瑣事瑣記—孩子們的日常生活

用博客記錄生活,借隨筆傳導感悟
打印 (被閱讀 次)

         一,“小格格”外孫女

      我們開玩笑講外孫女是“格格”性格,特別難纏。不是說她爸爸有遠親是某國國王嗎?在媽媽開車時幹擾媽媽開車,她知道自己做錯了,見到爸爸立刻用夾克衫蒙頭,滑頭地做個鴕鳥,回避爸爸嚴厲的目光。

       晚上臨睡覺步步鬧人,惹她爸爸生氣了,爸爸要教育她。她還發泄不滿,聲明自己不願意跟生氣的爸爸交流,要媽媽在中間傳話:“我不願意跟生氣的人講話。要不然讓他跟你講,你再跟我講。我有什麽話隻講一遍!”好大的派頭!

     晚上洗澡時也鬧,問她為什麽鬧?也不講理由還是鬧,可能是困了?第二天早晨問她,為什麽看到媽媽把她的喝水杯子拿過來就鬧,她解釋:“我的小橡皮鴨子在我的臥室邊的那個浴室裏,所以看到你把我的喝水杯子拿進你的臥室我知道要在你們這邊浴室洗澡,洗澡的時候我不能玩小鴨子了。所以我不高興。”

    外孫女誇張地喊自己手指頭受傷了,要創可貼。現在創可貼是孩子們的萬能膏藥,隻要有一點點擦傷立刻要創可貼。但是她心裏很清楚自己的傷口太小太小,可以忽略不記,也知道媽媽很可能不認可自己的傷口。所以她媽媽要求查驗傷口時,她故意把手指頭緊貼媽媽的眼睛讓媽媽看。她也明明知道這樣緊貼著眼睛反而什麽也看不見。媽媽說看不見,她就摳挖媽媽的臉,還不懷好意地觀察媽媽受虐的反應。故意嘲笑地問帶著眼鏡的媽媽:“你為什麽有4隻眼睛?”一副瞧不起的神情。

      媽媽讓她做彈琴課作業,她不想做。媽媽示範給她看。她故意抵著媽媽勾選答案的右胳膊肘,把媽媽的筆抵出圓圈外。

     早晨我女兒送兄妹倆到學校吃早餐,學校餐廳在校園外。女兒發現她女兒並沒有和哥哥一道往餐廳走,而是往學校門口走,就喊住她並提醒她應該到餐廳吃早飯。她女兒也佯裝往餐廳方向走了。我女兒到單位後不放心,就打電話問老師。恰巧接聽電話的是負責照顧孩子吃早餐的老師,這個老師很負責任,說:“你女兒沒有來吃早餐。我看到她哥哥來吃早飯卻沒有看到她,就問她哥哥了。哥哥說她講不吃早飯直接到學校裏去了。”後來證實哥哥講的是實話。晚上問她為什麽不吃早餐?外孫女說:“學校裏可玩的地方很多,比如學生心理谘詢室早早就開了門,裏麵還有做遊戲的地方。“所以她就自作主張不吃早飯到校園玩去了。媽媽喊她去吃早飯的時候她還佯裝往餐廳走了幾步。才5歲多的孩子,主意多大。

      外孫女吃到米飯裏有幾粒米稍微硬一點,抱怨:“做飯的人沒有把所有的飯都煮好.”

她不高興媽媽吃色拉,故意與媽媽拉開距離。擠到姥爺身邊,拿勺子的右胳膊架在姥爺的左胳膊上吃飯。

      她在家畫畫時無意中袖子沾上顏料搞髒了,她避開媽媽自己悄悄到衛生間洗袖口。媽媽發現後告訴她:“這件事沒關係的,換件衣服就可以了。”她才上樓到自己的房間換衣服。

      一天,哥哥發現門外有快遞,就把快遞拿回家,外孫女自己別出心裁,用雙麵膠粘住一個裝聖誕樹上小球的紙盒子,又粘上三朵包裝用的花,假裝自己也像哥哥那樣拿進屋一個快遞盒。她媽媽問她為什麽要粘3朵花,她回答:“不是我粘的,是亞馬遜粘的。”

