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會博物館館藏美國翻印最多的畫——《華盛頓橫渡特拉華河》

您好!我是達客,喜歡以書為線索,再到實地經曆,很願意和朋友一起分享其間的樂趣和見聞。 “達客行”不求廣為人知,但求覓得同道!
歡迎訪問我的YouTube個人頻道 “達客行”
打印 (被閱讀 次)

《華盛頓橫渡特拉華河》是出生在德國的美國畫家伊曼紐爾·洛伊茨(Emanuel Leutze)的作品,高3.8米,寬6.5米,放置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美國館醒目的地方。

1776年12月25日,聖誕節之夜,華盛頓帶領約2400名大陸軍士兵開始渡河。渡河的船隻是運礦石和貨物的散裝貨船,吃水淺,載重大,另外在大陸軍中還有很多有經驗的水手。這樣不但士兵過河,還將18門大炮和馬匹也載過了河。有士兵後來回憶,那天晚上刮著大風,下著大雪,計劃的時間一再被延遲,半夜渡過河時,部隊已經非常疲憊。幸運的是敵方並沒有發現大陸軍的行動,甚至事前還有人給黑森軍送過渡河偷襲的情報。渡過河後,大陸軍又在結冰的路上行軍了四小時,趕到特倫頓發起奇襲。黑森軍的指揮官在交戰中受重傷,反攻多次也沒有成功最終投降。大陸軍以傷亡7人的微小代價俘虜了近千人的黑森軍士兵。這一戰大大提升了大陸軍的士氣,讓主張獨立的人看到希望,對美國獨立戰爭起到了關鍵作用。現在,渡河地點已經成了美國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當地人還要打扮成200多年前的樣子,複盤渡河的場景。

 

畫中華盛頓屹立船頭,他的專注和意誌鼓舞著渡河的隊伍。其實當時他非常焦急,據華盛頓後來回憶錄中講,當時本來大陸軍分三個地方渡河,因為天氣,其他兩個地方的士兵都沒有過河,隻有他自己帶領的這一隊成功,但是也比較計劃晚了很多。如果被發現,隨時有撤退的可能。畫中的戰士沒有統一的軍服,說明當時大陸軍物資的缺乏和戰士來自各行各業,奮力劃漿的戰士中有位非裔,人們會問,他是自由人還是位奴隸。

後來人們還指出畫中一些不準確的地方,比如畫中的國旗當時並沒有確定是星條旗,確定星條旗為美國國旗是一年多以後的事了。華盛頓站著不利於船的重心穩定,畫中的船體也過小,不可能裝載大炮和戰馬。為了畫中的啟明星,渡河的時間也從現實中的夜晚改到畫中的淩晨。不過,這些不準確沒有讓人質疑作品的感染力和象征美國人民不畏挫折的精神。

這幅畫也是被重印次數最多的圖像之一,屬於一個國家的象征。就像法國歐仁·德拉克羅瓦的《自由領導人民》,中國董希文的《開國大典》。2007年,在中國美術館曾舉辦過《美國藝術300年》的展覽。《三聯生活周刊》的報道中一段文字應該是對理解這類作品很好的點評:在美國立國初期,藝術為求生存,必須證明是有用、有益而且與民主相容的。人們認識到,在美國這樣一個多元化的人群構成中,藝術是培育統一意識和責任感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過對集體曆史、英雄主義、國家象征的描繪,藝術有助於創造出生動、難忘的國家認同感 。不難看出,這一指導思想在今天仍在好萊塢大片中運用。這些作品,讓美國人得以在對自身及家園的自我認知中團結起來,對於美國在其多元化的族群之間培養國家意識大有助益。

這期視頻帶您看看這畫,也看看當時真正過河的地方的樣子,聊聊當時的那個聖誕夜晚。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