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怕量化,更何況我這樣的有心人。
於我而言,上帝挺公平的。我是我們小學到高中的第一號體育渣,一來因為上學早,比同學年紀小個頭小;二來實在沒什麽可玩兒的,也沒有同齡人朋友,體育方麵的能力就沒開發出來。所以,跑得不好,體能不好,英文不好… 什麽都不好,但天生很會教,能迅速分解、細化各種知識點,係統傳授。
所以這21個月下來,各年齡層族裔,各種基礎的人都有接觸。身邊的人隻要想跑,就見縫插針從小步幅,180步頻開始帶,累積了不少經驗。
新手出來跑步,就是Open的第一步,是準備來讓自己變得更好的。放下才能有突破,所以新手的初階問題心理大於技術。新手之所以是新手,問題一定多,需要耐心和包容心,做為新手教練這些基本訓練和基本準備一定有。
語言最方便的當然是華一代。華一代大致可以一分為二,華一代落地5年內的問題是體能弱,雜念多(也可以說想象力豐富),缺少安全感。所以一定要強調專注,目標精準單一,極簡溝通,避免問題複雜化。
華一代落地20年以上是相處最從容的群體,尤其來自教會的學霸一代。有信仰,安定幽默相處有趣,各種不聽話和聽不懂全都能用歡樂來化解。
我比較喜歡教韓一代和日裔一代,因為不僅本人連家屬的服從性都強,聽不聽得懂反正會跟著來,尊師重教,很用心。他們的固執在肌肉上,但凡決定跟進跑步了,再固執的人情緒價值都會回應到位。很有成就感!
帶老美的樂趣在於鬆弛,對自己負責。可能是因為自由隨性,而且案例大部分來自Climber,很樸實且皮實,沒心理負擔。他們會想方設法找補,時常開懷大笑,很開心!
最危險的一例來自華裔粵語區。我現在對攀岩的粵語區感興趣,懷疑不是黃飛鴻就是方世玉,不是葉問就是霍元甲,隻覺得各個兒似神秘的高手,就是還沒能理解這個人群的特點。無論是精英跑者還是Climber,講究的就是control of yourself,而跑步這一例你說散漫吧,人家來投奔跑團了,來找組織了;你說會跑吧,明明一起出發,一會兒就不見蹤影,一會兒就會在路中央撿到人,都到達終點了還不見他人;你說他不聰明吧,人家職場最安穩;你說他不感恩吧,各種客氣和熱情又讓你覺得多慮了~ 反正沒control什麽事兒,指令統統無效,人家玩兒得挺開心! 就留下你這冒牌兒教練心驚膽戰深怕傳出受傷的消息。
基於這些經驗,這一季就提前洗腦式列公式,反複強調小步幅和180步頻。正式開始前,每早翻出180步頻的“音樂炸藥包”扔到群裏給大家洗腦
希望這一季再遇到“新手教練殺” 我能夠從容來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