站。酒店離火車站不遠,走路可到的距離。我們到達的正好就是一號航站樓,不過按標識找機場火車站時,走著走著就發現要出機場大樓了。趕緊找人問,原來前麵錯過了一個不顯眼的岔口。下到火車站,在機器上買好票,直接下到月台上,完全沒有檢票閘口啥的,一路也沒人查過票。估計是全憑自覺和車上的抽檢。票價比網上查到的漲了點,不是6.3歐/人,而是6.6歐/人。

月台上找了個乘客,確認我們沒上錯地方。然後,我們一同上了火車,坐麵對麵,隨便聊了起來。原來,他也是剛從加拿大坐飛機回來,這不奇怪。巧的是,他說他老婆也是中國人。在法蘭克福下了火車之後,他送我們到出口,才去轉車或者地鐵。很熱情、友好的德國人。

用火車站的wi-fi上網穀歌地圖,搜好了去酒店的步行路線,很順利地到了酒店。因為時間尚早,我們本來以為還不能入住,隻能先寄存行李,方便我們出去遊覽。結果,酒店前台很好人,說理解我們晚上飛機一早到的辛苦,正好我們訂的房間已經有空,可以馬上讓我們入住了。進了房間,隊友就堅持要先眯一、兩個小時再出門,倒頭便睡著了。我就堅持不睡,因為這是我倒時差最有效的方式。而且,一、兩個小時哪夠睡?沒睡夠就要起來,隻會覺得更難受。

於是,我在手機穀歌地圖上,設計了一下等下出去的線路。又隨手從酒店的窗口拍了幾張照。藍天白雲,秋高氣爽的,很好的天氣。

2)

IMG_1097

3)

IMG_E1098

十一點了,才終於出了酒店的門。

從火車站對麵的街往東,就可以去到法蘭克福的老城。然後往北、往西繞一圈回酒店,逛到哪是哪,好好地掠影一下法蘭克福這個城市。

先來一段網搜的城市簡介:

Frankfurt法蘭克福,又稱Frankfurt am Main美因河畔法蘭克福,擁有悠久而複雜的曆史,跨越一千多年。該鎮是由日耳曼部落法蘭克人在九世紀建立的。它的名字源於古高地德語“Franconofurd”,意為“法蘭克人的淺灘”,指的是法蘭克人用來徒步渡河的淺灘。

法蘭克福在中世紀迅速發展,成為一個自由城邦和重要的貿易和商業中心。12世紀,法蘭克福獲得特許狀,允許其舉辦自己的市場和集市。公共廣場和熱門景點Römerberg羅馬廣場,至今仍保留著中世紀的遺跡。16世紀,法蘭克福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證券交易所,法蘭克福大教堂(又名聖巴塞洛繆大教堂)也成為神聖羅馬帝國曆代國王和皇帝的加冕之地。在16和17世紀,法蘭克福是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的中心;在18世紀,這裏擁有豐富的文化和思想生活。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歌德在這裏出生、生活和工作。二戰期間,法蘭克福遭到猛烈轟炸,損失慘重。戰後,法蘭克福得以重建,如今已成為一座繁榮的現代化大都市。

有句幽默諺語說:“條條大路通羅馬,條條小巷通法蘭克福”。這句話或許可以追溯到神聖羅馬帝國時期,反映了法蘭克福作為重要交通樞紐的地位,以及其狹窄蜿蜒的街道——這座城市魅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真正的法蘭克福隱藏在老城區的小巷裏”,這句話的意思是,老城區是體驗法蘭克福真正精神和曆史的最佳地點。

我們就準備實踐這句諺語,徒步探索法蘭克福老城區的眾多景點了。

4)

IMG_1101

所住的B&B Hotel連鎖酒店,碰巧後來在Aachen住的也是它家的。

5)

IMG_E1102

6)

IMG_1104

火車站前麵在大興土木。有趣的是,他們用來遮擋、隔離的不是簡單的白板或者白布,而是畫和畫上去的牆和窗。

因為時間不早了,火車站的人流和車流比我們早上到的時候多多了。

7)

IMG_1106

8)

IMG_1108

9)

IMG_1109

Kaiserstraße 凱撒大街是條步行街。

那天是周日,很多地方包括商店、超市和餐館都不開門。不過,這條街上倒還有些家在營業。連鎖超市REWE不開門,不過,有個它下麵的便利店REWE To Go有營業到晚上八點。

10)

IMG_1111

11)

IMG_1113

12)

IMG_1114

13)

IMG_1115

Willy-Brandt-Platz, Frankfurt 法蘭克福威利勃蘭特廣場

14)

IMG_1117

15)

IMG_1118

法蘭克福歌劇院

16)

IMG_1120

17)

IMG_1122

Institut für Stadtgeschichte Frankfurt am Main im Karmeliterkloster 法蘭克福加爾默羅修道院城市曆史研究所

Karmeliterkloster加爾默羅修道院,前身為加爾默羅會修道院,始建於1246年至1803年,如今是法蘭克福曆史研究所和考古博物館的所在地。 加爾默羅會在13世紀中葉來到法蘭克福後,修道院迅速發展壯大,並很快成為老城區最大的建築群之一。1424年,其最初的單層教堂改建為晚期哥特式風格,增設了小教堂和雙廊。堂內繪有北歐規模最大的壁畫,其中包括描繪加爾默羅會曆史的彩繪,以及16世紀藝術家Jorg Ratgeb約爾格·拉特格布創作的基督誕生和死亡的描繪。

18)

IMG_1125

19)

IMG_1128

20)

IMG_1129

21)

IMG_1130

Neues Rathaus (new town hall) 新市政廳

22)

IMG_1131

23)

IMG_1132

24)

IMG_1133

市政廳裏的這座新建築,被Braubachstrasse布勞巴赫街一分為二。南北兩翼由一座橋連接。

在北翼付他們稅款的法蘭克福市民,將這座廊橋命名為Bridge of Sighs“歎息橋”,以紀念威尼斯的另一座歎息橋。

25)

IMG_1136

上圖中間的那個塔,叫做“Lange Franz”,是以以市長弗朗茨·阿迪克斯(Franz Adickes,1890-1912)命名的。

塔樓在二戰期間被毀,並被緊急屋頂取代。政府計劃將Lange Franz”塔樓恢複其1908年的原貌。新規劃的尖頂重建工程,將建在約45米高的現有塔樓上,包括一個約3米高的塔樓層。其包含四個開間塔樓和一個約20米高的尖頂。主屋頂為四坡屋頂,兩側各建有一個帶山牆屋頂的老虎窗和一個帶帳篷屋頂的開間塔樓。

26)

IMG_1137

Paulsplatz 聖保羅廣場,是法蘭克福市中心的一個曆史悠久的廣場。上圖中的聖保羅教堂就位於此處。廣場是法蘭克福戶外聖誕市場的主要舉辦地。

接著走下去,就到了法蘭克福另一個著名的廣場,Römerberg羅馬貝格廣場。

(更多的法蘭克福內容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