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在運動健身壇閱讀瀏覽,欣賞到花班的文章《食物》(https://bbs.wenxuecity.com/ydjs/229813.html)以及壇友們的討論,非常開心。這世界如此豐富多彩,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們每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各自的喜好。以我家為例,我父親廚藝非常好,喜歡花時間為家人做各種美食,而我母親的廚藝則不敢恭維:-)。據我父親說他的廚藝主要是他年輕單身當住院醫時在醫院食堂吃飯從食堂廚師們那裏開始學的,關鍵是他感興趣。而從小吃了父親做的許多美食的我卻對鑽研廚藝毫無興趣,而我的先生也是廚藝一般般,兩人飲食都非常簡單;但我們的女兒卻隔代遺傳了她外公鑽研廚藝和講究飲食的愛好。並且,在園藝方麵,她也隔代遺傳外公。所以,有其母未必有其女:-)。最近寫的雜記恰好有兩篇與這方麵有關。
《碎碎念:海鱸魚、鮮花、與蜂蜜》(08-30-2025)
音樂:《感恩的心》
1. 朋友送的新鮮海鱸魚
上個周末在玫瑰城(Santa Rosa)度過的時光,無論是輕鬆還是忙碌,都是愉悅的。返家的途中,寶寶媽媽收到一位朋友發來的信息將送一條當天海釣的鱸魚給我們家;寶寶外公笑著對寶寶爸爸媽媽說:“你們有一位愛好海釣並且是高手的朋友,真是有口福了。象上次一樣,清蒸新鮮海鱸魚,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回到家,看到大約有4磅(3.6斤)重的海鱸魚,寶寶外公開玩笑說:“外婆跑馬拉鬆之後補充蛋白質的食材有了”:-)。非常感謝寶寶爸爸媽媽的朋友的慷慨!
注:忘記給海鱸魚拍照了,就用這段文字作為記錄吧:-)。
2. 寶寶媽媽花園裏的鮮花
從玫瑰城回到家的次日,寶寶外婆格外被寶寶媽媽種的鮮花,尤其是玫瑰花吸引。 大多數玫瑰品種一年隻開一次花,主要集中在5月和6月,有些英國玫瑰(English Roses)也不例外;然而,許多英國玫瑰會在整個季節重複開花,從而延長花期,寶寶媽媽種的粉紅色奧斯汀英國玫瑰(David Austin Roses)便是其中之一。不僅是奧斯汀英國玫瑰,寶寶媽媽花園裏的 冰山玫瑰(Iceberg Rose)是另一種具有重複開花習性的玫瑰。而寶寶媽媽種的變色玫瑰(Rosa Veilchenblau)也是花期長的花卉。這些玫瑰花以及寶寶媽媽種的其它幾種花卉令人賞心悅目,散發出的香氣沁人心肺。
照片1-2: 寶寶媽媽種的奧斯汀英國玫瑰,花蕾是深紅色,而盛開的花朵顏色則淡了不少。這種英國玫瑰帶有濃鬱香氣,從春季一直開到秋季,所以,夏日最後一朵玫瑰肯定不會是它:-)。
3. 鄰居送的自釀蜂蜜
雖然前一夭剛跑了馬拉鬆,但並不影響日常生活;從玫瑰城回到家的第二天中午,外婆我象往常一樣帶寶寶午餐後在社區散步。途經鄰居JA/M家時,遇到正在花園裏幹活的JA。閑聊中得知她的先生M正在另一個州的沙漠裏參加為期一周多的藝術節。我有點兒納悶地問:“你是園藝高手,你怎麽沒有一起去?”JA微笑著搖搖頭說:“不!不!不!我家真正愛好藝術和有藝術天賦的人是M,而不是我。我對那藝術節不感興趣,而幾乎M每年都去參加。”
接著,JA話鋒一轉,問寶寶和我:“你們喜歡吃蜂蜜嗎?”
我尚未來得及回複,站在一旁漫不經心看花的寶寶卻興奮地開口用中英文混合說:“Honey! 我要吃Honey!”
雖然JA不懂中文,但她從寶寶的神情以及英文“honey”(蜂蜜)能理解寶寶喜歡吃蜂蜜;JA開心得哈哈大笑,對我說:“他真可愛!”
