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EGI//ETNI

TNEGI//ETNI 名博

答水泡泡:陳立功是誰教出來的?

TNEGI//ETNI (2010-10-01 13:17:18) 評論 (4)


原文與相關討論在此: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Statistics/31247245.html

發信人
: TNEGIETNI (lovewisdom), 信區: Statistics
    : 答水泡泡:陳立功是誰教出來的?(Updated @ Oct.6 2010
發信站: BBS 未名空間站 (Wed Sep 29 09:37:47 2010, 美東)

 (注:文中所有 [     ] 中的內容是寫作和修改日期以及原始段落順序號。)

        [Sep. 29/P.1 (P. = paragraphy)] 網名叫waterpaopao(水泡泡)的在本版很輕視地問我是誰教出來的。讓我告訴他/她以及這裏所有的人。

        [Sep. 29/P.2] 我的老師有很多。

        [Sep. 29/P.2 - Oct. 6] 統計學是我本科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那時教我統計學的老師有好幾個,他們是同濟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原衛生統計與社會醫學教研室的老師們,其中有周有尚教授、梁浩材教授、餘鬆林教授、劉筱嫻教授、董時富教授、王增珍教授等以及其它幾位年輕的講師。他們全都畢業於早期的中南同濟醫學院的衛生係和中期的武漢醫學院衛生係以及晚期的同濟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我認為他們對統計學的理解絕對不比任何一個美國大學的統計學教授差!其中的餘鬆林教授成為了我後來讀碩士時的導師。餘教授在國內的前輩中是很有名望的。他在二十世紀80年代早期就通過自己的艱苦努力爭取到了公派來美並在NIHNCI機構裏從事醫學統計學的研究和應用。在中國剛剛開始麵向世界開放並依然處於非常困難的時期,他借用衛生統計這個領域不遺餘力地引入國外先進的分析方法,由此贏得了國內同行的高度尊敬。我也一直非常敬重他,他教給我的東西使我終身受益匪淺。當然,這些老師隻教了我最基本的東西,但對於我初入統計學卻極其重要。令我感到榮幸的是,我以及我的太太陳詠梅女士最終也都成了其中的一員,我們倆在那裏服務了大約11年。

        [Sep. 29/P.3 - Oct. 7] 我在統計學領域的其他老師,應該是培根、阿亨瓦爾、佩第、格朗特、凱特勒、高爾頓、皮爾遜、戈塞特和費舍爾以及尼曼等(這僅是我自己妄稱的,沒人會承認),這些人是統計學史上的頂級人物。他們中的每一個都開創了一個時代,並最終奠定了現有的完整的統計思維的邏輯體係,其後的一切方法論的發展均(應)遵循這個邏輯係統。
   
[Sep. 9/P.3 - Oct. 6] 請允許我將哲學家培根單獨列在這裏,因為他是統計學家真真的鼻祖。不僅如此,由於統計學在現代乃至未來科學研究領域中的通用方法論地位,他也因此而應該被尊稱為現代乃至未來科學之父。他理應享有上述這兩個尊號。[Oct. 6] 根據羅素對其哲學體係的簡單綜述,培根在認識論領域中的哲學觀點是,我們應當把所考察的、共有一定性質的東西全都列出來,不僅如此,還要把缺乏這種性質的東西以及雖有這種性質但程度不同的東西也列出來,從而有希望發現這種性質的特點;如果這種列表法確能完全徹底,我們就必然達到了探索的終點;在實踐中我們還必須滿足於一張部分性的列表,然後據此大膽猜測。這就是從大量的同類個別事實中抽象出一般結論的歸納推理方法。這就是培根認為的科學發現的新工具,它唯一而簡單地依賴分類法,以為隻要通過在大量觀察基礎上的充分精細化,就能為每樣東西在分類架上找到一個確定的適當位置。培根的哲學思想促成了大不列顛經驗主義哲學體係的誕生,激發了達爾文遵從這一簡單的哲學思想開始自己周遊世界並進行地球生態係統考察的興趣和行動,並因此而提出了自己著名的生物進化論,而達爾文的進化論直接導致了高爾頓提出相關和回歸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原始算法,而這一算法經過皮爾遜的改進後得以定型至今。由此可見,經驗主義哲學家們在大不列顛領土上的哲學探索對於後來的統計學研究產生了直接且重大的影響。這就是為什麽統計學領域的早期開創者幾乎都誕生於大不列顛領土上的真真原因。僅僅培根最原始的思想就足以被認為是後來一切統計方法學的最原始的邏輯算法。

