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敬法師閉關所悟之安住當下的覺知念佛
作者:普敬法師
但隻是驚鴻一瞥,並不能熟練的運用,正因為如此也常失去覺知力而被妄想情緒所控製,但在我閉關達到好幾個月時,我真正領悟並熟練的運用起了覺知。
這是說,很多人他把寶貴的當下當成走向未來的腳踏石,他不要當下,不要當下的平凡,他不要自己所擁有,他要自己所沒有的,於是就不停的在大腦中幻想美好的未來,有一天我會這樣,會那樣;但對當下而言,這樣的未來僅存於大腦,是虛幻的,實際上,當下才是我們所擁有的一切。修行,如果不能回歸當下,必將永無成就。必須放棄不停在虛幻的未來尋找成就的心理,必須放棄不停等待美好未來到達的心理。
道不在別處,就在當下,當你能全然覺知而處於當下時,時間的幻象將被破除,沒有過去,沒有未來,那些伴隨過去回憶和幻想未來的雜念都將不複存在,大腦中的問題也隨之消失,留下的隻有自在,喜悅和安詳。因為大腦中的問題是依靠時間來滋養,在無時間領域的當下,它們無法生存。
實際上,時間隻是幻象!我們以日出日落來衡量時間,那有一天日不出也不落了呢?
那以鍾表來衡量時間。可是中國鍾表顯示早上九點時,外國卻是半夜十二點,何者準確?
有人認為,即使日出日落與鍾表不能用來衡量時間,可到處都還有時間存在的證據啊,比如一個爛水果,一杯變質的水。
要知道,水果的腐爛與水的變質,那離不開空氣與細菌的因素,如果把它們放到沒有空氣與細菌的地方,那變化的過程又有所不同,其實這些都是會不停變化的當下事物;
當一輛火車從你麵前飛奔而過,那是火車在動還是當下的空間在動?你肯定會毫不猶豫地說是火車在動,可你若身在火車之中而向窗外望去,則會產生是當下的空間在動的錯覺。
時間如是,當你把當下與當下的事物混淆之後就會產生當下在動的錯覺,即是有很多個當下的錯覺,也就是時間的錯覺,當你把二者區分開來,你就會發現,時間並不存在,並不存在很多個當下,存在的隻有這一個當下。
還有人認為,一說完當下,它都已經成為過去了,所以當下根本就把握不住,其實那不過是他的心跑到了過去而已,當下一直都在,他把握不住,是因為他的心不是在回憶過去就是在幻想未來;過去那是存儲於大腦中的一道記憶,未來還沒到達之時,也是不存在的,因為當未來到達之時,必須在當下經曆;
你可曾在當下之外經曆過什麽?離開當下,能感受到什麽?能觸摸到什麽?所以當下之外一無所有!
不回憶過去,不幻想未來,全然覺知於此時此刻,即使處於當下,在這種狀態下,你不會枯燥和無聊,走動的鍾表時間也對你沒有任何束縛,你能感受到的是內心的寧靜與喜悅;
偶爾會去國外旅遊,或者會去某些風景點旅遊,有過被突然出現的眼前美景所震撼吸引而感覺內心前所未有的喜悅,那不過是陌生的環境讓他的感官覺受力突然變強,把覺知從大腦的妄想中釋放了出來,讓自己安住到了無時間領域的當下,而初嚐法喜。
而當環境一旦變得熟悉,當他們再次走過,往往就會視而不見,此時,覺知又被大腦中的妄想所掩蓋,但很多人並不明白這一點。
因為當這種美景我多看過幾次之後,這種環境熟悉了之後,就沒有這種感覺了,反而是後來在訓練覺知時,又多次體驗到了這種感覺,也就是說,當我們訓練覺知能夠通過覺知而讓自己住在無時間領域的當下時。即使我們是處在四麵徒牆的牢房裏,我們的內心一樣能夠湧現以上所說的這種感覺,並不需要借助陌生的環境去感受,安住當下就可以。
持珠覺知念佛法者:四字聖號, 時時默念,手持佛珠,心裏計數,一字一撚,一句一數,從一至十,如此反複,全然覺知此時此刻,法喜不斷。
這是說,我們拿一串216顆或者108顆的小佛珠,沒有珠頭的,方便長時間撥動,然後放在手中不停撥動,撥一顆時默念一字,四字聖號撥四顆,配合印光大師所教導的十念記數法,不停默念的同時也不停計數,一句一數,從一數到十而反複,在保持覺知的念佛,用耳根靜聽心裏佛號,如此而法喜不斷,此是外在方法。
內在心法者,你要對此時此刻的用功念佛做到不抗拒與完全接納,如果你覺得此時此刻的用功念佛是非常枯燥無聊的,那就任它枯燥和無聊吧,不抗拒,完全接納,當你能做到不抗拒與完全接納時,你就會發現,你不枯燥也不無聊了,你進入到了無時間領域的當下,那裏充滿寧靜與祥和,枯燥與無聊將在這裏消失得無影無蹤。
你應該把自己當成就像被捆綁起來,而待槍決的死刑犯一樣,沒得選擇了,放棄了抗拒與掙紮,這就是為什麽有些死刑犯能夠在臨死前片刻的感受到內心寧靜的原因。
通過以上方法去訓練,把開始短暫的覺知慢慢變成永恒的常態,當你能夠做到全然覺知時就成功了,這種方法能幫助你走向開悟,這就是我要教導大家的安住當下的覺知念佛。
務必牢記本文內容,當你忘失覺知時,請憶念本文內容,會幫你拾起覺知,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