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習近平孫政才:調侃“鷹視狼顧”(有圖有真相)

潤濤閻 (2017-08-18 19:01:43) 評論 (39)

有一件事是令曾慶紅應該自裁的,那就是他選拔黨的接班人時對麵相不屑一顧。今天隻談一點:掩蓋不住的眼神。

在毛澤東時代的高官裏,隻有鄧小平稍微算得上具有“鷹視狼顧”眼神的。見下麵的圖片。在現代活著的中共高官裏,隻有習近平稍微算得上是有點“鷹視狼顧”眼神。最符合“鷹視狼顧”標準的電視裏見過的中共官員裏隻有孫政才一人。

然而,作為江澤民的“軍師”,曾慶紅推薦的兩個接班人一個是習近平,一個是孫政才,二人是兩屆接班人候選人裏具有“鷹視狼顧”眼神的代表。具有“鷹視狼顧”眼神的人,反映的是內心獨特個性,簡述就是能審時度勢,能韜光養晦,能折能彎,能吃苦,而且有遠大誌向,為了遠大理想在行動上不會受“恩人”、“仇人”情感的約束。這些天生的特性,是無法在出生後的環境裏改變掉的,更不會在表現上自己能刻意掩蓋得住的。天生不具備的,也不會在環境影響下平白無故長出來。環境隻能改變基因表達的程度。如果習近平不能把曾慶紅這類“讓接班人當兒皇帝”的陰謀家送入監獄,那孫政才一旦有機會掌權,曾慶紅是絕對要被他送入監獄的。

滅掉曹魏江山的,不是被曹操殺死的比曹操聰明的楊修(哪怕楊修活下來),而是被曹丕看重的司馬懿家族。司馬父子有鷹視狼顧的基因。這種人天生的誌向遠大、有審時度勢韜光養晦百折不饒的精神,為了他們的遠大目標,不會計較“恩”與“仇”,而是根據未來的需要而定方針政策。

當薄熙來被雙規的時候,民運大佬胡平竟然判斷“薄熙來的仕途才剛剛開始”。他誤以為薄熙來就是當年三上三下的鄧小平。我當時就覺得胡平就一書呆子。這等毫無判斷力水平的書呆子竟然被海外民運們推崇,可想而知,海外民運根本就成不了氣候。在共產黨反腐運動中被打倒的人裏有可能東山再起的,孫政才是唯一有潛力者。但有潛力未必就能成,連潛力都沒有的,那就別做夢了,除非給他們轉基因,因為人的性格是天生的是由基因控製的。至於孫政才妻子在民生銀行當領導期間貪汙了多少財、孫政才在重慶有四個二奶並有N個私生子,這些都不是未來他不能東山再起的限製因子。別說在無官不貪人人腐敗的當今,就是毛澤東時代,鄧小平曾經兩次拋棄下屬官兵自己臨陣逃跑在戰爭年代那屬於死罪,照樣反複複出三次。

所以,鄧小平天生的性格決定了他的命運,而他的這些個性從他“鷹視狼顧”的眼神明顯地表現出來了。如果說毛澤東直接間接弄死了高崗劉少奇彭德懷林彪等無數不具“鷹視狼顧”特征的“中國的赫魯曉夫”們(毛澤東絕不會讓他們任何一人死在毛澤東後麵)而單單放過了具有“鷹視狼顧”特征的鄧小平讓他死在毛澤東後麵導致毛澤東一死人亡政息,那還可以原諒毛澤東,畢竟他沒有跟具有“鷹視狼顧”特征的這類人打交道的經驗教訓,而曾慶紅自己則不可原諒自己應以自殺謝罪追隨他的高官們,因為他不是放過而是提拔栽培了兩個具有“鷹視狼顧”特征的接班人:習近平孫政才。

看圖說話。

鷹視:

狼顧:

下麵的讀者自己去看。

x

別跟我說曾慶紅不懂命相學便可原諒自己,你畢竟聽說過“察言觀色”吧?在鄧小平習近平孫政才三人談話時,你稍微“察言觀色”便可看出他們與眾不同的地方便是眼神獨特,稍微一用腦子便可想到“鷹視狼顧”四字,也就清楚他們說出來的跟他們內心裏想的不是一回事。我以下的猜測合乎情理:習近平上台後很快就去了廣州跟胡春華麵談,在拿掉孫政才之前他也去了重慶,在與二人見麵時習近平必然發現二人的眼神乃天淵之別。習近平應該是親自去驗證他自己的判斷的,這不難,比如跟胡春華單獨談話時來一句:通過你的匯報,成績很突出,如果把你的經驗推廣到全國,你認為哪些地方需要修改?戰戰兢兢的胡春華聽後一定清楚這是試探自己是否有野心想接班管理全國,必然會當即表白:廣東省委隻不過是在落實您和中央的指示,不足的地方很多,如果說有點成績的話,那也是您的指示精神與廣東具體條件結合的結果,您的指示精神在全國有普遍真理的特征,但在廣東落實您的指示精神尊重“具體條件具體分析”所獲得的成績是否也適合其它地方,我沒有思考過。我雖然在西藏河北內蒙也幹過具體事務,但沒什麽成績,回顧一下,主要是我水平不行,在這裏也剛剛開始,如果有點收獲的話那隻是表明您的指示精神更容易落實、更貼地氣。

誠然,習近平在與孫政才單獨談話時也來這套的話,那孫政才更清楚如何拍馬屁,韜光養晦隱瞞自己本性的能力絕不會比胡春華差,然而,他的天性的鷹視狼顧眼神會令習近平後背冒涼氣。

那為何胡春華孫政才這倆政治局委員常常去北京開會習近平不在北京分別召見他們讓他們單獨匯報工作然後考驗他們,還要單獨去廣東和重慶?道理很簡單:如果在北京讓他倆匯報工作然後當即肯定他們的成績接著考驗他們對在全國推廣他們的經驗的反應,那他倆當然會明白那是“麵試”。去他們的地盤去考察,雖然他們也一樣戰戰兢兢,但看到了他們的成績後當麵點個頭讚揚幾句會令他倆誤以為習近平是真的去視察而非考察。當天晚上他倆當然都睡不著覺,反複琢磨習近平的態度是啥意思。第二天習近平再跟麵帶微笑地詢問這些經驗在全國推廣的話題時,他們心裏的緊張程度就有所緩解,畢竟習近平看到的是他們真實的政績。誠然,他們二人的從政經曆哪怕城府再淺也不會真的說出在全國推廣需要考慮哪些方麵雲雲,但他們二人(胡春華孫政才)的眼神之差異,習近平察言觀色絕對能看出來哪個更可怕,哪怕二人的智商、城府都差不多。

選擇兒皇帝當接班人這麽大的事,曾慶紅竟然自以為是蠢到跟豬有一拚的地步。一直有人關心習近平何時把江派的“軍師”曾慶紅抓起來。其實抓不抓他都沒什麽關係。曾慶紅隻不過是一次順水以後便乘風破浪的幸運兒,他是既沒有智慧又沒有基本的判斷力沐猴而冠的蠢貨,被江澤民抬舉到了軍師地位而已。袁世凱臨死前喊出的四個字是“楊度誤我”,他太高看楊度對時局的判斷能力了,臨死前明白了。江澤民臨死前不會至少不應該指責習近平而應該大罵“蠢曾誤我!”事實上,罵“蠢曾”的何止江澤民,周永康郭伯雄蘇榮薄熙來甚至所有被關入秦城的江派高官都會在入監獄後醒悟過來:曾經崇拜的“軍師‘其實是個蠢貨。就是因為他們沒有獨立判斷能力與思考能力,一看是江澤民都看上的人就誤以為那一定是諸葛亮級別的。

