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析4%退休資金取錢法則

分享投資理財知識、經驗、美股研究;生活隨筆。
打印 (被閱讀 次)

在投資理財界,有一個公認的4%取錢法則:你可以安全地從一個投資組合裏提取4%的資金,同時基本上保證資產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這後麵的道理其實非常簡單:一個均衡的投資組合,比如60%的股票基金和40%的債券,平均年化收益率為8%左右。這樣,在扣除掉3%左右的曆史平均通貨膨脹率後,剩餘資金仍有4%到5%的增長,允許我們取出來用於消費。

比如你有300萬美元的退休資金,包括401k、403b、應稅賬戶等,它們每年的投資回報是8%。如果你取出12萬美元(4%)後,年底還有312萬美元。相比於年初的300萬美元,你的退休資金增加了4%,輕輕鬆鬆擊敗了美國近幾十年的平均通脹率。

如果你的投資策略比較激進,比如90%的標普500指數基金加10%的債券,那麽你的投資組合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就是9.5%。那麽,理論上你可以每年取出6.5%的資金,也就是19.5萬美元。這個組合,其實就是股神巴菲特為他太太的投資組合指定的投資策略。

相反,如果你的投資策略比較保守,比如20%的標普500指數基金加80%的債券,那麽你的投資組合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就是5%到6%。那麽,理論上你最多隻能取出3%的資金,也就是6萬美元。

如果你的投資策略極度保守,比如100%放在銀行的定期存款或者國債上,那麽你的投資組合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就是2%到4%。那麽,理論上你最多隻能取出1%的資金,也就是3萬美元。如果你還按照4%的速度取錢,你很有可能在離開人世之前耗光自己的退休資金。

附:著名的Markowitz Bullet,不同股票/債券比例下的投資組合的收益率和波動性。投資組合中股票的比例越大,回報率就越高。

延伸閱讀: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Baker666' 的評論 : “最近在調整投資組合,可以參照居士文了:)”

謝謝來訪!是的,投資組合非常重要。很多人的投資策略過於保守,固定收益類產品(如CD、債券等)過多。
Baker666 發表評論於
最近在調整投資組合,可以參照居士文了:)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零不是數' 的評論 : "RMD 往往高於4%"

謝謝補充!是的,超過74歲,RMD的取款率就大於4%了。
零不是數 發表評論於
RMD 往往高於4%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平等性' 的評論 : "我覺得最困難的不是投資組合,而是這當本錢的三百萬,不太容易搞得到呀"

哈哈哈,我就是舉個例子。其實,如果你有政府和學校的退休金的話,根本不需要太多額外的資金了。
平等性 發表評論於
多謝居士兄好分享!套一句《功夫》裏的台詞,這就是專業呀 :) 我覺得最困難的不是投資組合,而是這當本錢的三百萬,不太容易搞得到呀 :)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山上長弓' 的評論 : 謝謝來訪!
你說的對,是當年資產數量的4%。
山上長弓 發表評論於
不是每年4%,第一年4%,第二年4%+通貨膨脹率,如果通貨膨脹率是3%,就取4.03%,第三年取第二年的比例+通貨膨脹率,以此類推,這樣基本能保證30年。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好像前一段時間理財專家們認為4%可能過於樂觀,但最近又重新回到4%了。"

謝謝菲兒來訪!取款速度取決於投資組合的收益率。10年前,很多專家認為:接下來的十年,美股的收益率將大幅下降到6%左右,因此建議降低取款比例。

結果呢?美股過去十年的收益率高達13.5%!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多謝分享。好像前一段時間理財專家們認為4%可能過於樂觀,但最近又重新回到4%了。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Mina63' 的評論 : 謝謝Mina!
Mina63 發表評論於
投資科普好文,雖然對理財不上手,也給居士點個讚。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原文有一個小小的筆誤。由於博文上了首頁無法修改,我在這裏更正一下:

相反,如果你的投資策略比較保守,比如20%的標普500指數基金加80%的債券,那麽你的投資組合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就是5%到6%。那麽,理論上你最多隻能取出3%的資金,也就是9萬美元。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