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信仰的人,其實也有心中的天堂

大陸移居香港新移民。老話說“井底之蛙”,在內地我隻看到碗口大的天。來到香港,有了比較,才知世界如此精彩。我隻說自己想說的話,不代表任何人。我希望中國好,期望中國有大的智慧,處理好國際關係,學會算大賬,不賭一時之快,能成就大事,令海外的中國人感到驕傲。
打印 被閱讀次數

沒有信仰的人,也有心中的天堂。

我這樣說,其實說得我自己。



來香港的這20年,我曾經在好多場合,被人勸說加盟宗教團體,比如基督教,天主教,基督教摩門教,以及佛教(吃齋的地方),都因為我這個人比較古怪,另類,凡事都是信一半,不信一半,哪怕人家熱情招呼我,甚至參觀了教會,參加了幾次禮拜儀式,最後我都是委婉謝絕,搞到人家挺鬱悶。覺得我是一個不大好忽悠的怪人。

有人說我不加入宗教挺可惜的。因我是一個很有愛心和同理心的人,與宗教理念有太多的交融。

比如平日聊天時,大家都會說現在的孩子遠不如上一代,沒有一點孝順,連電話都不打一個,但我和大家的想法卻是不同。時代不同了,子女就是子女,是你的血脈的延續,這就足夠了;還有香港的管治,有人也有不滿,但我也有自己的實事求是的看法。



其實,我對宗教從來都是敬畏有加的。這可能源於我小時候,喜歡中國的山海經以及成語典故的緣故,一直以來,我對神話裡的半神半人就充滿著好奇。

比如嫦娥奔月的故事。我記得我小的時候,因為沒有空調,夏天的夜晚熱得要命,房間裡就像火爐一樣,父親就會搬出竹床,帶著我和二哥,掛上蚊帳,在露天過夜。每次戶外過夜,我都會鬧著要父親講講嫦娥奔月的故事。

在哪個物質極為匱乏的仲夏之夜,我和二哥會遙望著天空,指著月亮裡像人一樣的東西,說這是吳剛在砍樹,那是嫦娥在耕田。覺得天上的事情好好玩,真的很神奇。

我清楚的記得:夏日炎炎,我們睡在籃球場上,父親會一邊跟我打扇子,一邊給我撓癢,還一邊給我講故事;每次都是父親故事還沒講完,我就睡著了。



現在想想,那個年代的父子情深,就是如此的樸素。現在的孩子恐怕再也沒有這樣的體驗了。

也許從小對神的好奇,對神的敬畏,讓我自己今天一把年紀,都做了爺爺了,還是很敬畏神靈 。

我記得,哪個火紅的年代,我們特別怕鬼,可能是大人們天天說的結果。我們常常是自己嚇自己,尤其對鬼充滿著恐怖。

比如當年我下放農村的時候,晚上一個人走夜路,每當聽到自己的腳步聲,就會想到鬼,走到家裡已經嚇出一聲冷汗;玩耍的時候,如果有人說“鬼來了”,也會嚇到半死。

在我心目中,神就是一種超自然的神靈,是得罪不起的。

所以,退休以後,每當我在香港的公園鍛煉,有人跟我推介基督教和天主教,說教會如何如何好,地獄和天堂是怎麼回事,我是半信半疑的。聽他的描述,感覺地獄和天堂,還真的是兩重天。

一個總的感覺就是:天堂是人類最美好的歸宿。千萬不要下地獄。



直到最近,我一時興起,研究起佛學來,聽了幾個有背景音樂的佛教經典,尤其是一個女人朗誦的《地藏菩薩本願經》,有一個非常沁人心脾的背景音樂,我才對天堂的大題模樣,有了一點感知。

說說我感知的天堂的大概模樣:當人朗誦《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一的開頭一段,在濃鬱的古琴和洞簫以及自然水聲的音樂背景襯托下,一幅地球上沒有的靜謐、空幽而祥和的天堂畫麵浮現在眼前:

清朗的忉利天空,一群不食人間煙火的菩薩,以及各路神仙在佛陀的邀請下,為佛陀的母親——摩耶夫人祝福;此時,四麵微風徐徐,鳥語花香,“如來含笑,...大光明雲”,給人一種超脫凡塵般的地球上不曾有過的寧靜感受;“十方世界,一切諸佛,皆來集會”。這是一種什麼奇妙的景致?

