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中的那些事

有些是隨興而發的感言,有些是深思熟慮後的想法,不一而足.
打印 (被閱讀 次)

二.跟不上的行李

 飛機航班因各種各樣的原因經常會誤點。一旦需要倒機且留給前後兩架飛機貨物交接的時間不夠,就會出現托運行李不能隨人同到的狀況。如果是回程,行李晚到不是問題,在家等就是了。但如果是去程,就有可能給旅行帶來很多不快的體驗。我們一般的情況是下了飛機直奔目的地,很少在機場所在城市停留,除非到機時間太晚。因此,如果行李沒跟上,緊跟著的安排就會有麻煩,會把原計劃攪得一團糟。如果行李箱中有旅行必需的物件,丟失的行李更可能毀掉一次旅行。我相信出門多了,每個人都會遇到這樣糟糕的體驗。下麵的故事我相信對常旅行的人不會很陌生。

 2.1行李追著我們跑

 2004年夏,我倆帶著女兒參加了巴黎一家華人旅遊公司組織的法、意遊。那是我們出國後第一次到北美以外的國家去旅行。全程是加航的飛機,但要在蒙特利爾倒一次飛機。那時還沒有經驗,飛機在蒙特利爾機場銜接較緊,具體時間已記不清楚了,大約在兩個小時左右吧。飛機從多倫多機場起飛時晚了一個多小時,這兩個城市相距不遠,因此耽誤的時間無法追回來。到達時銜接的飛機已完成旅客登機,開著門在等我們。我們從到達口下飛機後馬上從緊挨的登機口上了另一架飛機。我們一落座飛機就開動了。這麽緊的銜接人可以做到,但行李就不可能了。到了戴高樂機場自然沒提到行李。我們在加航行李管理處做了登記,被告知行李會在下一個航班到,到後會給我們送過去。我們在巴黎停留一晚,第二天要參團報到出發,如果我們在出發前拿不到行李,就會有麻煩。我們把旅行社地址給了他們,滿懷希望地期待出發前能看到我們的行李。

 第二天登上旅遊大巴前,行李沒有到。失望之餘,毫無辦法。我們的旅行一直在流動中,每天換一個城市,出發前沒有拿到行李,後麵就難了。這樣我們開啟了一場缺衣少物的旅行。之後的幾天幾乎是天天和行李處通電話,商討如何把行李送到我們手裏。常常是問好我們下一站到哪裏,並承諾按時送到。而到了下一站,行李卻沒到。第二天,又一個承諾,又一個失望。就這樣,行李在一站一站地追我們,卻總是慢一拍。一直追到了意大利。行李處給出的希望泡泡一個一個地破碎。追了半程,行李處發現追不上了。因此放棄追趕,要我們回程時在戴高樂機場再取行李。這樣我們不僅拿到行李的希望破滅,為做這些無用功還花了不少冤枉的漫遊費。那時的電話係統還不像現在這樣發達,漫遊費並不便宜,我記得好像是每分鍾兩塊加幣。沒有換洗衣服,旅遊團行程又緊。我們隻能在旅行的空隙添置一些必要的衣服。大部分還是每天能洗就洗一下,湊合混過了十一天的旅行。

 回程到機場時,去行李處找行李,被告知別提了,已經給你們托運了,到多倫多再提吧。就這樣,我們自多倫多出發離開行李後就再也沒見到過,行李追著我們跑了一路,再見到時還在多倫多,就跟它根本就沒離開過多倫多似的。

 回來後馬上與加航談賠償事宜。加航要求提供消費單據。東拚西湊了幾張,加航接受了,開出了700多加元的代金券。按說這筆補償已是很慷慨了,因為機票才一千左右。但對我們來說卻形同沒有,因為代金券的要求一般是在有限的時間裏(一般是一年)花在同一家航空公司的訂單上。若是現在,很容易實現。而在當時,我們並不經常旅行,無法為了使用它而特意安排一次出行,最終還是廢掉了。

 疫情剛結束時旅遊呈井噴狀,聽說加航出了很多問題,誤點、行李丟失問題頻現,旅客怨聲載道,數次上了新聞。我們還好,那期間多次出行,再沒給我們添麻煩。

 2.2 莫名其妙進了小黑屋

 今年一月底到秘魯北部旅行。飛機在利馬中轉。辦入關手續時我被帶進了甄別室,也就是網上常提的小黑屋。從沒有過這樣的經曆,我一頭霧水。想想有可能黑名單上的名字與我的相似,需要做必要的甄別。工作人員隻用了不到十分鍾就讓我離開了。果然沒我什麽事。到候機廳不久有一個Latam的空姐找上來,核對完姓名後告訴我,我們的行李無法跟上,要晚一個航班才會到。原來如此,按民航規定,行李是要隨人走的,如不能隨人,就要確保安全,也就是要保證托運人不存在任何安全隱患,這才有了前麵的安全甄別。其實這次對我的甄別並不需要。我在前麵已乘坐過他們的航班了,人和行李的分離是因他們的操作所致,不是我刻意為之。這種情況還要死按照規章執行有些教條了。