具有“鷹視狼顧”眼神特征的人(比如司馬懿鄧小平),遠比具有反骨的人(比如在諸葛亮眼裏的魏延、毛澤東眼裏的彭德懷)厲害多了。就算魏延真的有反骨,他還是在諸葛丞相麵前直言不諱地講出軍隊直接過子午穀直搗黃龍的妙計(不論魏延的軍事謀略能力在諸葛之上是否當真);就算毛澤東所說“彭德懷我問你,我死後你能不能不造反?”的言論判斷出彭德懷有反骨(事實上毛澤東講這話就是說給劉少奇聽的,讓劉少奇對彭德懷有恐懼感便不遺餘力地撕咬彭德懷),彭德懷還是把自己的想法講出來。而具有“鷹視狼顧”特性的人時刻擔心的是自己內心的想法被他人探知。

司馬防看到自己的這個兒子與眾不同,眼神表現出來的是“鷹視狼顧”,便起名“司馬懿”以避災禍。天生有鷹視狼顧特征的包括郭嘉,他爹給他一個“嘉”字也是避災。

鄧小平的老爹是大地主,有五個老婆,鄧小平也是小老婆生的。他小時候到底發生了什麽令他一生無法釋懷的事,他守口如瓶,別人無法得知。他從16歲離家,再也沒進過家門,哪怕他當家鄉的領導人。至死不回家鄉,一定有外人無法想象的幼年經曆。他老爹從他的眼神裏可以看出這孩子非等閑之輩,給他起的名字“鄧先聖”比孔子的至聖先師還厲害呢。孔子可能有後天的努力,而鄧小平生下來的眼神就讓他爹認為他是“先聖”。入學後讀四書五經的老師不同意這個名字,給他改成了“鄧先賢”。“先聖”在孔子之上,而“先賢”在孔子之下。兩千多年的文明史裏,孔子排第一,你委屈一下就在孔子之下排名第二吧。老師也看得出他的眼神非同尋常,雖然他身高到了成年才1.50米。改成“小平”的名字是他從法國、蘇聯留學回國後為了安全考慮,起了個吉利的筆名。那是1927年,趕上蔣介石突然對共產黨大開殺戒。保命最要緊,以前的名字“先聖”、“先賢”都不是他自己起的,隻有“小平”平平安安才是他自己此時想要的。

習仲勳在有長子前有差點被共產黨活埋的經曆,兒子出生後就給他起名習正寧(曾任海南省政法委書記),後來的兩個兒子都有平字(近平、遠平),就是擔心生命安全,希望孩子們能一生平安。相比之下,孫政才的父親肯定在兒子幼年時就看到了這孩子與眾不同的眼神、自幼就有駕馭他人的天賦,有政治家才能,而且是天生的,就給他起名孫政才。是搞政治的天才。

按理說,他爹在給他這類具有鷹視狼顧眼神和駕馭他人能力的人起名時名字裏應該有 “平”、“安”、“寧”、“懿”、“嘉”這類字,以躲災禍。功成名就,對這類人來說不是難事;而平安,才是他們要麵對的難題。這事當然不能怪孫政才的父親,責任在孫政才本人。比如鄧小平的父親和老師給他起的名字分別是“先聖”、“先賢”,他自己還是改成了“小平”。孫政才在上高中時就應該改名,把“政才”去掉。這兩個字放在一起會令人琢磨其中含義,尤其是看到他“鷹視狼顧”的眼神特征後。所以,孫政才在高中甚至初中時照了鏡子就應該發現自己的眼神與眾不同,也就應該把名字改掉。這名字就得讓習近平反複琢磨,何況他是最年輕的的兩個政治局委員之一,加上比習近平都明顯的“鷹視狼顧”眼神,更別說老婆貪財、自己好色了。就是碰上了曾慶紅這個沐猴而冠的蠢貨,換成別人,孫“政才”這名字加上天生的“鷹視狼顧”特征,被選為儲君地位是絕對不可能的。