        [Sep. 29/P.6 - Oct. 3] 如果大家允許的話,我也願意把陳希孺和嚴士健列為我的老師。原因是,1998年三月底的某一天,我在武漢大學數學係聆聽過陳院士根據Peter J. Huber1997年在中國科學院數理統計研究所作的關於統計學的曆史、現狀和未來的演講所作的演講,基本上是Dr. Huber的演講的中文轉述。我在他講完後請求上台講了自己的新思想。事後我們還進行了一場兩人間大約10分鍾的對話和討論。他沒有反對我的新思想,而是鼓勵我好好地做下去。由於他的演講是基於Dr. Huber的演講,所以,我更願意以Dr. Huber為師。
    
Dr. Huber在其演講中引述了一個我當時沒能記住直到兩個月前才查到的名叫Tukey的人於60年代發表的一部長篇大論(當時也沒能記住文章的標題和期刊名稱),題目是“The Future of Data Analysis”。這篇文章被認為是後來的Data Mining的精神先導。我是直到大約兩個月前才找到這篇文章的,從而得知他在這篇劃時代的文章裏已經警告了在統計學中要慎用最優化。然而,遺憾的是,他沒能從數學上嚴格地論證為何要如此。現在,我認為我已經完成了這個工作,或是為這個命題的論證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或者,至少是提出了一條可行的論證思路。
    
Dr. Huber在他的演講中說道,數學家們很瞧不起統計學家們,認為他們不過是把數學家搞出來的理論找個實際例子檢驗一下而已;而很多數學背景出生的統計學家則習慣於按照確定性數學的思維模式來解決非確定性領域的問題,從而犯下了一些嚴重的錯誤,導致了很多思想上和方法上的混亂。他說,事實上,在非確定性領域,很多事情我們是無法搞確定的。他還說,很多人在統計學中搞出了一些新奇複雜而又難懂的算法,可是被普遍使用的還是那些簡單易懂的經典算法。他並就上述現象表達了個人對統計學以及數學的未來的深深的憂慮。他希望能有一股來自數學以外的力量來推動整個體係的發展,因為他知道,單純從數學內部是無法看到前途的,因為我們不可能推翻現有的數學公理體係而重建一個新的。我由此發現,Dr. Huber是我們這個時代統計學領域裏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而Dr. Tukey則早在大約半個世紀前就將他的腳步踏入了我們這個時代。陳院士的這個演講,特別是其中Dr. Huber的思想對我產生了無法估量的影響。[Oct. 8] 正是這個演講於當天下午啟動了一個發生在我腦海裏的長達六天六夜幾乎無眠的關於統計學本身和分段回歸的哲學基礎以及其它幾個問題的深度思考,而思考的結果是在很多方麵實現了觀念上的決定性突破,並因此才有了後來的這些東西。
    
[Sep. 29/P. 6] 我之所以依然希望做陳院士的學生,是因為整整13年前(199711月)開始思考分段回歸方法論時,我讀了他的《數理統計學引論》中的前六頁,從而得知卡方分布的廣義定義。這個定義使我明白了如何構造一個理論卡方分布,從而為檢驗分段模型與全域模型之間的差異顯著性找到了可靠的概率推斷基礎。
    