      外孫女喜歡交往,在校園裏遇到校長也能拉拉呱。在教室見到從意大利旅遊回來的老師問老師:“到意大利旅遊怎麽樣啊?”老師放旅遊視頻給孩子們看。她媽媽問有沒有在視頻裏看到老師的家人?外孫女說看到了。

     一次放學的時候,媽媽已經接到她。她跟著媽媽一起走到教室門口,聽到老師提問“你們最喜歡做什麽?”又回頭走進教室回答老師的問題,說:“我最喜歡跟老師玩鐳射遊戲。”

       打疫苗回來外孫女咧著嘴誇張地大哭,我們擁抱她 安慰她,很快她就破涕為笑。正如一位兒童教育專家講的:“孩子們哭的時候表現出來的痛苦要比他們實際的痛苦放大許多倍,他們主要是表演給大人看,讓大人知道他們正在遭受痛苦。所以家長或者老師不要被孩子們的哭聲嚇倒。”

      一天外孫女參加舞蹈培訓回來心情特別好,她爸爸講什麽她都爽快地答應。後來聽她媽媽講才知道當天她在培訓班試穿了非常漂亮的舞蹈演出服,買一套要90刀。培訓班要求凡參加舞蹈演出的孩子都要統一穿這種樣式的演出服。不僅如此,培訓班即將選拔歌舞劇小演員,每個參加選拔的小朋友要交約350刀試鏡費。被選上的小朋友要交約500刀培訓費,此後買演出服裝要錢,家長和孩子看演出都要買票入場,還要錢。培訓機構說不買票沒座位,孩子演出後沒有座位怎麽看其他孩子的表演?

      有時候外孫女不想跟媽媽到嘈雜擁擠混亂髒兮兮的超市購物,就選擇留在家裏跟我們在一齊。她自有消磨時光的好辦法:安排一場室內的戶外活動。她喊我幫忙從車庫拿來小帳篷,自己三下五除二就利索地把小帳篷支起來了。往裏麵放滿了戶外活動需要的東西:毯子、手電筒、手表、書、玩具、水杯、小凳子等等。帳篷頂還用彩色紗帶裝飾一番,自己悠然自得地躺在自己設置的世外桃源”休閑度假“。外孫回來也很驚歎,也鑽進帳篷裏麵享受享受。這個小帳篷在房間裏擺了三四天,直到兩個孩子玩膩了,才拆開收回車庫。

     後來,外孫女又自行研發、自行設計、自行搭建了一個更簡易的帳篷:四把椅子背對背散開擺放在四邊,椅背頂上搭一床薄毯子,一頂簡易帳篷豁然在目:我探頭進去瞅瞅,看到外孫女坐在“帳篷裏”的地板上翻看畫冊。她的旁邊還像模像樣地放著幾件戶外活動必需品:手電筒、手表、書、玩具、水杯。

      最近一次外孫女自行安排的“室內戶外活動”更令人擊掌叫絕!平日幾乎每天淩晨,外孫女都會醒了跑到爸爸媽媽的床上睡覺。這天半夜女兒聽到臥室門外又傳來悉悉索索的聲音,她估計是自己的女兒又要進屋到他們的床上睡覺了。但是等了半天也沒見女兒進屋,感到有幾分奇怪。她走到門口,拉開房門發現女兒枕著小枕頭、用一條毯子包裹著自己睡在門口。問她為什麽睡在門口,人家朗聲回答:“我在露營。”

     看來,將來外孫女鐵定是戶外活動愛好者的後備軍。有時候,外孫女又顯得我在等想爸爸幫我準備視頻 我想看一會電視 這個要求可過分?