接著,她又說:“你們等一會兒,我去屋裏取一瓶我家自釀的蜂蜜送給你們。”
我驚訝地問:“你家養蜂?養在後院?”
JA笑著回答:“不是養在這裏。我家還有另一處房產,蜜蜂養在那裏。我們已經有十十多年的養蜂經曆了。”
從屋裏出來將一瓶蜂蜜遞給我,JA細心地囑咐說:“給寶寶吃時,從小量開始,以防過敏。”
從JA手中接過蜂蜜,我真誠地向她表達了感謝;寶寶也用稚嫩的聲音鸚鵡學舌地說:“Thank You!”, 接著,又加了一句“謝謝!”。
我笑著向JA解釋中文“謝謝”就是英文的“Thank you”;JA笑著對寶寶說:“不用謝。你中英文雙語,真棒!”
感恩有這麽友善的鄰居!
照片7: 鄰居JA送的自釀蜂蜜。寶寶非常喜歡JA家的蜂蜜,吃得很開心。第一次從少量開始,寶寶說“還要”;但我們確認他沒有過敏反應才給了他吃更多一些。
《小外孫初訪倫敦:吃吃喝喝逛逛》(08-22-2025)
音樂:《Greensleeves》英國民謠
總體而言,英國飲食菜肴種類以及食材和料理方法的種類都比較少,尤其是在正餐方麵乏善可陳;然而,英式早餐豐盛,並且下午茶文化非常發達。此行,在喜歡鑽研廚藝和對飲食比較講究的寶寶媽媽帶領按排下,我們在倫敦經曆了有趣的吃吃喝喝逛逛。
1. 英式傳統早餐
從位於大西洋中的法羅群島遊玩了8天之後回到倫敦,對吃住比較講究的寶寶媽媽將全家按排入住在阿斯科特珂沃斯莊園酒店- -多爾切斯特精選酒店(Coworth Park Hotel Ascot- -Dorchester Collection )兩天,這個奢華酒店為客人提供“全套英式早餐”(Full English Breakfast)和“歐陸式早餐”(Continental Breakfast)。全套英式早餐,即英式傳統早餐,通常包括培根(熏肉)、香腸、雞蛋、土豆煎餅、烤番茄、焗豆、黑布丁、蘑菇、吐司等,並搭配英式早餐茶或咖啡;而歐陸式早餐則是比較清淡,通常包括糕點、烘焙食品、酸奶、水果、吐司、以及茶或咖啡。
阿斯科特珂沃斯莊園酒店- -多爾切斯特精選酒店在7月旅遊旺季每個房間每晚接近二千美元,但卻不包括早餐。酒店提供的英式傳統早餐和歐陸式早餐的價格分別是每人48英鎊和38英鎊(按照我們當時的美元與英鎊匯率換算大約是64美元和51美元),可以單獨購買,也可以與住宿一起提前預定。寶寶媽媽預訂的兩個房間都包含了早餐,並且是兩種早餐都包。她這樣做的優點是給家人提供了豐盛的早餐選擇,缺點是如果不注意就很容易造成多吃。最終,我們全家都認為健康第一重要,所以,沒有多吃,有點兒浪費錢,其實,兩種早餐中選一種就足夠了。
照片1: 阿斯科特珂沃斯莊園酒店- -多爾切斯特精選酒店座落在擁有上百英畝的森林中,擁有湖泊、馬球場、直升飛機場(為乘私家飛機來入住的客人提供)。。。
照片2: 早晨自然醒來己接近8點鍾,我在酒店的其中一個寬闊草場跑了5公裏(3.1英裏),為龍幫跑團為期8周的夏日無休跑全勤打卡,同時,消耗一些能量可以多吃一點早餐:-)。
照片3-5: 跑步回來,洗漱之後與寶寶一起漫步前往酒店吃早餐的地方,途經天鵝湖和樹莓果園。
照片6-8: 早晨廳所在的建築戶外與室內。
照片9: 豐富的歐陸式早餐。看到這麽多的選擇,我們立即意識到沒有必要也訂英式傳統早餐。
照片10-12: 既來之,則安之,既然已經付了錢,寶寶外公和我還是各自點了一份英式傳統早餐,我們兩人的選擇稍有不同,但萬變不離其宗,包括了主要成份培根(熏肉)、香腸、雞蛋、土豆煎餅、烤番茄、黑布丁、蘑菇、吐司,我們都選擇了不要焗豆。