[Sep. 29/P.7 - Oct. 3] 也是在大約13年前的那段時間裏,我還試著讀了嚴士健等人寫的《概率論基礎》,不過,僅讀了前一百頁,至今也沒讀完。盡管如此,我還是從中知道了概率論中的幾個基礎概念。這些為數不多的幾個基本概念成為後來幫助我思考我的方法論乃至最終思考整個統計學的理論基礎時最為重要的概念。由於它們是被偉大的俄國數學家柯爾莫戈洛夫發現和定義的,因此,我更願意在此把柯爾莫戈洛夫尊稱為我的老師。然而,我不知道他是否願意接受我作為他的學生之一,因為我至今也沒有完全讀懂他偉大的思想和傑出的理論,而且我還涉嫌試圖修正甚至篡改他的理論。這些修正或篡改在嚴謹的概率論專家看來應該是錯誤的,而在我看來是必要的和正確的。因此,它們可能錯誤,但也有可能正確或部分正確。

        [Oct. 4 - 5] 由於我的研究領域是分段回歸(piecewise regression or segmented regression),最近的幾年裏接觸到了這個領域中的一些開路先鋒。他們在統計學的理論基礎還不夠堅實的情況下,以自己卓越的智慧、深刻的哲學思考和嚴謹的數學技能提出了一整套解決方案。他們是
       
Quandt, R. E. (1958)
              Sprent, P. (1961)
              Robison, D. E. (1964)
              Hudson, D. J. (1966)
              Hinkley, D. V. (1969, 1971)
              McGee, V.E. (1970)
              Bacon, D. W. and Watts/>, D. G. (1971)
              Feder, P. I. (1975)
              Cleveland, WS. (1979, 1988, 1991)
以及    Bradley Efron (1979)
我之所以把Dr. Efron列在這裏,是由於他提出的Bootstrap作為一個通用解決方案為分段回歸分析中估計臨界點的可信區間提供了一個可行、較之前更好但又不是最好的手段。我從他們中的每一個人身上學到了整個方法論中需要解決的問題,並因此而提出了自己的完整的分析邏輯。沒有他們的開創性研究,我將不可能找到這個新的分析邏輯。他們的目光是銳利的,因為他們看到了這個領域需要解決的全部問題;他們的思想是偉大的,因為他們在困難的環境裏為此付出了艱巨的努力;他們的遺產是輝煌的,因為它們幫助成就了這個領域中嶄新的方法論。沒有他們的艱難探索,我們至今可能依然不得不繼續在黑暗中苦苦掙紮。他們值得我高度敬仰,因為發現問題遠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我不過是為被他們發現的問題找到了一個可行的、更加符合統計學的邏輯係統因而也就是更好的但也有可能依然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案。因此,我願意說我是他們的學生。

        [Oct. 4] 由於我試圖提出的解決方案引入了隨機權重測量,所以,我試圖找到在這個領域作出過開創性工作的先輩們。然而,我暫時失敗了。我隻能從一篇發表於1824年的關於天文學觀察的文章裏發現在那之前就已經有人在使用加權均數了。加權統計量是統計學曆史上一個偉大的發現。它在我們對世界的認識中引入了可變重要性的概念,從而使得基於此上的估計更加穩定和可靠。看來,我暫時隻能以此無名氏為師。

   
[Sep. 29/P.4 - Oct. 3] 我的另外的老師就完全不是搞統計的。一個是高中哲學老師彭本智;一個是大學哲學老師和西方古典音樂的啟蒙人袁建國以及研究生課程中的科學哲學老師王健。同濟醫科大學社科部著名的哲學老師王智平先生(筆名王蛇。這個筆名源於聖經創世紀,意思是願做一個啟迪智慧的人。他在同濟多年的實踐活動表明他當之無愧)以及中國當代著名的曆史學者、社會批判家和政治異見人士陳敏先生(筆名笑蜀。20002001年間曾被中共宣傳部長丁關根點名被關注。2007年二月曾應美國國務院主管東亞事務的部門邀請來美國訪問遊曆了一個月)也都可以算進來。盡管這兩位沒給我上過課,但我們曾有過很多次機會在一起討論哲學以及其它問題,我從他們兩位那裏收獲很多。同濟醫科大學擁有過這四位同時代傑出的青年教師是其曆史上的福分和榮耀。他們四位思想深邃而開放,見解精辟,對學生平易近人,樂於交流。他們的身體力行向我傳遞了一個簡單的信息:什麽是以及如何獨立思考。
    