沒有凡塵的媚俗;沒有現實的煩惱;沒有擾人的痛苦,有的是遠離金錢的灑脫,以及精神和靈魂的愉悅。

還有什麼比這樣的地方更引人入勝?在我心目中,這不就是人類最嚮往的理想歸宿嗎?

我相信:這些崇高的菩薩以及各路神仙,之所以受到佛陀的邀請,共同集聚在忉利天空,講經說法,一定是幫誌同道合、情趣相投的人。應該都具備進入天堂的基本品質,儘管這些大佬都是各領域的帶頭人:



——善良的具有同理心的品質。

老實說,生活中,好多事情,尤其是一些大是大非,以及有可能涉及到自己安危的問題,要保持一份普世的善良以及同理心,其實不容易的。

不要說華人社會的退休人士考慮問題時,多半會基於家庭成員的生存狀態,做出屁股決定腦袋的事情,而無可奈何;即便還在現實社會打拚的人,要保持一份中立的善良立場以及同理心,都是不容易做到的。

就說俄烏戰爭爆發;哈馬斯發動恐怖襲擊並扣押人質;以色列發動剷除哈馬斯恐怖襲擊軍事行動,以及轟炸加沙地區以及轟炸黎巴嫩真主黨這些事情。

我認為,應該本著因果關係的處理原則來對待才是。

誰是因,誰是果,搞清楚這些原則性問題,善良與同理心,就不存在政治立場問題了。

一個人,具備這些樸素的品質,我相信他(她)未來有足夠的資格進入天堂的。這跟入教與否有什麼關係?

——樂善好施的慈善和菩薩心腸。

我覺得,樂善好施的行為,是可大可小的。

大到一份捐助,比如一個希望小學;一棟教學科研大樓;一所醫學院,養老院;一部上億港元的頂尖的癌症治療機器。

在香港,這樣的大人物不勝枚舉。比如李嘉誠,包玉剛,何鴻燊,鄭裕彤,李兆基,呂誌和,曾憲植,到處看到他們的名字;小到一個施捨,比如給鄰居街坊的一顆蔥;一桶米;一碗好吃的菜;一塊生命的麵包;一筆脫貧致富的創業基金,都是很了不起的。

最近,我看到吉尼斯世界紀錄評選機構,把人類最長壽者的桂冠給了一個巴西的116歲的修女,說這個人長壽的最大秘訣就是:努力幫助別人,讓別人快樂;做夢都在想著如何幫到別人。

可見,樂善好施的核心在於一份自覺的愛心以及菩薩心腸。

僅此一點,你足以未來有資格進入天堂。感覺這與入教沒有半毛錢關係。,

——反對以大欺小,以強欺弱的正義感。

我的理解,正義感是人的非常重要的品質。

小時候,我常看到有人以大欺小,以強欺弱,打比自己小的孩子,打自己的老婆,打到人家可憐兮兮。這時,便有正義感的人看不過眼,會主動站出來,多管閒事,出手相助,或把對方打一頓;或以自己的威嚴,製止對方繼續使用暴力。

其實,正義感這種事情,人是會記一輩子的。

就像上麵的事,我相信:一個小孩子,可能會一輩子記起曾經幫助他打架的大哥哥,大姐姐;而英雄救美,令很多正義感之事,鬼使神差成為婚姻的佳話。據說有一個大人物說過,“正義感是人的本色”,我覺得很有幾分道理。

生活中的正義感無處不在,國際間的正義感更是令人叫絕。

如果正義感可以用來評價一個人是否具備進入天堂的資格,那今天的世界發生的形形色色的戰爭和博弈,便很容易分辨出製造戰爭與博弈的人,基本沒有可能進入天堂,這是肯定的。

這兩天我看到新聞,美國為前總統卡特舉行國葬,隆重程度一點不亞於總統大選。我看美國幾任總統,無論民主黨,還是共和黨,包括即將上台的特朗普總統夫婦在內,可謂悉數到齊。妥妥的一張美國總統全家福。

也是很有意思。卡特生前議論紛紛,死後卻極具哀榮。對照上述三條,卡特是否進入天堂,就由美國人見仁見智了。感覺跟是否宗教徒好像沒有什麼關係。

elfie 發表評論於
Just be a good person isn't enough. There are still many things to be specified than simply being kind or do the right things. That is what the ancient sage Rabbi Akiva questioned himself. Being observant and salient in religion is more complicated than just be a good person.
簡單一點好 發表評論於
是的,一個國家必須有宗教信仰自由, 自己可以選擇自己的人生, 自己可以做判斷。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