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夫人(敬謙不分),我老公(以恥為榮)

joji (2025-07-12 22:31:44) 評論 (1)
  最近經常聽到一些自媒體裏許多男人口中有“我和我夫人”、“我夫人”等說法。“夫人”在古代文學中通常是對他人妻子的尊稱,除非是在特定語境下有可能存在謙稱用法。當今一些自媒體人混淆了謙稱與尊稱的區別。

  尊稱:如“梓童”(皇帝對皇後的稱呼)、“夫人”(對有身份女性的尊稱)在古代多用於表示敬意,並非自我謙稱。

‌  謙稱:如“賤內”“拙荊”等,是古代男子對自己的妻子使用的謙卑稱呼。“夫人"多用於外交場合或他人尊稱,自稱不合適。清朝的皇室中的“福晉”與日本的“夫人”發音一樣,都是尊稱。

  在日本近代的“奧様”是“妻”的尊稱,不能說自己的妻是“奧樣”。自己的妻子隻能說是“家內”,“妻”,“女房”等使用謙稱。自己的丈夫不能稱“檀那”,“旦那樣”,自隻能稱“主人”。自己稱呼自己的丈夫是“旦那様”是很滑稽的。在日本是不能混淆隨便使用的。女性稱自己的丈夫叫“老公”(Husband)也是不可取的,隨便使用老公二字有不尊、自取其辱的意思。因老公在古代是太監的意思。

  古時叫丈夫“良人”,古詩裏就有“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持戟明光裏”。“良人”一詞顯示不出女男性別,妻子稱自己的丈夫為“良人”;丈夫稱自己的妻子亦為“良人”。
 近代以來,也稱“丈夫”為“先生”。但先生有本意,有引申意,也有通假意。有特指,也有泛指。“老公”這種說法不對,因為在古代指的是太監。妻子對配偶,除稱“丈夫”外,“也可以稱外子”。在曆史發展中,男性稱呼配偶的拙荊、荊妻、娘子、良人等,女性稱呼配偶的郎君、相公、夫君、官人等,早已被曆史淘汰,僅有丈夫、妻子、老公、老婆等不多的幾組沿用至今。現代人口中的“老公”特化成了丈夫的俗稱,也指陪伴老婆一起變老的男人。還是慎用的好。

  古人口中的老公老婆:

  唐朝時,有一位讀書人,他考中功名後,覺得自己的妻子年老色衰,便產生了嫌棄老妻,再納新歡的想法。於是,寫了一副上聯放在案頭:荷敗蓮殘,落葉歸根成老藕。 恰巧,對聯被他的妻子看到了。妻子從聯意中覺察到丈夫有了棄老納新的念頭,便提筆續寫了下聯:禾黃稻熟,吹糠見米現新糧。以禾稻對荷蓮,以新糧對老藕,不僅對得十分工整貼切,新穎通俗,而且,新糧與新娘諧音,饒有風趣。讀書人看了妻子的下聯,被妻子的才思敏捷和拳拳愛心所打動,便放棄了棄舊納新的念頭。 妻子見丈夫回心轉意,不忘舊情,揮筆寫道:老公十分公道。讀書人也揮筆續寫了下聯:老婆一片婆心。這個帶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很快流傳開來,世代傳為佳話。從此,漢語中就有了老公和老婆這兩個詞,民間也有了夫妻間互稱老公和老婆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