     但是外孫女又特別關心別人。經常在吃晚飯的時候挨個抱抱每個人,或親親每個人。

早晨她媽媽催他們快一點,一說要遲到了她就問媽媽:“你要被炒魷魚了嗎?”同樣的情景,哥哥的反應是:“你總是講遲到了,遲到了。”

       爸爸晚上要買桶裝水,外孫女居然提醒爸爸賣桶裝水的5點半就下班了。這些大人才需要記住的細節她都記在腦子裏。比如到超市,她能記住並提醒媽媽哪一排貨架上的東西買一贈一。哥哥生日當天,她第一個向哥哥祝賀生日快樂!哥哥感動得連忙致謝。媽媽感冒頭痛,她每天都關心地問媽媽頭痛好了沒有。媽媽講好一點了,第二天她還繼續問。直到媽媽講好多了,她才停止問候。

      有時候爸爸媽媽批評哥哥,外孫女就挺身而出,主動解救哥哥:她用“調虎離山”計,或者大哭,或者大喊,吸引爸爸媽媽注意力不要再批評哥哥。她一邊哭喊一邊微笑一邊還不忘偷偷對著哥哥豎起大拇指。

        哥哥吃螃蟹紮到手了,外孫女摟著哥哥哭。哥哥臂膀上有個小小的劃痕,她也擔心地哭。

     輪到外孫女選擇電視節目,有時候她也同意按照哥哥的意見選節目。

      外孫女凡事很有主見,也很要強。

      照像的時候她總是很專業地擺“POSE”,滿臉露出很自信的微笑。

      有一次,媽媽帶她購物。她媽媽買了一個小砂鍋,叮囑她說這個砂鍋容易碰爛。她堅持要自己捧著砂鍋,還要求媽媽開車走一條起伏顛簸的路,以顯示自己的能力。果真,她一路捧著砂鍋坐在車座位上砂鍋毫發無損地到家了。

     哥哥給媽媽看自己做的家庭作業,是電腦打印出來的達到6級的證書。外孫女問哥哥:“你是要學7級了嗎?”她也拿一疊自己學習得到的證書給媽媽看。

    我們平時觀察孩子們兩隻手到處抓來抓去的,又不經常洗手,感到他們不講究衛生,經常催促他們洗手。其實孩子們也有孩子們的衛生觀念。外孫女帶點心到學校經常顧不上吃完又帶回家。她媽媽說:“你把點心分享給其他同學就行了,何必還帶回家?“她反駁媽媽:”我們的手拿過這些點心,給他們吃不傳染病毒嗎?“有時媽媽拿食物給她,她也講媽媽手上會有病毒。聽完媽媽讀書,她評價王子和公主結婚 :“這是我最不喜歡的結局,結婚就要親吻,親吻就會傳染病毒。“

      外孫女早晨上學哭哭啼啼,拖拖拉拉,表現不好。媽媽說她晚上不能看視頻。但是晚上媽媽發現她在看電視,問她為什麽還看電視?她狡辯地說自己聽錯了,以為能看電視。說完還狡黠地笑笑,明顯不是聽錯了的神情和口氣。

      每天早晚催孩子們刷牙很困難。他們的媽媽為孩子們買了一款和軟件相連可以給孩子積分的牙刷。但是女兒根據拍攝的照片發現她的女兒並沒有認真地刷牙也照樣得到積分:她僅僅把嘴唇一張一合地就騙過了這款軟件,她小小年紀跟高科技鬥智鬥勇居然戰勝了科技!

     外孫女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並不孤獨,她經常把周圍的玩具擬人化編進她的故事自言自語,仔細聽就知道她在做角色扮演。有時是和床上的小玩具動物們對話,有時候是和家人對話,一人扮演數個角色。比如她在自編自演的場景中用媽媽的口氣問:“你整理房間了嗎?”她又本色回答:“還沒有呢。”又用媽媽的口氣說:“要趕快整理!要不然我們就遲到了!”等等。

    二,“小男神”外孫

    這邊的情人節把孩子們都囊括在內,很多小孩子的家長為給孩子班級的同學買情人節禮物而煞費苦心。孩子們也當仁不讓,豪爽地過一把“情人節”。外孫在情人節這天收到“新女友” 的賀卡,誇他搞笑,有時候傻傻的,很像自己,最後送上甜甜的“Love You!” “搞笑就是幽默,傻傻的就是善良,再加上很多接觸過外孫的老師、同學、鄰居都誇外孫心腸好,一個“小男神”的形容躍然而出