[Sep. 29/P.4 - Oct.5] 另外就是羅素以及他所尊崇的同僚們。這些人都是人類史上的頂級人物(注明一下,這個群體裏沒有中國人),其中的亞裏士多德、培根和黑格爾以及他的後繼人之一的馬克思是對幫助我完成這個研究起了最大作用的四個哲學天才,因為他們為我製定了一整套邏輯思維的方法,包括演繹法、歸納法和辯證法。這三大方法是人類一切知識的邏輯來源。它們對於完整準確地理解隨機世界以及統計學中包括三分回歸法在內的全部方法缺一不可,尤其是辯證法,它是三分法的直接邏輯來源。沒有上述三個方法,我將與一頭豬相比沒有差別;而若缺少其中的任何一個,我都不可能完成這個工作。然而,我遍尋《數學大百科辭典》,卻無處發現辯證法的蹤影!是的,數學不需要它,因為前者是以確定性為導向的學科;而後者卻教導人們要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要以發展的眼光看世界以及要用普遍聯係的假設來思考,而這很可能會破壞數學的嚴謹性。例如,當我們站在總體的角度看樣本,會說樣本是關於總體的一個最小測量,一個樣本統計量是關於相應總體參數的一個隨機的點測量;但若站在樣本的角度,我們就會發現,它是關於總體的一個最大測量,而樣本統計量對於一個給定的樣本本身來說是一個常量。這兩種根本對立的認識會使人們感到無所適從,因為它們會使得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具有某種不確定性。而這恰恰是數學竭力要避免的。然而,不幸的是,上述兩種對立的認知結果都是事實!因為我們所麵對的是隨機而非確定性的世界,而統計學要做的就是要幫助人們認識隨機世界而非確定性世界。因此,麵對隨機世界,我們需要辯證法。隻有這樣才不會引起誤會和混淆。由於西方社會特別是學術界對黑格爾尤其是馬克思的偏見,辯證法長期以來處於被輕視、誤解和遺忘的境地。這是一個悲劇!

        [Sep. 29/P.5 - Oct. 5] 還有就是貝多芬和其同僚們。這些人個個都是超人(注明一下,這個群體裏也沒有中國人)。他們享受到了神(我實在無法找到另一個更恰當的詞來代替這個詞)的恩典,說的是神的語言。人間僅極少數的人能聽懂他們的思想。他們的音樂裏充滿了無法用文字語言準確表達的內涵、豐富多彩的動機、千變萬化的遞進、無窮無盡的變異、無法預見的結局、完美和諧的秩序以及震撼心靈的力量。它們是比一切哲學、一切智慧更高的啟示。盡管我聆聽他們的語言已經大約26年了,但我依然不能說我聽懂了他們的語言。不過,我可以說的是,我在聽,且常聽並試圖聽懂他們的思維方式、邏輯法則以及他們的思想。在這群人中,對我影響最大、幫助最多的是貝多芬、柴科夫斯基和拉赫馬尼諾夫。他們以及其他幾位音樂家的音樂幫助我在那個思考分段回歸問題時幾乎無眠的六天六夜裏戰勝了極度的艱難、痛苦、恐懼和瘋狂,並帶給我不可計數的靈感,從而幫助我戰勝了自我,超越了時代。沒有他們的音樂,我將喪失理性,且不複存在!
   
