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也許好,但是毀在忽悠上了!

mychina (2019-07-27 06:55:53) 評論 (313)

我一直覺得,科學是沒有國界的。美國的醫學發達,美國沒有說過我們這是美醫,德國醫學發達,德國也沒有說過他們是德醫,日本醫學發達,日本也沒有自詡為日醫,中國的醫學不怎麽發達,天天都吹自己醫學是中醫。

我自己對中醫有偏見,一種正確的偏見!

能夠存活幾百年上千年的東西,肯定有它的道理。但是,我覺得中醫就是毀在中醫自己的忽悠上麵了:忽悠得自己都信以為真的。

一個忽悠廣大人民群眾的很無聊的名詞:濕氣!

中醫給人看病的時候,經常用來忽悠你的誰也聽不懂的名詞就是:你上火了,你濕氣重!

什麽是濕氣?什麽是濕氣?什麽是濕氣?

查遍了所有的地方,誰都不知道什麽是濕氣,中醫也不告訴你什麽是濕氣。(其實,中醫們自己也不知道什麽是濕氣。)

百度百科比較膽大,說了什麽是濕氣:濕氣是中醫的一種理論概念!

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釋,濕氣是一種概念!

奇妙的是,濕氣在中醫的嘴裏說出來居然是濕氣有症狀,也就是說,這種概念有症狀。

看看中醫是怎麽解釋濕氣的:

濕氣——萬惡之邪

吃肉吃得太多,吃的食物裏有汙染,運動量少,身體陰盛陽虛,濕邪內鬱,所以大便無法正常。為什麽成型的大便很少呢?中醫裏講,脾虛則便溏,中國人本應以五穀雜糧為食,以肉食為主了,很多人一天不吃肉就覺得很虧,長期這樣,傷害的是脾胃,脾是運化水濕的,脾受到傷害,水濕不能完全運化,就在身體內堆積。所以,大便不成形意味著脾虛,也意味著體內有濕氣。

在致病的風、寒、暑、濕、燥、火這“六淫邪氣” 中,濕邪比較難調治。

濕是最容易滲透的。濕邪從來不孤軍奮戰,總是要與別的邪氣狼狽為奸。濕氣遇寒則成為寒濕,這就好比冬天的時候,如果氣候幹燥,不管怎麽冷,人都還是能接受的,但如果濕氣重,人就很難受了。南方的冬天比北方的冬天更令人難受,就是因為南方濕氣比較重,寒濕襲人。濕氣遇熱則成為濕熱,這就好比夏天的桑拿天,又熱又濕,讓人喘不過氣來,明顯不如烈日當空、氣候幹燥的時候來得痛快。濕氣遇風則成為風濕,驅風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風濕,就往往是慢性疾病,一時半會兒治不好了。濕氣在皮下,就形成肥胖,也是不好處理的健康問題……

為什麽現代人的病那麽複雜,那麽難治?因為他們體內有濕,體外的邪氣總是和體內的濕氣裏應外合,糾纏不清!以前僅僅盛行於我國西南的川菜,風行全國,就是因為川味是辛辣的,以前隻有生活在濕邪比較重的西南一帶人需要用它來化解體內的濕氣;全國人體內都有濕氣了,這就需要辛辣來化解

讀了中醫這種四六不沾空穴來風的解釋,我對中醫僅存的一點點好感蕩然無存。

現代很多中醫,不說好好的研究醫學,天天就是整這些上火呀,濕氣,腎虧,陰虛呀來糊弄老百姓,真的是挺可惡的,Heart eyes are not good。

一聽到這個濕氣我就來氣!

《版權醫學所有,翻印忽悠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