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簡中圈的網絡世界,有以油管為主的近似於現實生活中麵對麵的視頻節目,還有以《文學城》博客為代表的近似於報紙平麵媒體的專欄節目。前者及時而動態,後者靜態而可供從容不迫地閱讀和反複思考。我覺得各有優點。
然而,一旦爭吵起來,油管視頻上往往可以見到一個個活生生的真實麵貌。這些爭吵如果能從網絡上轉移到現實生活中,拳打腳踢乃至於白刀子進紅刀子出都有可能。至於用生殖器作為核心詞的破口大罵以及揭人隱私,屢見不鮮。如我之輩,平時上街閑逛也要瞧一瞧熱鬧,看看這些場麵平添一點樂趣。而且,其中大部分視頻博主,都是點評國事天下事來獲取流量的。與別的博主的爭論先是國事天下事,由爭論上升到爭吵,最後是相互人身攻擊,就全是家事了。我之所以不能免俗,成了網絡上看熱鬧的一員,也是沿著"家事國事天下事"這一條路走到觀眾席的。這裏,我無意評說這種現象的好壞以及爭吵中的是非,而是好奇,中國人無論男女老少,為什麽如此好鬥?(當然包括我自己)。與天奮鬥其樂無窮,與地奮鬥其樂無窮,與人奮鬥其樂無窮。這個可以深入骨髓的鼓動性的十二字訣,本來是文革中的毛主席語錄,曆經半個多世紀風雨,現在成了套牢幾代人的魔咒。
想想自己這一輩子特別是退休前在國內的經曆,雖然可能是本事很小又心裏承壓力弱,還不至於主動去與人鬥。但迫於生存空間的擠壓而與人發生摩擦乃至於碰撞的事,還是偶有發生。有時,並不一定是要維護起碼的個人尊嚴,而是自己的一顆玻璃心在作祟。現在加國多年,環境改變心態,回憶一些個人經曆,真是覺得好笑。自己出生於市井遇上窗口開放,作為尋常百姓的子女,雖然能通過高考改變了命運。但在體製內工作到退休,一直沒有掌握過權柄,也就沒有在偶然吵鬧中影響到別人命運。至於個人榮辱及得失,放眼時間空間之遼闊,都是些區區小事,何足道矣!
好了,要說說上麵的話題了。其實,對於網絡上的中國人吵架甚至於撕咬,想通了並不奇怪,這是中國人的遺傳基因所決定。從那些中國曆史古籍與代代相傳的人生格言(經驗)中,可以明確無誤地找到大量證據。一定要離開那片產生這種文化的土壤,而且也要一二代人,才能脫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