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de思維

野性de思維 名博

隨筆雜感 - 人類篇(43)活著,還有更好的活法嗎?

野性de思維 (2024-07-09 18:08:26) 評論 (40)

從前,人在生活,至少知道自己在做什麽。現在,人還活著,但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麽。

是的,有些人的點真是背,好像生來就是給人當墊背使的。除此之外,再就沒有什麽用了。

有的人適合於活在地麵上,有的是適合於活在天空之中。至於哪一種活法比另一種更好,這還真不好說。

毫無疑問,這個星球上每一個還喘氣的人都活在當下,都必須活在當下,可是,沒有人能管得住,能攔得住,能強迫一個人隻活在當下。他可以活在過去,活在未來,或者選擇隻活在當下。

我從哪裏來,又要到哪裏去?這是一個問題嗎?是也不是。可問題是,幹嗎非要問這個永遠都得不到答案的愚蠢問題?我是不是拿錯劇本了?本是個挨子彈的命,卻操起洲際導彈的心來了。輕鬆地活在當下吧,這才是我們唯一該操心的事情。

人這一生該怎樣活?相信這是所有的人,都會問自己的一個問題。相信所有的人都知道,該怎樣回答這個問題,但是沒有人準確地知道,他接下來的每一步到底該怎麽走。

誰都想活得跟寄生蟲一樣的舒適。活著,就要像寄生蟲那樣滋潤。這一切到底是誰安排的?為什麽不讓我,也來嚐嚐寄生蟲的那種生活滋味?

在現如今的這個世界上,人造的東西太多,而來自於自然的東西卻嫌太少了。這便讓我們活在一種幻覺裏,以為這個世界本來就應該是這個人為的樣子。

勤奮並不是生的前提,正如懶惰也不可能是死的必然結局一樣。哪哪都是像螞蟻一般勤奮的平民,可這些人活得怎麽樣呢?有誰見過勤奮的貴族嗎?可人家活得是不是比你更滋潤些呢?

既想活出自己的精神範兒,又想讓自己不受到社會的冷遇,這怎麽可能?

簡單點,讓我們先把自己給活好、活明白了,然後再去管別人的事情。

已經倒黴到家了,再添加一點倒黴,已經不能讓人怎麽著了。麻木,是這時的鎮靜劑和止痛藥,無所謂了,是這時繼續活下去的驅動力。

有些時候,活著,就是礙事。在這個世界上,你永遠是別人潛在的競爭者。你的存在就意味著世界已經不圓滿了。

當前進和後退都等於死亡的時候,留下來戰鬥就是活著,體麵地活著。此時此刻,思想可有可無,因為它即將失去指導生命和決定生死存亡的正常意義。

活著比死還可怕?這會是什麽樣的活著?我有權知道,我有知情權。

活著是一個簡單的過程,並不抽象,可是,死亡卻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並且還很抽象。

活著,就是在體驗一種死的快樂,而死,就是生的一種存在形式。

在死亡麵前,我們似乎天眼洞開,能發現活著的全部意義所在;可是,在活著麵前,我們卻兩眼一抹黑,居然什麽都看不到。

我們常常見到這樣一些人,如果僅從麵部表情上來看,他們一定是些活死人。他們的身體是冰冷的,他們的思想,更是僵硬得沒有一絲人間的溫度,唯一標誌著他們活著的東西,就是他們的呼吸。人間所謂的喜怒哀樂,似乎早就與那個僵屍絕緣了。他們是活著的生物嗎?不是。他們是已經死了的人嗎?也不是。那他們是什麽,活死人。


2024-07-09:  摘自《隨筆雜感 – 人類篇》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