由於我的研究與聆聽西方古典音樂有著極大的關聯,我在同濟醫科大學學習和工作期間所加入的同濟愛樂小組的所有老師和同學們也因此而成為了我的所有老師中的一個獨特的群體。由於這個音樂欣賞活動是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婦在抗戰時期於同濟教學期間倡導並親自身體力行的,他們是這個小組的首創者,並因此而享有特殊的地位。中國著名的麻醉學家金士翱教授和其夫人、免疫學家畢愛華教授、微生物學家張訓桓教授、同濟電教科的美工畫家溫少曼老師、藥理教研室的吳立老師以及與我一道從學生時代就參加的嶽絢和黃敏同學等是其中的長期骨幹成員。在這個群體中,大家相互學習和幫助,使我得以長期沐浴在這個美好的藝術王國裏,並因此培養了自己良好的思維習慣。特別是那幾位年長的老教授們,他們的身上體現出了老同濟人做學問和做人的極高素養。與他們的這種近距離接觸使我終身受益無窮。記得金士翱教授有一句名言:要想考我的博士的人,第一要考我的音樂博士,第二要考我的酒博士,隻有過了這兩道關,才能考我的第三個博士:麻醉學。真真是大透大徹,豪氣非凡!

        [Oct. 6] 我的父親和母親也應該享有作為我的老師的稱謂,因為他們在我成長的道路上教給了我很多東西,其中,最重要的是作為一個人所應該擁有的獨立精神和個人尊嚴。尤其是我的父親,在他的個人命運處於極其艱難的時期裏,在我臨上學前的兩天將我原本按照家族輩分取的名字改成了現名,這成為他對我的期望的標誌,也成為我日後立誌有所作為的一股內在的永恒動力。

        [Oct. 6] 除此之外,我的父親在其完全退休前身為洪湖二中文科班的曆任班主任,明知我的文科成績非常出眾而在數學基礎教育方麵存在嚴重的缺失,卻在我高中階段的文理科選擇上以及大學學校和專業選擇上兩次獨斷專行,從而最終迫使我走入了醫學和統計學領域,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這個專業領域並非他的初衷,而是某種不可抗拒的命運的安排。如果沒有1989年的事件,或者這個事件於當年的八、九月之後發生,那麽,我將確定無疑地於當年九月以總分第一的成績進入清華大學讀一個為期兩年的法學第二學位課程班,從而有可能走上沒有個人前途的仕途,因為我的個性和政治追求在中國的社會環境裏將注定我要麽以放棄個人的獨立和尊嚴而屈身體製的約束;要麽成為一個時代的反叛者。而按照我的個性和政治追求,成為後者的可能性將遠遠大於前者。然而,89事件的發生以及後來同濟醫科大學黨委就此事件中我的表現對我的入學政審鑒定使我與清華大學失之交臂。盡管我被告知可以選擇上浙江大學或華中師範大學的相應學位班,但我選擇了放棄,並且沒有過任何遺憾。於是,我後來才有了機會接觸到統計學這門體現著人類認識世界的最高智慧的學科。就是這麽一段不起眼的、對未來沒有任何可預見的成份和作用的個人經曆徹底地改變了一個人的曆史。它很可能為中國減少了一個嚴肅的批判者,卻為這門學科帶來了一個富有創見的認識和嶄新的方法論。由此可見,那個不可抗拒的命運決定了並將繼續決定著我的整個人生,是它塑造了我,而我卻隻能被迫如此。

        [Sep. 29/P.8] 最後,如果把我自己也算上一個的話,也說得過去,因為我常常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什麽是正確的東西。“從錯誤中學習什麽是正確的”這個真諦是我在進入大學後從一個樂盲的水平開始自學小提琴的幾年中感悟出來的。是的,學琴時,我常常犯錯誤,但總是細心地觀察自己的錯誤是如何造成的,一旦找到了原因,就堅決地做出糾正。直到現在,我也依然在繼續觀察並糾正自己,盡一切努力使自己做到盡可能完美。

