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大喜大悲 美國人大起大落 全球人大捧大批(圖)

浪寬 (2009-10-09 11:57:21) 評論 (36)

奧巴馬大喜大悲 美國人大起大落 全球人大捧大批(圖) 

奧巴馬出乎意料地拿到了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讓他再次成為全球人注視的中心, 也讓很多美國人揚眉吐氣:我們不僅拿到大多數醫學獎、物理獎、化學獎,我們也能拿到和平獎。



就在一星期前,美國人和奧巴馬還因為芝加哥在申請
2016奧運會中慘敗而沮喪不已。尤其是奧巴馬,因為沒能為家鄉父老和本國人掙臉而受到不少批評和嘲笑。有人感歎,奧巴馬的風光不再,有人驚呼,奧巴馬的狗屁“魅力”成了芝加哥的阻力。一夜間,奧巴馬在世界人民心中成了一個小癟三,什麽都不是了。美國的保守派也借題發揮,幸災樂禍,攻擊奧巴馬討好人家,企圖當“世界總統”,到頭來還是雞飛蛋打,丟了美國人的臉。
 

其實,芝加哥落選2016奧運,不是奧巴馬的錯。用句調侃的話說,不是奧巴馬、芝加哥太差了,而是敵人太狡猾了。三個弱小的對手聯合作戰,把老大拉下馬,在世界曆史上屢見不鮮,中國2000年輸給悉尼也和這差不多。何況裏熱熱內盧打的“南美第一次”的“突破牌”也非常有效。 



奧巴馬在柏林



現在,奧巴馬不費吹灰之力就一舉贏得諾貝爾和平獎,讓支持他的人大喜過望,讓反對他的人破口大罵。第一次看到美國和西方也對諾獎評審委員會大加譏諷。想當初,達賴獲獎引來多少中國人的罵聲。現在,奧巴馬獲獎又引來西方社會,尤其是部分美國人的謾罵。看來諾獎評審委員對和平獎的頒發就是要“語不驚人死不休”。
 


奧巴馬該不該獲獎?這個問題見仁見智。連奧巴馬自己也說,他對自己獲獎一事表示“慚愧”、“惶恐”,把獲獎看作是一種召喚。官方的說辭是這樣的:“挪威諾貝爾委員會決定將 2009年諾貝爾和平獎授予奧巴馬總統,因為他為加強世界外交和世界人民合作做出了非凡的努力。諾貝爾委員會尤其強調他的無核世界理念和他為此所做的工作。” “作為總統,奧巴馬在國際政治中創造了一種新氣象。多邊外交又重獲中心地位,強調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的作用。對話和談判成為解決哪怕是最複雜國際衝突的首選手段。無核世界的觀念有力地促進了裁軍和軍控談判。感謝奧巴馬的倡議,美國如今正在為應對世界麵臨的氣候變化巨大挑戰發揮建設性作用。民主和人權得到加強。” “很少有人能像奧巴馬這樣引起全世界關注,讓人們期望更美好的未來。他的外交理念根植於這樣一種觀念,即世界領導者必須按照世界大多數人口的價值觀和看法去開展外交行動。” 108年來,挪威諾貝爾委員會一直致力於推進這樣一種國際政治和國際政治理念,而如今奧巴馬是首席發言人。諾貝爾委員會讚許奧巴馬的呼籲,‘如今我們每個人擔負起自己的責任去應對全球挑戰了’。”
 




支持的人認為,奧巴馬雖然在總統寶座上隻有8
個來月的時間,但從他競選之日開始,他就已經向世人宣示了致力於多邊合作,以外交談判代替武力的理念。與南美左派的和解,與穆斯林的和解,與北韓的互動,與歐洲民眾的互動,從伊拉克撤軍,取消在波蘭部署反導彈係統,從G7發展到G20,都自始至終貫徹著他的理想。正因如此,他在國內飽受保守派、鷹派的批評。布什的8年讓美國人在世界人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奧巴馬的8個月讓美國人在世界人心目中的地位重新崛起。作為一個超級大國的總統,奧巴馬對世界和平的影響無人能及。他8個月的作用,甚至超過別人的終生努力。

反對的人認為,和平獎是發給那些已經對世界和平做了出色貢獻的人士,而奧巴馬總統一年還不到,什麽實質的事都沒有做,憑啥得獎?有人質疑:和平獎似乎可以發給任何人,隻要不是布什。有人譏諷:奧巴馬比傑米-卡特成為傑米卡特更快地成為傑米-卡特了(注:傑米-卡特是美國前總統,也是和平獎得主,但他在美國人心中是一位糟糕的總統)。還有人調侃:奧巴馬應當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因為He's just got great chemistry

不管你是否同意,能獲得和平獎畢竟是一種崇高的榮譽。奧巴馬獲此殊榮,對他自己以及那些支持他的人們是一種莫大的鼓勵和鞭策。奧巴馬獲獎也是恰逢其時,因為奧巴馬政府目前正處在很多重大決策的十字路口,此次獲獎必將會左右小奧的決策。

首先,美國和北韓的雙邊談判可望在不久就能展開。上次克林頓試水成功,下一次必定是更高一層的對話。

其次,與伊朗的關係可能不至於發展到武力相向。現在世界動蕩的關鍵不是誰是天使,誰是魔鬼,而是彼此沒有互信。如果大家真能朝無核世界的目標邁開大步,那麽,北韓和伊朗的核問題還會成為問題嗎?

第三,阿富汗戰爭不會進一步升級。如果按照美軍阿富汗統帥的估算,美國還要再向阿富汗增兵4萬,否則不能把塔利班打垮。可誰也不知道,增兵4萬是否一定能把塔利班打垮。阿富汗已經成了一個無底洞,吞噬著美國人的生命和財富。美國人也早已厭倦了這場比中國抗日戰爭還長的戰爭。弄得不好,真的會成為奧巴馬的又一個越南。阿富汗比伊拉克還要複雜,因為她和巴基斯坦的關係,因為她的現政府的無能和不得人心。和一個失去本國民意基礎的腐敗政府合作來反恐,這風險實在是太大太大了。奧巴馬整天為此而焦頭爛額,左右為難。現在不如趁此獲獎東風,改變原來的思維。依我看,美國的安全不是建立在把塔利班和阿卡衣達消滅幹淨,因為那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美國的安全實際應當建立在自身的強大和對手的折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國的古話仍有現實意義。

奧巴馬這回被諾貝爾的追隨者們戴上了一頂大高帽,他想再不往前走就很難了,也就身不由己了。好在,這樣的奮鬥方向符合他的人生理想。世界人民相親相愛畢竟也是我們每個人的理想。我們沒有理由不為奧巴馬高興,不為美國人高興,不為那存在著的希望高興。希望有一天美國人的利益也就是世界人民的利益,那樣,奧巴馬向他人示好也就不會被自己的國人攻擊成“幼稚”“賣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