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三元五角

終於熬過了五年畢了業,跨出了校門踏上了工作崗位。第一年為試用期,按國家規定,二類城市每月薪金為五十二元五角,一年後轉為正式職工,薪金僅增加了一元。(一類城市僅北京、上海多了拾元)。

如果這點薪金供一人開銷倒也寬餘,可我家子女多,父母規定,他們僅供給年令較大子女上學的費用,畢業後就要負責承擔年小的弟妹們全部學習費用。我弟弟就是仰倀我的收入完成了四年的學業。二人分享這五十三元五角也能過得去。

文革發生後我才成婚,紅色政權在極左思潮的影響下,妻子被發落到一個邊遠又極其貧窮落後的基層公社衛生院,每月薪金隻有二十九元五。

有了第一個女兒,嶽母辭去了微薄收入的工作,幫我照料孩子,因為四口的人家,夫妻又分居兩地,節衣縮食能省就省,勉々強々還能支撐過得去。就在計劃生育準許二胎化的最後一年,妻子懷了孕並確定為雙胎,(當時尚不能確定胎兒的性別)。腹中揣著兩個足月的胎兒,又常々因工作的需要在城市與農村之間奔波,一路經過火車、汽車、馬車的碾轉,飽受顛簸與發生流產危險之苦,曆經千辛萬苦和百般風險,一天,  兩個兒子終於落地來到人間。孩子的出生成了全院的重磅喜訊,隻因開創了全院二胎卻獲三子前所未有的新紀錄。接到喜得兩子喜訊的同事們個個前來道喜祝賀,我家老人也因添了兩個孫子樂得幾天都合不攏嘴。我也慶幸,雖然犯了「超生」之大忌,但卻不被處罰。

在一片歡喜之餘,一縷潛在的家庭式的經濟危機將要發生的惆悵由然而生。李克強總理冒死總算替百姓說了句實話,「全國還有六億的人口每月的收入不足一千元哪」!對我家而言,我們全家當時全年的總收入也隻有九佰九拾六元,一年的收入還遠々達不到一個月的標準。在沒有獎金、紅包的年代,全家每月人均的生活費用僅有十三元八角。(13.8元呀!)這日子一定會過得十分艱難哪!

每月除了用掉票證供應的生活必需品的開支外,也就所剩無幾了,兩個兒子全部需要人工喂養,隻得求助於乳品公司那三天打漁二天曬網,斷々續々供應兌了水的牛乳,兩個兒子的肚皮又大,天無絕人之路,幸好得到醫院營養室職工的同情,添補了牛乳的不足,雖是一筆較大的花銷,總算對能添飽了孩子們的肚皮這就要謝天謝地很是知足。幸好那時害人的含有三氯氰胺的毒奶粉尚未問世,否則用了這些有毒的奶粉喂養充饑,豈不會釀成大禍!為了保證孩子們的營養,還要從農民手中買些高價雞蛋等物品,常是入不敷出捉襟見肘,變成了地々道々貨真價實的“月光族“了!所幸有個好鄰居藥材科主任,他參加工作時候較久,人口又少,經濟稍有節餘,每當赤字的紅燈亮起,便可受到無息的借貸接濟,以渡難關。每逢發放工資時,總是立即奉還,以便好借好還,再借不難。

十年過去了,家中的人口由二人變成三人,最後迅速增長到六張嘴等著吃穿的人家,人丁雖然盛旺,卻薪金巋然不動,從未見漲。

最令人感到失落和人格受到冷落的是,關於工會每個季度對困難戶生活補助金的發放,為了表示公平合理透明,每次發放前總要進行一次全院職工的公開評論,為了拿到區々不過二、三十元,受補助者總要在全院廣大公眾的輿論下被數落一遍。連馬路旁的乞丐也不會遭施捨者的盤問為何要乞討?領導者才是應當被問的對象,這些人為什麽需要政府的救助?不是經濟上拮據,又有誰會去受這種的羞辱和對人格的大不敬。人窮誌短呀!又可奈何。我也難以逃脫。

十八年伍十三元伍的苦日子終於熬了過來,也練就了一身戰勝苦難的毅力和決心。還是那句話:自家的日子隻有自己知道,家々都有一本難唸的經呀!

 

 

齊魯郎中 發表評論於
回複 'huiling-LA美國' 的評論 :
按人民幣票值1元相當於現在一百元計算,一月是8300元,一年是9,9600元,這樣的收入現今也算是個富翁啦!何必為生活犯愁。
齊魯郎中 發表評論於
回複 'Firefox01' 的評論 :
深有同感。一切都是命中註定。隻能要飯的娶婆娘,苦中有樂罷了!
齊魯郎中 發表評論於
回複 'tiger001' 的評論 :
悔不當初,一是不該結婚,更不應該生子,獨身一人,盡享社會主義的清福,首到永遠。哈!哈!
齊魯郎中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油翁' 的評論 :
多謝鼓勵,更需指點和批評,再接再勵!
Firefox01 發表評論於
我們都是普通人,都接受命運的安排,生活中充滿艱辛和快樂,最終默默了此一生。阿門。
huiling-LA美國 發表評論於
小時候聽說有同學家是每人每月平均生活費低於八元,才能申請助學金,你家還算超過了,恍若隔世的貧困年代!不過那時的一元購買力相當於現在一百多吧!
tiger001 發表評論於
你這收入在當時應該是很不錯的啦,還不知足,哈哈
油翁 發表評論於
齊魯郎中在文章中生動描述了艱苦生活,幽默並充滿人情味,令人感動。堅強的毅力和決心催人奮進,令人佩服!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