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觀要接受黑市的錘打

原創????????邱開冒????????一丘萬壑
打印 (被閱讀 次)

這幾天,一則關於發財的段子在網上流傳,說在俄羅斯黑市上四百盧布兌換一美元,但盧布對人民幣匯率堅挺,11.98:1,美元對人民幣匯率是7.26:1。發財步驟是用36萬人民幣兌換5萬美元,交給俄羅斯的朋友兌換成2000萬盧布,再把2000萬盧布兌換出167萬人民幣,淨賺近五倍的利潤。一時間,網民爭相學俄語,急著交俄羅斯朋友。

這當然是調侃了,誰都知道賺不了這個錢,有司把外匯渠道堵得嚴絲合縫,才敢掛出這種牌價。即便在莫斯科有鐵哥們,美元匯不出去,盧布也換不成人民幣,兌換成了也匯不進來。但匯率上的A=B,B=C,C≠A模式,還是讓人浮想聯翩。盧布對美元暴跌反映的是盧布的實際價值,在對美元暴跌的同時卻對人民幣匯率堅挺,反映的是人民幣官方對盧布的“價值觀”,就是表明一種態度,“看得起”盧布的意思,跟盧布的實際價值沒關係。
No
朝鮮的官方匯率朝鮮幣與美元1:1,表明朝鮮很自重很自尊,堅持與美國平起平坐的態度,是一種價值觀的堅持,跟兩幣的實際購買力沒關係。在改開之前,人民幣對美元的官方匯率是1.7:1,但未經官方批準,誰也兌換不出美元,黑市自由兌換價是8:1。官方匯率可看不可換,屬於價值觀,就是價值的觀感和看法,跟實際流通實際價值沒關係。當貨幣不許自由兌換,官定匯率就隻是代表官方的願望和“價值觀”,必然遭受黑市的無情捶打和嘲笑,甚至可以說,黑市匯率是檢驗“價值觀”的唯一標準。

改開之初的價格雙軌製,就是實行官方牌價和市場價,同一個產品有兩種價格,計劃內價格十元,市場價格十五元,跟官方匯率黑市匯率一個道理。第一批發財的是官倒,就是從官方拿到計劃內價格的物品轉手倒賣出市場價。沿海民間開始大規模走私。有兩個低價區域:計劃內價格和海外價格,這兩個價格窪地都被官方管製、壟斷,所謂的改革開放就是靠洶湧的市場(黑市)衝破了權力的壟斷堤防,在雙軌製和走私內外兩股洪流夾擊下,計劃內價格向市場價靠攏、合並,官方匯率向黑市看齊,黑市被招安為正規市場了。被賤貨衝擊,被迫將黑市扶正,婊子衝倒了牌坊和牌價,這就是改革開放的真相,一點都不浪漫。

進入WTO就是發揮自己的“賤貨”優勢,以低價衝擊國際市場,賺得盆滿缽滿,外匯儲備蹭蹭往上漲。從走私賤貨起步,到傾銷賤貨騰飛,天下貨物,唯賤不破,雙賤合璧,賤氣逼人。計劃經濟時代,官方也過得苦哈哈的,加入全球化後,官方體製未變,卻在進出對流之中盡享富貴,兩賤合謀,催生權貴。民是西貴東賤,官是西賤東貴,這就是改開極簡史。

現在,人民幣對美元、歐元、日元是基於市場的匯率,唯獨對盧布是基於“價值觀”的匯率,在政治上把盧布高估五倍,在表明很“看得起”俄國的同時以自輕自賤自貶值的匯率支持俄國經濟,買中國貨便宜五倍,賣給中國油氣貴五倍。這算是直截了當的匯率補貼政策吧。隻是,廣大網民眼睜睜看著這倒手賺大錢的機會而找不到路子實施,很惆悵的,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發現財路如找到失散多年的的爹媽,而發現財路卻走不成,要認真想一下,那可能是認賊作父之路。

2024.6.25
 

油翁 發表評論於
開冒邱提出了獨特的見解,調侃幽默,思維跳躍。文章挖掘了貨幣匯率背後的深層邏輯,讓人思考。值得細細品味。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