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紐約時報》也發表署名文章“檢討大學錄取製度” (Rethinking College Admissions),提到現行錄取體製弊端很大,導致學生卷入瘋狂競爭的狀態,忽略了很多低收入家庭孩子的潛質。
文章提到哈佛大學進行的一項中學生調查“Making Caring Common”(普及關心他人),“該報告建議,應更少強調標準考試分數,因為分數和家庭收入緊密相關”(The report recommend less emphasis on standardized test scores,which largely correlate relate with family income)。
目前,長春藤盟校(IVY League School)、其他私立名校的亞裔生錄取率超過20%,加州大學(UC)的亞裔生比例更高達36%。亞裔生的主要優勢在於“硬指標”:學習成績好、SAT考分高、AP選課多、學術競賽常勝軍等。如果將錄取新生的重點“扭轉”到“軟指標”,例如,家庭低收入、個人打工補貼家用、小區服務好等,這些可能是其他少數族裔的強項。
你錯了。首先,我中學、大學的undergrad、grad school都在美國讀的,對美國的教育製度的認知不比誰差。你的認知倒有些像大陸的那套看法。我讀的非liberal arts的大學,隻是公立大,但老師們在第一天就反複強調“college is not the place for job training! " 而是提升個人素質的教育。
To me, this is a good chance. my kids are young and I want them to be well-rounded individuals and still be able to go to top university and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with this change, my kids' time can be spent on non-academic development. Not everyone needs to be a scientist on cutting edge technology.
同時,《紐約時報》也發表署名文章“檢討大學錄取製度” (Rethinking College Admissions),提到現行錄取體製弊端很大,導致學生卷入瘋狂競爭的狀態,忽略了很多低收入家庭孩子的潛質。
文章提到哈佛大學進行的一項中學生調查“Making Caring Common”(普及關心他人),“該報告建議,應更少強調標準考試分數,因為分數和家庭收入緊密相關”(The report recommend less emphasis on standardized test scores,which largely correlate relate with family income)。
目前,長春藤盟校(IVY League School)、其他私立名校的亞裔生錄取率超過20%,加州大學(UC)的亞裔生比例更高達36%。亞裔生的主要優勢在於“硬指標”:學習成績好、SAT考分高、AP選課多、學術競賽常勝軍等。如果將錄取新生的重點“扭轉”到“軟指標”,例如,家庭低收入、個人打工補貼家用、小區服務好等,這些可能是其他少數族裔的強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