     外孫有“新女友”的消息是從八卦的妹妹爆料的。我們曾經問外孫你女朋友叫什麽名字,他回答“不知道,

    外孫打籃球有2個女生為他呐喊,高聲喊他的名字。他爸問他有什麽感覺?他說感到很可笑,他爸比他還看重此事,又是采訪提問又是拍視頻又是發信息。

     外孫活潑好動,的確調皮,經常從學校帶老師記錄他犯錯的小紙條回家,也帶來家裏大人的煩惱。老師叮囑他和另一個小男孩不要在一塊玩,因為他們倆在一塊就能量大增,一趁二和,幹擾其他同學。他們是好朋友,老師不讓他們在一塊玩,讓他們倆都很沮喪。那個男孩好像比我們家外孫還會起哄,當外孫告訴他自己因老師不讓他們在一塊玩而沮喪時,這個小男孩還安慰我們家外孫:“哥們,要順其自然。”我們聽到外孫的描述哄堂大笑。老師倒沒有歧視某小孩的意思,而是同時分開兩個愛起哄、愛鬧騰、經常幹擾其他同學的小孩,分散、降低他們的活動能量。

    調皮歸調皮,但外孫的好心腸有目共睹。

    早晨上學,媽媽催得越急,外孫女越穿不上鞋子,這時候外孫可能會蹲下來幫助妹妹穿鞋子。

     晚飯後,外孫和外孫女還不停地講肚子餓,爸爸給他們熱他們吃剩的披薩。外孫女誤以為哥哥吃的是自己剩的披薩立刻撲向哥哥揚起手打哥哥。爸爸媽媽看見了,立刻高聲喝住她,解釋哥哥吃的是人家自己剩的披薩,讓妹妹向哥哥道歉。當時吵作一團,外孫稀裏糊塗“傻傻地”向妹妹道歉。他媽媽連忙對兒子說:“你很好,不是你的錯。是妹妹應該向你道歉。”妹妹在媽媽的催促下向哥哥道歉。後來妹妹困了,媽媽抱著她,哥哥還拉起沙發上的毯子蓋在妹妹身上。很暖心。

      一次外孫坐在爸爸的車裏,看到一隻小鳥受傷了,路邊幾個人正在救治這隻小鳥。外孫進屋就哇哇大哭,我們以為他和爸爸發生矛盾了,詢問後才知道因為他看到小鳥受傷了,難過地大哭起來,

     外孫不僅善良,還很節省。他叮囑大人不要處理他的萬聖節服裝,說要留給自己的小孩穿。一種戴在手指上能發光的玩具也要留給自己的小孩。他媽媽問他:“要是你的小孩像你一樣不聽爸爸媽媽的話你會怎麽樣呢?”他陷入了沉思。

    外孫喊媽媽聽視頻裏的一段對話,是叫媽媽“不應該吼”的對話。

     當老師反映外孫、外孫女兩個孩子在學校表現都很好特別是外孫表現很棒,連續幾天3根頭發,說明每天上午、下午和課後班表現都特別好。他們的爸爸高興得不能自己,剛接到孩子就打電話告訴孩子媽媽,回到家也是各種表達自己的happy。

    外孫膽子有點兒小,也很謹慎。空手道老師通知他可以參加全市的晉級比賽,實際就是把各個培訓點的孩子們集中到一個場所分成不同的小組分別表演由不同得專家鑒定能否晉級。雖然外孫平時練得很好,老師經常要他協助演示動作,在家動不動就表演起來了。但提到全市表演,他又很膽怯,想了又想,說自己不敢去參加比賽。家人都鼓勵他去試試。連妹妹都勸他:“你可以做得很好,可以上電視。你要是上電視我就廣播:請看我哥哥表演,他是個危險的人物。”我們不知道外孫女怎麽想起來這樣說,也許僅僅時模仿電視上得說法。好在老師講並非一定要去,參加不參加由自己決定,也可以不去。外孫最後還是決定不去參加全市比賽。後來爸爸媽媽帶他們去看了比賽。看比賽要買票,每張票10刀。但是所有空手道學員如果穿空手道服裝可以免票。但是外孫不願意因為省錢而穿空手道服裝,他還有點深藏不露呢。

