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盛 (Flusing) 屬於紐約市的皇後區。以前去過幾次都是直接開到停車場,下車、吃飯、離開,這樣的節奏。
這次在紐約的時間比較長,於是2024年5月19日我們拿出一天的時間去法拉盛。
在地鐵上看到這個畫麵:現代的豪華摩天大樓公寓,前麵是個“小弟弟”,曾經的“高樓大廈”。
看看快到法拉盛 Meadows Corona 公園了,下車。
Citi Field, 一個棒球場。
Arthur Ashe Stadium, 世界上最大的網球場,可以容納兩萬三千七百多觀眾。
到了 Meadows Corona 公園。右麵是皇後區博物館。
皇後區博物館
來皇後區博物館 (Queens Museum) 是因為這個建築比較漂亮。
漂亮的建築是 1939 年世博會期間作為“紐約館”而建。然後在1964年的世博會再次作為“紐約館”使用,1972年這個建築成為皇後區博物館,以後經過幾次翻修增建,形成現在的規模。
48 英尺(14.6米)高的中庭上方懸掛著一個巨大的“磨砂玻璃‘燈罩’。
非常重視地方藝術的博物館,所以無法和其它高大上的博物館相比。
出生在紐約布魯克斯的萊爾·哈裏斯(Lyle Ashton Harris, 1965-) 1994年的攝影作品《Brotherhood, Crossroads and Etcetera, #2》。
博物館有一個展廳專門展示當年蒂芙尼(Louis C. Tiffany)各種手工製作的燈具。當年皇後區有他們的工廠,曼哈頓有他們的展示廳。最右邊的是1913年在紐約製作的直徑26英寸的“東方罌粟落地燈”。
當時的價格:
燈罩:350 美元
底座:188 美元
總計:538 美元
那時美國人的
那時普通美國人的年收入約為 621 美元。可想而知擁有一件蒂芙尼的東西該是一件多大的事。
再看一盞。
《近在咫尺(Close to Home)》是一個裝置藝術作品,表示對傳統文化的欣賞。展示的房間以 一位穆斯林女性過去幾年(2016-2022)在埃及開羅居的住宅為原型,參觀者可以隨便坐下來看看書或者這個房間裏的展品。
《好鄰居(Good Neighbors)》
卡羅琳·肯特的壁畫(Caroline Kent, 1975-)。
博物館裏有一間非常非常大的房間,裏麵隻有一件展品:《紐約市全景圖》。這件立體展品為 1964 年世博會的紐約市館而製作,是當時最成功的景點之一。
房間舉架很高,沿牆有一圈通道,參觀者站在通道上往下看這幅全景圖。相信每個來此參觀的人都和我們一樣試圖找出自己的住處,去過的景點,知道的地方…
網站
法拉盛Meadows Corona公園
站在博物館門前就看到這個巨大的地球儀。
這個地球儀也是為了1964年的世博會建造的。wiki 上這樣介紹:大地球儀由美國鋼鐵公司的下屬部門美國橋梁公司於 1963 年 3 月至 8 月建造完成。世博會之後它成為這個公園的永久景點。地球儀高 140 英尺(43 米),直徑 120 英尺(37 米)。坐落在一個 20 英尺高(6.1 米)的三腳基座上,基座上有 500 多個鋼件代表各個國家,還有三個鋼環代表第一顆繞地球運行的人造衛星。大球體周圍是一個直徑 310 英尺(94 米)的倒映池,周圍有 48 對噴泉。
可惜那天沒有噴水。
遠處的塔樓。
大片的草地。
1964年世博會的“明日帳篷”。當時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懸吊式屋頂和 567 塊水磨石版的帝國大廈路線圖。世博會後這個展館一直被用作社區溜冰場和音樂會場地。1976 年這個建築的標誌性屋頂因為不穩定而被拆除。現在被圍起來不許進入。
一架飛機正好飛過。
正在維修的塔樓。世博會期間矮的塔樓是自助餐廳,高的是觀景台。
這個銅雕是13 米高的《火箭投擲者(Rocket Thrower)》。
人工湖裏有天鵝。
人們攜家帶口在公園裏娛樂。
中國城
去法拉盛不能不去中國城。在紐約三個月了,第一次吃到那麽便宜的街邊食品。麻團、包子、油條… 當然少不了一杯珍珠奶茶。
到了餐館,發現肚子飽飽的不能再吃了。隻好繼續逛。
GPS 說這是法拉盛市政廳。走熱了,進去涼快涼快。
走廊裏一對母女坐在桌旁,看見我們便遞過來一張帖子。原來裏麵大禮堂有活動,紀念京劇大師童芷苓,正在演出京劇片段。
《文昭關》。高進,一位理工男、很專業的票友飾演伍子胥。
《坐宮》,《四郎探母》中的一折。中間的花旦是劇中的鐵鏡公主,由特邀演員、國家一級演員常秋月扮演。
常秋月的扮相。
我的父母非常喜歡傳統京劇,文革前家裏曾經有個手搖唱機,幾十張黑膠唱片,幾乎都是京劇。八、九十年代有了閉路電視,客廳電視幾乎常常鎖定在戲劇頻道。可是我隻喜歡現代劇。
那天坐在法拉盛市政廳的禮堂裏,借助舞台邊上的字幕,出乎我自己的意料,原以為坐幾分鍾就會離開,結果津津有味地欣賞了兩個小時,直到演出結束。聯想到前些日子看的意大利歌劇,不同的唱腔;不同風格的舞台布景,一個豪華,一個極簡;不同的裝束。相同點:都是慢節奏的…
我們在法拉盛好好吃了晚飯才離開。
這次在紐約住了三個月,還有很多地方想去沒去,還有好多百老匯的演出想看,還應該好好逛逛商店…
回家後的變化:
1. 無論是外出吃飯還是買菜,看什麽都覺得便宜!
2. 環保意識更強了,買菜盡量少拿塑料袋。
3. 更加喜歡看以紐約,尤其是曼哈頓和布魯克林為拍攝地的電影、電視啦。
我愛紐約!
2024.10.21. 底特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