        [Sep. 29/P.9] 沒有上麵提到的全部老師,我將一事無成。

        [Oct. 3] 我不為名、不逐利,因為名利於我如浮雲。我靠我微薄的工資與家人一道享受自由的生活,我以我獨特的價值觀評判世界並與所有人分享結果。我隻追求唯一的東西:全部的真理=[全部的真真理 + 全部的真謬誤=(謬誤 + 假真理)],因為我是一個統計學家,肩負著認識未知世界,包括統計學本身的使命。([Oct. 8] 我不在乎我的文章是否被發表,也不在乎人們是否認可或接受它。我隻在乎我是否盡了自己的全部能力完成了一個應該和可以完成的工作,我隻在乎我是否挑戰了自我的極限並是否打破了這個極限。現在,我可以自豪地說,是的,我完成了那個工作,我挑戰並打破了自己的極限。因此,我絕對不會因為受到輕視而變得瘋狂。我的生命遠比這個(即是否被認可)重要得多。) 我隻希望向外界展示我對世界的認識。我有權這樣做,因為,任何新的認識、新的思想、新的發現和新的……都意味著人類新的機會、新的希望和新的未來。從認知主體的角度來看,對於一個未知世界的認識即使發生錯誤也遠比對它沒有任何認識要重要且偉大得多,因此,即使我的認識是一個錯誤,也是有益的,因為它會幫助人們避開這條錯誤的道路而不是有可能會被後來人徒勞地重複。對於我來說,真理和/或謬誤已經被發現,我的使命也已完成。人們是否接受和認可,那是他們的事情,與我無關。人們可以繼續擁抱真謬誤而拒絕真真理,也可以丟棄真謬誤而重拾真真理。那是他們的自由。我隻陳述我的結論。如果人們對此有惑,我願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作出解釋。

        [Oct. 4 - 5] 我說出的話已經在那裏,這裏當然也是其中的一部分,曆史因此而記住了它,從而沒有人敢於忽視它。它將向芒刺一樣紮在肆意詆毀它的人的背上,它會成為一個未知的存在橫亙在無法發現它的人們前進的道路上,但它也會像一堆被埋沒的真金一樣被富有探索精神的勇敢者所發掘,從而助他們登上更高的峰頂。

        [Oct. 4 - 5] 正如偉大的Fisher在半個多世紀前就指出的那樣,統計學是一門認識世界的通用方法論。這明確地、且唯一正確地闡明了統計學的學科屬性!它原本是屬於哲學認識論的範疇,不過是在特定的方麵采用了數學的形式而已。任何一個統計方法起源於一個簡單的分析邏輯,而這個分析邏輯在形成之時是沒有任何具體的數學計算形式的。隻有當我們將數學函數、統計函數以及其它一切可用的手段按照分析邏輯組織成為一個整體時,方法論才能得以誕生。因此,如果分析邏輯發生錯誤,則方法論必然發生錯誤,並由此導致重大的悲劇,因為我們對世界的認識是依據我們所擁有的方法論。因此,一旦方法論發生錯誤,將必然導致結論出錯,從而最終將我們引向歧途。一個良好的數學頭腦若沒有哲學來武裝,那麽,它將很容易在分析邏輯上犯錯誤;而一個訓練有素的哲學頭腦若沒有數學來武裝,那麽,它在統計學裏將一事無成。由此可知,統計學是人類通向未來的嶄新的哲學!這門新哲學形成的最高標誌就是一個以Student為筆名的人,借用一個在統計學中被稱為t-test的方法論實現了人類認識世界的(邏輯係統的革命性突破, commented by Fisher)。這是人類科學史上最偉大的發現,它導致了人類史上最偉大的精神革命和哲學革命。他的名字不應該被埋沒。他,就是英國一個小釀酒廠的配料員兼小會計,名叫戈塞特!這是科學史上的一個奇跡(This is a miracle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Oct. 4] 讓統計學的歸統計學,讓數學的歸數學!它們當各司其職。