照片13-14: 吃完早餐之後,寶寶漫步消食以及玩耍。
2. 午餐
照片15: 在泰晤士河畔餐館吃的英國“名菜”炸魚薯條(Fish and Chips):-)以及牧羊人餡餅(Shepherd’s Pie)。炸魚薯條通常被視為英國飲食文化象征之一,被稱為英國“標誌性的國民美食”。
照片16: 在泰晤士河畔著名的集市Borough Market中的著名肉店Ginger Pig 購買的“世界著名香腸卷”(World Famous Sausage Rolls)。香腸卷是英國的傳統食品之一,Ginger Pig 肉店手工做的香腸卷確實非常好吃,不負盛名;缺點是這個店做的香腸卷太有名了,排隊等了很長時間:-(。
照片17-18: 入住阿斯科特珂沃斯莊園酒店- -多爾切斯特精選酒店之後,前往酒店的其中一個餐館用餐。
照片19: 寶寶最喜歡的是橄欖油麵包:-)。
照片20: 寶寶外公和我分別點了烤肉和農家餡餅(Cottage Pie)。農家餡餅與我們在泰晤士河畔飯店吃的牧羊人餡餅很相似,餡心都有蔬菜(胡蘿卜、西紅柿、洋蔥等)和土豆,唯一的區別就是菜中肉的選擇,農家餡餅中用的是牛肉,而牧羊人餡餅中用的是羊肉。
照片21: 吃完午餐後,寶寶漫步消食,然後睡午覺。
照片22: 午覺醒來後,寶寶在酒店室內遊泳池“學”遊泳:-)。
3. 晚餐
烤肉是英國的傳統晚餐之一,通常包括烤肉(牛肉、羊肉、豬肉、或雞肉)、烤土豆、約克郡布甸、肉汁、和蔬菜。倫敦這個餐館HAWKSMOOR的烤牛排非常有名,我們在倫敦的晚餐之一就是在這個餐館吃烤牛排,全家都吃得很滿意,尤其是寶寶,很喜歡吃烤肉:-)。
照片23: 位於市中心的餐館HAWKSMOOR。據相關介紹,全球共有13個HAWKSMOOR餐館,其中包括紐約和芝加哥各有一個。
照片24: 寶寶也要看菜單並且看得挺認真,原來菜單背後有牛的圖畫:-)。那畫圖是解釋這個餐館烤的牛排有好幾種,來自於牛的不同部位,最好的是T骨牛排(T-bone steak)。
照片25: 寶寶爸爸向寶寶解釋菜單,寶寶覺得還是媽媽事先準備好的圖書好玩:-)。寶寶仿佛在對服務人員說“請別問我要點啥,我不懂,你還是問我的爸爸媽媽吧”:-)。
照片26: 我們點了T骨牛排、另一種牛排(忘記了叫啥名稱)、以及海鱸魚,都很好吃,尤其是T骨牛排做得非常美味,名不虛傳。據相關介紹,“T骨牛排是取自牛腰脊部位的牛排,特色是它結合了兩種不同口感的肉:一側是較為柔嫩的裏脊肉(菲力),另一側是較有嚼勁的外脊肉(紐約客),中間由T字形骨頭分隔開來”。這種牛排因其同時能品嚐到兩種部位的美味而受到喜愛”。
照片27-28: 寶寶迫不及待地一口接著一口地吃媽媽喂的T骨牛排,當喂他另一種牛排他吃了一口之後就指著要吃T骨牛排:-)。服務員來詢問我們吃得怎樣時,寶寶拍著小手表示吃得很滿意:-)。
照片29: 另外,我們還點了約克郡布甸、色拉、以及蔬菜,約克郡布甸挺好,色拉還行,但波菜等蔬菜做得很一般。不過,瑕不掩瑜,這個餐館的T骨牛排太好吃了,可以忽略其它不足之處:-)。
照片30: 我們點的飯後甜點包括了餐館HAWKSMOOR最有名的甜點:太妃布丁配凝固奶油(Sticky Toffee Pudding With Clotted Cream),很好吃,但不健康:-)。吃飽喝足後,滿意地離開餐館;下次來倫敦,一定再來這個餐館吃T骨牛排。