別拿“人不可貌相”說事。通常大眾說的“人不可貌相”是指不能看他是否長得帥或醜陋,是否高大魁梧或矮小瘦弱,就判斷其是否有能力。比如,你不能根據鄧小平粟裕隻有1.50米的身高就判斷出他們沒有政治軍事天才。你不能根據王洪文長得帥就誤以為他有經天緯地之才。然而,明顯屬於“鷹視狼顧”的鄧小平習近平孫政才一類人,其忍耐執著、誌向遠大、韜光養晦的特征是天生的,其眼神是故意掩蓋也掩蓋不住的。

“政才”這名字從政的人很少有人敢這麽用。就連彭德懷,毛澤東多次以他的前用名“彭得華”指責他野心太大。其實,他在湖南軍官講武堂受訓時就改成彭德懷了。孫政才用“政才”的名字,是對中央其他高官的叫板、示威。林彪說他兒子林立果是“超天才”,立刻引來毛澤東弄死他一家人的惡果,尤其是喊了林立果是“超天才”後陳伯達在廬山會議上說毛澤東是“天才”。這不是公開挑戰毛澤東嗎?毛澤東當即不承認自己是天才,因為他承認了,那就等於被林立果超越了。林彪給兒子起名“立果“(=立國)也是找死。毛澤東建國,你兒子要立國,這不是讓毛澤東打天下是給你林家王朝做嫁衣嗎?還有,在帝王眼裏,這些類似的名字比如少奇(=少有的奇才)、彪(=彪悍)、龍(=真龍天子,除非在龍前邊加個“子”字,三國裏的“子龍”是忠君的),都是找死的。毛澤東身邊的汪東興(東可看成是毛澤東,東興=毛澤東興旺發達)、玉鳳(毛澤東自己說自己是賈寶玉。賈寶玉的鳳,這“玉鳳”諧音解釋起來可雅可俗),就憑這倆人的名字都會被裝了滿腦子古書的毛澤東認定是好征兆。汪東興在廬山會議期間公開巴結林彪、在鄧小平被開除黨內外一切職務之前背著毛澤東跟鄧小平聯係也沒事;張玉鳳罵毛澤東是狗,啥事沒有。毛澤東不敢動他倆這“喜門星”。而彭得華、劉少奇、林彪、賀龍,這些名字在掌握帝王之術的毛澤東眼裏就像肉裏的刺,想起來都痛苦,非拔掉不可。不弄死他們對不起他們的名字。何況孫政才不僅僅是名字讓老大受不了,他還有“鷹視狼顧”特征。要不是這名字礙事,憑“鷹視狼顧”的天賦,被打倒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可有這名字難度就大多了。鄧小平要是一直用“鄧先聖”,在中央蘇區時因為臨陣逃跑一事被揭穿,“先聖”就別想用美人計(把愛妻金維映送給李維漢)換回自己的命了。孫“政才”比叫孫“權”還糟糕。現在改名太晚了,否則隨便改都可以,隻要別叫孫文、孫武、孫權、孫堅、孫臏、孫大聖這類名字即可。當然,孫子也不行。

曆史上貶低有“鷹視狼顧”特征的人比如司馬懿袁世凱,靠的是篡改曆史。真實的司馬懿袁世凱都是正麵人物,隻是被儒家的忠君思想洗腦了的儒生顛倒黑白故意抹黑才成了反麵人物,把有遠大理想反汙成有野心(孫中山暗殺了陶成章宋教仁後栽贓到袁世凱頭上,而袁世凱絕不會做這類無恥齷齪之事;司馬懿更比他所處的時代幾乎所有的政治家軍事家都磊落正大光明得多。)。其實人的幾乎所有的個性在動物裏都能找到原型,有的人性格像狗(奴性),有的人性格像貓(高傲),有的人性格像驢(愚蠢),有的人性格像蜜蜂(極具邏輯推理能力),有的人性格像蒼蠅(毫無邏輯推理能力,數學考試總是得零分,但有逃跑活命特長,被稱為“不按常理出牌”的神人),以此類推。西方的文化剛好相反,絕不會貶低鷹狼這等強者,美國人還把鷹作為美國民族的象征呢。