        [Oct. 4] 流言與蜚語屬於出口者,那是出口它們的人做人的象征。

        [Oct. 5 - 6 - 7] 順便說一句,本人關於自己提出的統計學理論和方法以及相關的個人經曆的全部公開言論是寫給0.x1x2x3...1%的人看的,而非供99.y1y2y3...9% [where each of (x1, x2, x3, y1, y2, y3) = 0,1,2,...9, and 0.x1x2x3...1% + 99.y1y2y3...9% = 1] 的人消遣的。由於它對於統計學本身的重要性,已經大大超出了作為我個人的隱私必須或可以隱忍的程度,因此,我才決定將它們公布於眾。我相信,我對我涉足的全部問題的獨立認識可能不是完全正確,但也絕對不可能完全錯誤;它們中的每一句話可能不都是嶄新的認識,但也絕對不全是陳詞濫調。因此,即使是隻有除了我之外的一個人能從其中的哪怕是一個簡單的觀點受益,我也就心滿意足了。畢竟,我隻是一個普通的人,我的目光所及以及我的學識、能力和生命過程都極其有限,因此,如果我能夠發現哪怕是僅有的一條真理性認識就足以自豪。請每一個人自己決定自己對它的態度。你的抉擇如何與我無關。

        [Oct. 8]
盡管人人都會有煩惱甚至痛苦,但生活是實在且應該積極的,不過,我似乎不得不永遠地活在自己的夢中,因為我的命運早就被注定了——原來我是一個雙魚人。這是直到今年二月我才被告知的。在此之前,我的同學、朋友和同事都說,陳立功是個好做夢的人,而我的幾個網絡名稱也竟然不約而同地與有關,例如:Because of dream, life is beautiful, 隨機與夢想,等。難道這真的是巧合嗎?我不竟為此反複問過自己好幾次,而答案卻始終難尋難證。Anyway, 但願夢想成真,也願每個人擁有並實現自己的夢想,因為,一旦人類失去了夢想,人類本身乃至整個宇宙世界的後果將不堪設想;一個人若沒有了夢想,他/她的生命也將失去光亮;而一個人若到了像我這樣的年齡還能保持和擁有夢想,那麽,我隻能說,那是一個奇跡。是的,那確實是一個奇跡。因此,我將永遠不會放棄自己的夢想,因為那是執著的源泉。

        [Oct. 6] 最後,請waterpaopao(水泡泡)接受我最衷心的感謝。沒有你的那個提問,我不會整這麽個東西出來,從而也就不會有更多的人能夠由此了解我究竟幹了什麽,怎麽幹的。我無意與任何人結怨,也不會對任何人的任何話語留下任何不愉快。我是開放的、友善的且樂於助人,正如我以前的同學和同事對我的評價那樣:如果整個世界都像陳立功那樣簡單該多好啊。
    是的,我願我的一生是普普通通簡簡單單的。就是這樣。

        [Oct. 6] 以下是Wikipedia上關於piecewise regression analysis的簡單介紹和我的文章在JSM 2009proceedings中的link,這個link也被銜接在wiki詞條中的External Link:
        http://en.wikipedia.org/wiki/Piecewise_regression_analysis
        http://www.meetingproceedings.us/2009/jsm/contents/papers/303243.pdf
其中,wiki詞條仍然在寫作中,可能會經常被更新,歡迎前往瀏覽、討論和批判。謝謝!

(注:本文起始於
Sep. 29, 2010;完成於Oct. 8, 2010,曆經多次修改)

--
思想出自心靈,又複歸心靈。
(Thoughts come from mind then return to mind.)

修改:·TNEGIETNI Oct  8 11:55:12 2010 修改本文·[FROM: 151.200.]
來源:·WWW 未名空間站 海外: mitbbs.com 中國: mitbbs.cn·[FROM: 69.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