 這次的行李延誤本是可以避免的。首先連接的兩個航班都是Latam的,這是我避免行李延誤的一種訂票選擇。在去程的航班選擇上,為避免行李延誤,我寧可在中轉港多停留幾個小時,也不願銜接太緊。而且銜接的盡量是同一個航空公司,這樣,即使前一個航班有所延誤,後一個航班也會對此知情,可以做出相應的對策以避免人與行李的分離。對於乘郵輪這種不會等人或象去福克蘭群島這樣一周隻有一個航班的,我還會安排提前一天到達,以免因飛機誤點不能在出發前到達或是行李無法跟上造成無法彌補的遺憾。此次飛秘魯前後兩機的銜接時間是兩個小時多一點,本很安全。前一架飛機晚起飛一個小時,但是在路上又追回半個小時。算起來還有約一個小時另四十多分鍾的倒機時間。利馬不是一個特別繁忙的大機場。在發達國家,這些時間用來倒行李應無問題。但是在這裏就成了問題。

 我馬上問,下一航班多久後到。她回答,一個半小時。我想了一下,不太長,還可以。可隨後我看了一下電子牌,卻發現下一個航班要兩個半小時後才會到,顯然她給的信息不準確,也許是以免我著急,故意把下一個航班往近了說。到達目的地機場後租車行的人正在機場外等我們。機場很小,隻有一個到達廳和一個出發廳。租車行的人必須在機場外的收費停車場等我們提車。如果我們晚到一個航班,就見不到車行的人了。隻能打電話現聯係,而該機場根本沒有賣電話卡的,那樣的話,麻煩就大了。幸好我們準點到達。

 辦完提車手續就坐在機場外36度的高溫下等下一個航班。該機場到達飛機大多是從利馬過來的,有三個本地航空公司在使用該機場。查看電子牌,上麵的航班信息和在利馬看到的又不一樣,Latam的飛機到的還要晚許多。隻好找他們的員工再詢問。值機櫃台無人,航空公司的員工在沒有航班起飛的時候是不會出現在櫃台的。等的數小時內,到值機大廳找過他們多次,都不見人影。好容易因有航班要飛出現值機人員了,趕緊詢問,每個人的答案都不同,沒一個人能給你準確的答複。Latam是南美的大航空公司,但服務水平卻是第三世界的,沒有人會為你負責,沒有人有能力為你提供準確信息。電子牌上的信息也不一致。好在終於有一位值機員工答應我飛機到時會在櫃台等我幫著查行李。

 我們要去的地方位於四小時車程外的山區,下了公路後無正規的道路可通達,我出門常帶的車載Garmin導航儀遇到此種情況就無法給出行走的路線。這種情況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了。我們去的地方一般都是遠離城市的自然環境,最後一公裏往往是穀歌地圖上都沒有標注的土路,去年在哥斯達黎加就出現過穀歌地圖帶著我們亂走的現象,好在我們隨身攜帶的車載Garmin導航儀可以協助糾錯。

 等了四個半小時後終於又有從利馬飛來的Latam航班。不過因是到機,值機櫃台上還是沒人。原先答應過我們飛機一到就幫我們查行李的人也不見了。原來他們的各種承諾都可以不算數,還得靠我們自己自救。我隻好在值機廳裏轉來轉去尋找可能出現的Latam員工。終於抓著一個。他答應說幫我們查一下。過了一會說係統顯示到了,問了行李的顏色,就讓我們在值機櫃台通往停機坪的門外等著。等了半天也不見動靜。我心想,幫我們取一趟行李不至於這麽費勁吧,若讓我們自己進去取隻需要一兩分鍾的時間。我隻好又截人幫助拿行李,但無果。過了好一會,才見那位答應我們的人推著我們的行李過來了。再次見到我們那行李格外的親切,謝天謝地,終於可以離開機場了。

 原來的計劃是中午到機,下午4-5點到達目的地。白天山路好開,到達目的地附近時也是白天,找預訂的旅館就容易。結果因行李延誤耽誤了近五個小時,進城辦完手機卡天就快黑了。給餘下的行程帶來了不少麻煩。晚上十點多才到達穀歌地圖導航的終點處,公路旁什麽都沒有,一片曠野,一片漆黑,若不是在路邊找到一個熱心人帶路,憑我們自己幾乎不可能找到住宿地。至此,因行李延誤導致的不確定而懸著的心才徹底安定下來。不過這種不快感很快就消失了,因為後麵的經曆是愉快的。

 

 當2004年行李追著我們跑的那次遭遇之後,我在對不同飛行路線的挑選上會盡量避免去程時托運行李延誤的問題出現,因此之後的幾十次出行除了一兩次回程時行李沒跟上外,大多再沒出過麻煩。最近的這次延誤實屬Latam的低水平操作所致,本不該發生。撞上了實屬自己運氣不好。

 

雪狗2014 發表評論於
有的信用卡給報銷丟行李買衣服的費用
見不得不平事 發表評論於
所有評論的朋友們都是不玩嚴肅攝影的人,所以無法理解。
huiling-LA美國 發表評論於
我們這次從美國到澳洲,又坐遊輪去新西蘭,上岸在新西蘭又玩幾天,都是一個carry on, 很久旅遊都不托運了。隨身箱有輪子,手提包還可放上麵推,省力省心。托運變數太大,不明白有些人出行要帶那麽多又大的行李箱?
Firefox01 發表評論於
與“ 頂級朋友”一樣,能不帶交運行李就不帶,即麻煩又耽誤時間。
頂級朋友 發表評論於
我們經常旅行, good advice-不要check 行李,我們都隨身帶行李!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