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底,由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斯蒂芬·米蘭(Stephen Miran)起草並於特朗普私人莊園“海湖莊園”發布的策略性文件,被稱作“海湖莊園協議”(Mar-a-Lago Accord)。這一名稱雖具有象征意義,但其實該文件既非國際法律協議,也非各國協商達成的多邊國際協議,而是一套由美國政府內部設計的,旨在應對美元霸權危機、美國經濟結構失衡及全球貿易格局重塑的戰略指導方案。它試圖破解美國麵臨的“特裏芬難題”現代版——如何在維持美元儲備貨幣地位的同時,實現必要的美元貶值和經濟結構調整,以緩解貿易逆差與財政負擔。
一、協議緣起
美國麵臨多重壓力:貿易逆差曆史高位,財政債務不斷膨脹,製造業空心化加劇,全球經濟力量對比變化顯著,特別是中國等新興經濟體高科技崛起帶來的競爭威脅。2024年11月,斯蒂芬·米蘭在海湖莊園發布的《重構全球貿易體係使用指南》,聚焦通過貿易政策、貨幣戰略、債務重組和安全政策組合拳,重塑美元與美國經濟的全球領導地位。核心推動者包括特朗普團隊核心經濟顧問及財政部高層,代表著美國舊秩序中的鷹派力量。
二、文件性質與法律地位
“海湖莊園協議”實乃美國政府內部戰略規劃,屬於政策宣示性質,無國際法律約束力,更無各國協商同意,故其“協議”之名多為媒體與學界界定,實為美國單方對外戰略意圖的集成。它體現的是美國如何利用手中金融、貿易及安全杠杆,謀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內部指導思路。
三、協議目標與解決的問題
該文件主要針對美國長期“兩赤字”問題——財政赤字與貿易逆差,試圖破解由美元儲備貨幣地位產生的“特裏芬難題”: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必須供給國際流動性,但過度外流會加重美國財政與經濟負擔。協議試圖通過“戰略性美元貶值”削弱美元過強造成的製造業競爭力喪失,同時通過貿易和金融手段緩解財政債務壓力,維持美元霸權地位的長遠穩定。
四、核心條款及評價
1. 戰略性美元貶值
協議強調美元戰術性貶值,增強出口利好,促進製造業回流,但美國獨行其道單邊匯率施壓,引發全球資本市場震蕩。與1985年廣場協議不同,本協議未獲多邊支持,而是借助關稅等政策硬推。
這一策略在理論上提升美國競爭力,但實操中觸及諸多障礙:美元信心受損導致全球央行減持美元資產,美債收益率壓力上升;金融市場波動加劇,且美元依然被視為避風港,難以真正大幅貶值。
2. 債務重組與美債置換
美國計劃推動將短期美債強製轉為超長期、低息乃至零息債券,如百年債券,降低短期財政成本。這一做法忽視了海外投資者的利益,令主權基金等持有者警覺美元信用風險,有反抗心理,實施受阻。
在沒有國際共識與合作的前提下,這種債務重組極難成功,反而可能催生流動性風險與信用質疑。
3. 關稅施壓與貿易壓力
通過加征高額關稅(美對中國約60%,其他貿易夥伴約20%),美國期望借此倒逼貿易政策及對美元戰略配合。但關稅效果有限,部分製造業確有向外轉移趨勢,但整體未促成大規模回流。關稅更引發貿易夥伴的抵製和反製,增添國際摩擦和市場不穩定。美國也未能強迫貿易夥伴增加美債購買,反而加大全球貿易緊張態勢。
4. 設立主權財富基金與數字資產運用
協議推動美國建立國家級主權財富基金,利用黃金儲備、數字貨幣等戰略資產進行宏觀調控。美國積極推動穩定幣立法,努力在數字貨幣領域搶占先機。
然而與諸多國家相比,美國主權財富基金體量和實際運作尚不成熟,且國際合作有限,效果仍待觀察。
5. 安全換取經濟籌碼
美國利用其軍事和安全保障優勢,以北約、亞太軍事部署為談判籌碼,要求盟友分擔更多經濟負擔和貿易讓步。這種“保護費”策略引發盟友不滿,合作不穩。
美國對盟友普遍保持強硬、傲慢態度,雖獲得一些表麵讓步,但距離協議所設定經濟目標甚遠。
五、綜合評估與前瞻:海湖莊園協議的挑戰、轉型與戰略反思
“海湖莊園協議”反映了美國在全球格局深刻變動背景下的複雜焦慮與戰略嚐試。協議試圖通過貿易政策、金融杠杆與安全保障三管齊下,既維護美元霸權,又實現戰略性美元貶值,以破解美元儲備貨幣“特裏芬難題”——如何在持續供給國際流動性的同時,緩解由此造成的財政和經濟壓力。然而,這一高度矛盾的目標注定執行艱難。
事實上,協議的多項措施麵臨強烈國際阻力。隨著全球主要經濟體增強貨幣政策的協調與自主性,美元霸權的相對地位逐漸削弱。美國單邊主義的策略不僅加劇國際分裂,還導致全球市場波動加劇和政策不確定性上升。在此壓力下,美國已開始向更靈活和妥協的姿態轉變,實施所謂“賓夕法尼亞計劃”,嚐試軟化強硬立場,通過有限妥協緩和與貿易夥伴及盟友的關係,努力在維持霸權的同時穩定國際秩序和戰略利益。
作為多年追蹤美元戰略演化的觀察者,我認為,“海湖莊園協議”深刻反映了美國當下經濟與戰略的兩難局麵。在全球化與科技創新日益多極化的時代背景下,美國試圖通過單邊、強硬的政策工具逆轉全球力量對比。雖然短期內這些政策可能製造局部戰略震蕩,但長期看,依賴“保護費”式的霸權策略極難為繼。
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和美國經濟全球擴張的基石,其戰略性調整理應伴隨多邊共識和國際合作。沒有國際支持的單邊美元貶值及貿易施壓,不僅難以達到預期效果,還可能損害全球經濟穩定,進而反噬美國自身利益。
未來,美國必須在維護全球經濟體係穩定與推動自身結構改革之間尋找新的平衡點。若繼續依賴單邊強硬策略,必將加劇貿易摩擦和貨幣市場動蕩,挫傷美國的全球領導力和經濟競爭力。
與此同時,中國和其他新興經濟體則需警惕該戰略對多邊貿易和國際金融秩序的衝擊,積極推進產業升級與金融改革,加強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推動構建更加公平、穩定的國際經濟秩序。
總的來說,雖然“海湖莊園協議”展現了美國維護霸權的堅定意誌及其應對全球格局變化的戰略野心,但其激進措施遭遇現實阻力重重,未來仍充滿變量。全球金融貿易格局正步入一個深刻轉折期,這一進程值得持續關注與深度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