    他自己膽子小,還喜歡嚇唬別人。他和妹妹像兩隻小老鼠一樣躡手躡腳悄悄從樓下走到樓上嚇唬媽媽,然後又像小老鼠一樣從樓上跑下來。跑到我身旁的時候嚇我一大跳。他們還用手指壓到嘴上發出“噓”,不讓我聲張。接著他們又一溜煙跑向樓上。

     一大早我正站在水池邊忙乎,他悄沒聲息地緊貼著我大聲喊:“早上好 !”眼睛睜得大大地盯著看我。

     有一天早晨,外孫說自己做了一個惡夢,在滑雪的時候被兩個壞人綁架了。

      外孫未經同意拿妹妹的玩具玩,妹妹發威了像一頭小獅子一樣吼叫著撲向哥哥,用拳頭砸哥哥的頭,伸開利爪抓哥哥。哥哥被搞懵了,等回過神來反擊,被媽媽連拉帶拽製止了。

      學校允許孩子們拿學校的小紙盒飲料喝。但是因為糖分多,他們爸爸媽媽不讚成他們喝,媽媽也叮囑多次不要拿學校的飲料。有一次媽媽又發現外孫喝學校飲料,問他:“以後你能不能不拿學校的飲料?”他沒有按照媽媽的期望挺起胸膛高聲回答:“以後我不再喝學校的飲料!”而是立刻苦著臉整個人往下縮,變成一個小矮人,明顯表示他自己沒有信心。外孫自己承認有時候自己管不住自己。

     外孫女晚上吼爸爸,外孫想向媽媽“二報“是妹妹在叫,但又不想讓妹妹知道是自己“二報”的。就拚讀妹妹名字的字母。沒有想到妹妹說:“我聽到了。你在講我。“

     外孫實現了自己的新年願望:希望老是批評他的老師調離他所在的班級。但聽到媽媽告訴他這個老師果真要調離他所在的班級提前退休了,他高興得即興起舞。但是聽媽媽講老師提前退休的原因是她父母身體不好,她要回家照顧父母,外孫又露出十分難過的神情。

     外孫的鋼琴老師誇他那麽有條理,彈好一本書合上以後再翻開第二本,每次用過筆都要套上筆套。他媽媽說要是彩色筆還要套上同色係的呢。讓他摘聖誕樹上的球,同色係的球也要放在一塊。

     外孫看過電視還要看錄像,跟媽媽提要求時還很強硬,充分動用眼神、翻白眼。他媽媽讓他先去把自己的態度調整好再向大人提要求

    我和老伴拜外孫為空手道教練,他還很嚴格,先要求我們練基本動作:做兩個俯臥撐,開合跳五下, 仰臥起坐一個。不過在做動作的時候外孫又特別寬鬆,也沒有要求我們做得很標準,隻要馬馬虎虎做一下就行了。教空手道的時候也強調“隻教一點點。”他知道教多了我們也學不了。還很有教育頭腦。

     如果犯了錯誤,爸爸媽媽找他們談過話,外孫和外孫女經常就會畫一幅畫,寫上“Dady mummy, sorry!”等話,從門縫下塞進爸爸媽媽的房間。

     晚上看奧斯卡頒獎晚會,聽了第95屆奧斯卡影後楊紫瓊的獲獎感言:“女士們,不要讓任何人告訴你你已經過了青春年華,我們永不放棄!”外孫女立刻扭頭對她媽媽說:“媽媽,這是講你呢!”外孫則對妹妹說:“妹妹,你一定能成長為漂亮、勇敢的女性!”
    哇塞!兩個六七歲的孩子,不僅能準確把握成年人的獲獎感言、勵誌金句,還能精準評價、展望周圍的人,不說點誇讚的話都過意不去。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