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童工在為我們的廉價玩具付出代價

wxclcc (2007-12-18 10:54:51) 評論 (28)

中國童工在為我們的廉價玩具付出代價
 

         對於中國南部廣東省的一些童工來說,聖誕節假日是他們一年中最為艱辛的日子。

        那是因為他們是製造,而不是收到玩具的孩子。廣東省是中國玩具製造業的中心,擁有 5,000 多個工廠和 150 萬的工人。工廠製造各種玩具,像動物玩具、動畫人物玩具等。玩具大部分出口到加拿大和美國。

        這些工人很多是童工。他們從貧困的農村地區而來。他們的父母多是在工廠招工人員的誘導下代簽了大人自己都看不懂的用工合同,盲目地把他們這些孩子送到廣東各個快速發展的工業城市裏來。

        我們無從知道有多少童工在製造玩具,但是隻要到工廠去看一眼,就會毫不懷疑問題的嚴重性。很多工廠裏,一排又一排的童工,有些尚不足 10 歲,坐在矮小的桌子邊組裝玩具。他們住在像大倉庫一樣的建築物裏,通風不好,空氣混濁。一旦有危險,他們很難逃脫。他們中多數是女孩。

        童工往往一周工作 80 小時,連續工作數周。他們一天隻能賺得一美元,同時還需支付住宿費。如果工作不夠快,可能還被體罰。

        聖誕節假日前幾個月,訂單從西方各國雪片飛來,許多工廠員工每周工作七天,連續幾個月加班加點。工作量之大,難以承受。

         中國有法律法規明文規定禁止使用 16 歲以下童工,同時對加班也有嚴格限定。

        但是在嚴重依賴通過提供廉價商品去滿足世界需求的快速膨脹的經濟當中,這些法律法規往往被無視存在了。中國生產全世界 75% 的玩具—— 一年出口超過 150 億美元。 美國兒童占全世界兒童總數的 4% , 消費著全世界 40% 的玩具。

        這是今日全球市場上一種滑稽的現象。

        太常見了,我們渴望新產品的物美價廉,卻往往伴隨著發展中國家的工人,尤其是童工的代價!

     隨著節假日的來臨,我們在忙於購買聖誕禮物的同時,是不是可以提醒自己:作為消費者,我們有能力采取行動來反對童工。

        一項最近的調查表明,近 2/3 的加拿大人將購買玩具作為今年的聖誕禮物。這股消費能量是巨大的。那麽在購買玩具的時候,問一問它是不是正當和安全地生產出來的。

        假如商家不知道某產品的來曆,那麽它應該向生產廠家查詢清楚。如果生產廠家含糊其詞,那麽我們就要問個為什麽。生產廠家需要知道:消費者不能容忍使用童工。

        同時,我們為什麽不努力促使政府、公司以及非政府組織聯合起來對玩具和其它商品實施“無童工”標簽製度呢?這類的標簽在地毯編織業已經采用了。把這種標簽製度推廣開來會讓我們廣大消費者買得放心。

        也許到那時,聖誕節假日對於廣東等地的一些兒童會有一種全新的含義。


譯自 Children in China pay price for our cheap toys , TORONTO STAR, December 17, 2007 。作者: Craig 及 Marc Kielburger , 兒童權益問題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