有人說習近平想當第二個毛澤東,這是典型的信口開河。如果用基因理論來論述,鄧小平習近平孫政才具有鷹狼強者的基因片段,而毛澤東則有蒼蠅的基因片段。毫無邏輯推理能力的蒼蠅有在遭到圍追堵截時成功逃跑的天賦(地球上任何動物在這一點上都甘拜下風),絕無邏輯推理能力強大的蜜蜂建造蜂窩的本領。讓毛澤東搞建設,就如同讓蒼蠅建蜂窩,一定是胡亂治國,沒把6億人全部餓死是因為還有其他人(比如被毛澤東批判的“小腳女人”負責國民經濟的周恩來和負責農村工作的鄧子恢)軟磨硬抗不那麽徹底執行他的指示導致的。

綜上所述,天生的貌相自己無法主宰,但自己的名字是可以自己主宰的。比如土豪郭文貴,土老帽非要用高雅的名字,這不找麻煩嗎?凡是取名字玩高雅的,其實是俗。怕就怕“明雅實俗”。叫郭蓋多氣派啊。晁蓋、黃蓋,都比不上郭蓋更有氣勢。無論如何,就郭文貴這名字,我對他的前景都不看好。要是叫郭蓋,真的能把老王鎮住呢。你再熱火朝天、再熱血沸騰,你隻要是吃鍋裏的飯,老子我把飯蓋上你就得拿著空碗找我討吃的,你敢得罪我?郭蓋是“明俗實雅”。類似的還有毛澤東時代的中央委員王白旦。王白旦有王八蛋俗的一麵,但它屬於“明俗實雅”。白=天下大白,旦=剛剛開始。倒是提議周恩來給王白旦施壓要他改名的家夥們才是俗不可耐。他們認為王八蛋當中央委員聽起來不好聽,搞不懂“白旦”的光明之意。

講一個故事。前年我與三十多年未見麵的老朋友再次重逢,他跟我提起了他兒子,這也是我想知道的。因為那時他兒子不喜歡自己的名字---柳一雄,他就找我,問問我給他兒子改成啥名字比較好,他說他兒子太內向,沒有響亮的名字以後找對象都難,才給他起名“一雄”。可兒子上學後就開始抱怨,不喜歡這名字。我當即告訴他就叫柳下惠。他聽後一笑了之。具體後來改成什麽名字,我沒打聽。三十多年過去了再見麵,快四十歲的兒子真的還沒接觸過女性,他兩口子就著急了。我跟他說,這正是我當初的用意:名字叫柳下惠,那得多少美女要主動投懷送抱試試男人不亂的感受啊。就連範冰冰許晴章子怡這類美人都要主動去坐在他懷裏看看男人不亂是怎樣的感覺,畢竟這樣的男人她們沒碰到過,物以稀為貴。再說了,這樣的男人最令女人放心,有安全感。無數女人投懷送抱,就算不能成為伉儷,那有過無數下凡天女坐在懷中的經曆,哪怕都是“不亂”,也羨煞眾男人啊。而且人多少都有不服輸的特點,你越不亂,她就越要扭動蠻腰讓你亂,這叫“挑戰情結”。等哪天被某美女坐懷後給扭“亂了”,結婚前立刻改名成柳上惠不就行了?他說我是在開玩笑,我告訴他我真的不是。

同理,孫政才要是當初起名“孫無才”,我保證他就是進了秦城也能東山再起,有八個情婦N+1個私生子都沒事。

(不懂麵相的,那就見後一笑。本文題目就是“調侃”。所有圖片都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