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房價高的真正原因

打印 (被閱讀 次)

香港的房價非常高,這個大家都知道,最近出榜的《全球最難以負擔的城市》(impossibly unaffordable cities)排名,香港位居榜首。

但是香港的房價為何這麽高?人們的第一反應就香港人多地少,房價當然就高。

你要是這麽認為,那就錯了!香港有的是地,90%的土地還沒有開發。

那麽香港政府為何不開發這些土地來緩減香港房奴的壓力?香港完全可以像內地城市那樣,開發一個新區又一個新區,大肆向外擴展,多建些房不就完了,多簡單的事!

你還別說,香港政府完全有這個能力和條件,搞一個新區,建幾條高速和地鐵連接起來,輕易而舉。

但香港政府就是捂著土地不開發,因而造成香港住房用地緊張,房價也就高居不下,所以香港的高房價是港府人為造成的。

這事就怪了,香港政府為何這麽幹?這不是跟老百姓過不去嗎?

這裏就要涉及香港的財務政策了。

大家都知道香港是個自由港,沒有關稅,沒有購物稅,個稅也特別低,最高15%。美國最高稅率是37%,歐洲和其他發達國家就更高了。香港人幸福,公資高,繳稅少,還是購物天堂。

但任何事情都有兩方麵,香港的低稅也帶了一個問題,港府的開資從哪裏來?公務員、警察、教師、消防員,還有學校、道路、醫院等公共設施都需要錢,這麽少的稅收完全不夠用。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香港就發明了土地財政,每年拿出一兩塊地拍賣,就這麽一點地,大家競爭吧。結果每塊地都賣出幾十億甚至上百億元,這下港府的經費就有了。

由於地價極高,房價當然就高,開發商把房子拚命往天上修,想多造些單元,但仍然無法彌補高昂的地價。而港府為了維持地價,每年就放出一丁點地,所以香港還有90%的土地沒有開發,香港的房價當然也就降不下來。

其實港府也不想房價下降,因為房價的大部分都進了政府的腰包。政府運作需要經費,你想少交稅,那麽就多付房價,羊毛出在羊身上。

美國也是這樣,那些沒有州稅的州往往地稅比較高,你要享受公共設施,就必須出錢,政府怎麽也要從你身上擠些錢出來。當然也有人想方設法鑽空子,世界首富馬斯克(Elon Musk)從加州搬到沒有州稅的德州,省了州稅。德州的地產稅不是高嗎,他幹脆就不買房,就是不向德州交一分錢的稅,隻享受公共設施但不交稅,世上還有比這更摳門的首富嗎?

再說香港,高房價讓港人叫苦不迭,人們拚命工作供房,再加上5%的物業稅,港人日子過得不輕鬆。雖說香港千萬富人不少,其實就是擁有一棟公寓房,畢生的財產都套在裏麵了。

國內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有這樣的現象,很多本地人的財富就是一套房。別看北京胡同裏的那些大媽大爺僅靠小幾千的社保過日子,但不少都是千萬富翁,有一套價值千萬的破舊房。這是中國特有的奇葩群體:身家千萬的低保戶。

說起這個,北京的大媽大爺也有氣,什麽千萬富翁?房子又不敢賣,賣了就隻有睡大街了。有時候想,這些大媽大爺何不把北京的房子賣了,拿著錢到海南買一棟海景房,逍遙養老。美國老人就是這麽幹的,不少人退休後把大房子賣了,帶著錢到溫暖便宜的地方養老。

剛才說到土地財政,這裏就多說兩句。國內也學香港搞土地財政,但跟香港的土地財政有一個很大的區別。香港賣地嚴格控製地皮的供應,國內賣地那就是亂賣一通,很快就把地賣完了。賣完了沒關係,各城市又吞並旁邊的區縣,擴大城市規模,然後繼續賣新合並區縣的地。沒有人考慮地賣完了怎麽辦,那是以後的事,當個市長書記就那麽幾年,要出政績,否則怎麽提拔?要出政績就要搞工程,要搞工程就需要錢,沒有錢就隻有賣地。至於自己調走以後留下的爛攤子,那就由下一任接著吧,所以頭頭們都隻顧眼前的利益。

國內城市這麽一搞,拚命的賣地,拚命的建房,結果是土地賣光,房屋過剩,大量空置房、爛尾樓,地方財政斷了經濟來源,很多地方麵臨破產,公務員的工資都快發不出了。更頭痛的是找不到新的財源,不知道今後怎麽辦,這次真的是麻煩大了。

香港賣地是細水長流,儲備的商業地皮100年也賣不完,雖然造成房價企不下,但卻可以保證香港持續的財政收益,維持港府的正常的運作。

而國內是急功近利,學香港也是投機心態,隻學搞快錢的東西,不學完整的機製。還有一個例子就是公攤麵積,李嘉誠搞了個臭名昭著的公攤麵積,內地的開發商立即效仿。後來香港百姓抗議,香港政府就禁止了公攤麵積。國內民眾也抱怨,政府卻充耳不聞,任憑公攤麵積泛濫,總之壞的東西學得特快,好的不學。據報導國內有些地方公攤高達46%,也就是說,買一套建築麵積100平米的房子,實際麵積隻有54平米。我的天,政府也不管一管,當權者都在忙什麽呢?

當然中國政府也有自己的考量,如果取消公攤麵積,中國人均居住麵積就會縮水,不利於宣傳中國取得的成就。

以後看到中國公布的人均居住麵積,說是達到了發達國家水平,你要先減去三分之一的水份(公攤麵積)。國內住房300平米,其實就是200平米。相應的,如果你在美國的住房是200平米,國內人問起來你就說300平米好了,人家問的是建築麵積。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說得有道理。 不過看一下香港的地圖, 大部分沒開發的地區都是山區, 不適合建房哦。
至於移民, 這是中國最不怕的地方, 用類似鄧大人的話說,走兩億, 還有12億。
Billzhou 發表評論於
我是香港的。我很認可您對香港特區政府財務結構的分析。過去這樣玩,也許是沒問題的,但這幾年,香港的大環境有了很大的變化,很多繳稅的中產及有錢人都走了,資金與財富也走了。剩下的都是窮人,以及享受政府公共福利的居民。也是好大的財政負擔。
房價永遠跟大環境和跟購買能力息息相關。似乎缺一不可。
未來還真的考驗特區政府的大智慧,尤其考驗國家對香港的設計和定位。
學會算大帳,做減法,還是香港對於國家走向世界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金子招牌。
這可能是比較靠譜的。
不能再沉默 發表評論於
德州的地產稅不是高嗎,他幹脆就不買房,就是不向德州交一分錢的稅,隻享受公共設施但不交稅
==========================================================
這個結論完全是胡說八道。羊毛出在羊身上,無論租房還是買房,費用總是住在房子裏的人承擔的,在這件事上沒有不交稅這一說。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