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蓮圍捕武鬆的膽量從何而來

打印 (被閱讀 次)

武鬆打虎後留在衙門做都頭,又找到了哥哥武大郎,嫂子潘金蓮有心,極力攛掇他搬來同住。一個大雪天,潘金蓮備了酒菜立意要圍捕武鬆。一番操作後,武鬆翻了臉,差點把潘金蓮推一跤,同時罵道:“嫂嫂,不要恁地,不識羞恥。”讀者替潘金蓮窘的同時,不由好奇,潘金蓮哪裏來的膽量,公然對武鬆下手呢?

古代婦女沒有地位,明媒正娶做了人家大老婆,公婆丈夫不滿意也可能被休掉。所謂七出之條不過是堂皇的借口,比如無後,人不是雌雄同體,有沒子嗣不是靠女人一己之力就可以完成,但那時女人要負全責。男歡女愛,是雙方配合的結果,隻有女人背鍋被稱為紅顏禍水。

男人享受受教育、工作的權利,女人依靠男人,夫為妻綱。女人嫁人像撞大運,好男人也三妻四妾,家庭關係複雜。出身貴族的女人好歹還有個家族背景做保護,底層女人的命運跟貓狗一樣,被買來賣去是家常便飯。

潘金蓮九歲被賣到王招宣府,十二三歲就懂描眉畫鬢,迫不及待地為了生存施展女性魅力;不到十五又被賣給張大戶,十八被張大戶收用,遭主家婆苦打,張大戶賭氣把她嫁給武大後,依舊偷空去找她,武大懦弱,知道也不敢聲張。生活顯然沒有給潘金蓮從一而終做個貞節婦人的機會,她所能依侍的東西唯有她自己。以色侍人,隻能在字典裏抹掉羞恥二字。

潘金蓮骨子裏十分爭強好勝。搬出張大戶家後租房住,被地痞流氓騷擾,武大要另租房子,她主張典上兩間像樣的房子也“氣概”些。武大說沒錢,她道:“呸,濁才料,把奴的釵梳湊辦了去,有何難處。以後有了,再治不遲。”一個愛美、本是弱勢群體的女人,賣掉首飾典房子,顯然是想跟這個男人過下去的。

潘金蓮在王招宣府中的經曆書中未表,暫且將年老體衰的張大戶算她第一個男人,第二個武大形象猥瑣不說,潘金蓮最看不上的是他“隻一味噇酒,著緊處錐鈀不動”。武鬆“身材凜凜,相貌堂堂”,有“千百斤氣力”,久曠幽懷的潘金蓮一見傾心再正常不過。如果她循規蹈矩做個好嫂子,永無接近武鬆的可能,她必須采取行動。至於成功後武大郎怎麽辦,她大概率想要效法從前張大戶在時的做法,懦弱無能的人本不配談尊嚴。

潘金蓮很自信,也確有自信的資本。她聰明伶俐,會彈琵琶,識文斷字,對詞曲了如指掌,整部《金瓶梅》的女人算起來,她是排名第一的才女。以潘金蓮的經驗,應該沒有男人不愛她。她想著著實撩逗武鬆一下,不怕他不動情,完全沒做被拒絕的打算。

誰知偏偏她遇到的是個最無情的男人。武鬆這廝不論在《水滸傳》裏還是《金瓶梅》裏,都隻見他提個哨棒獨來獨往,從不近女色。潘金蓮的“魅力”在武鬆那裏不僅全無用武之地,還顯得尤為寡廉鮮恥。

潘金蓮第一次受挫,惱羞成怒,誣賴武鬆調戲她,不許武大去找他。後來武鬆要出差上門來警告她,她餘情不斷還以為“這廝思想我了”。也是這一點癡心妄想導致她後來色令智昏,被開腸破肚慘死在武鬆手裏。

潘金蓮如果遇到個好男人,不會在無恥的路上越滑越遠。

武鬆的冷酷拒絕,讓西門慶的殷勤回應更撩潘金蓮心魄,她急於改變境遇而除掉武大郎,也成了唯一的出路。

chunfengfeng 發表評論於
送一個天下第一糊塗分析。兩部小說本無勾連,這樣論點,賃地滑稽荒謬。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