照片31: 入住阿斯科特珂沃斯莊園酒店- -多爾切斯特精選酒店之後,去一個餐館用晚餐之前跑了5.54公裏(3.44英裏),為龍幫跑團為期8周的夏日無休跑全勤打卡,同時,消耗一些能量可以多吃一點晚餐:-)。
照片32: 寶寶又喜歡上了橄欖油麵包:-)。
照片33: 我們在這個餐館也點了烤牛排,味道很好吃,但比在HAWKSMOOR吃的T骨牛排略遜一籌(這個餐館菜單沒有T骨牛排);不過,這個餐館做的色拉和蔬菜比HAWKSMOOR的色拉和蔬菜更好吃一點。順便說一句,英國飲食中土豆幾乎無處不在,早、中、晚餐中都有,可能是土豆餅、土豆泥、煮土豆、或薯條,類似於我們國內南方飲食中的米飯。寶寶外公點了薯條搭配牛排,我點了土豆泥搭配牛排。
照片34: 吃完晚餐,我們在酒店公園漫步消食,到其果園裏摘了一個蘋果和一個梨(注:酒店是允許入住的客人在果園捔果子)。
照片35: 除了英國傳統飲食,在倫敦還能品嚐到印度、中國、日本、韓國等風味的飲食,其中一個頗有聲譽的印度餐館是Dishoom,原計劃去餐館堂吃,但因寶寶玩得有點兒累了,我們就點了外賣。Dishoom是印度孟買風味飲食,味道挺好。
4. 英式傳統經典下午茶
英國下午茶(British Afternoon Tea)文化遐爾聞名。據相關介紹,下午茶是源於王室貴族的一項“英國特色”,後來普及於民間。下午茶的點心和茶飲既可以簡單,也可以非常豐富。在倫敦有多家聲譽很好的品嚐傳統經典下午茶的地方,其中包括SAVOY(倫敦十大奢華酒店之一)泰晤士河畔下午茶、ROYAL ALBERT HALL的皇家音樂廳下午茶、HOTEL CAFE ROYAL皇家咖啡廳下午茶、GORING HOTEL戈林酒店下午茶等等,價格每人50至85英磅;另外,也有價格每人25-45英磅可以品嚐到傳統下午茶的地方。此行,寶寶媽媽帶著全家在倫敦五星級裏程碑酒店(Milestone Hotel)品嚐下午茶,每人平均花費96.8英鎊(按當時匯率,每人大約130美元)。寶寶外公和我在以往的倫敦之行不止一次品嚐過下午茶,但卻是第一次品嚐價格這麽貴的下午茶,覺得真是沒必要,經曆過一次就行了。
寶寶媽媽選擇裏程碑酒店下午茶的原因有一段佳話。今年五月我和寶寶外公在阿拉斯加度假期間,寶寶爸爸媽媽帶著寶寶飛往東南亞度假;在居住的旅館,他們遇到一對在倫敦工作生活20多年的加拿大夫婦。閑聊中得知男士是某著名金融機構的高管,是現任加拿大總理的大學同學和好友,女士則是相夫教子。當得知寶寶全家將在7月份探訪倫敦並計劃品嚐英式傳統經典下午茶時,這對夫婦熱情地向寶寶父母推薦了他們特別喜歡的喝下午茶場所- 裏程碑酒店,那位女士說她品嚐過倫敦所有高檔下午茶,最喜歡這家,風景雖不是最好,但最安靜輕鬆,茶點極佳,是低調的奢華。
在裏程碑酒店,我們享受了一次令人愉悅的傳統下午茶體驗,這家標誌性的酒店正對著肯辛頓花園。我們享用了豐盛的下午茶,包括手指三明治、配凝脂奶油和自製果醬的熱烤餅、各式糕點、以及種類繁多的茶飲。由於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正在進行中,裏程碑酒店下午茶還別具一格地製作了網球糕點 :-)。
照片36-37: 正對著肯辛頓花園的五星級裏程碑酒店,門前迎賓人員非常友好。
照片38: 下午茶室隻有5張茶桌,但有許多其它家具。正如寶寶媽媽遇到的那位女士推薦所描述,環境溫馨又安靜。
照片39: 寶寶表示他也很喜歡這個環境:-)。
照片40-41: 喝茶隻是下午茶環節中的一部分,品嚐蛋糕、三明治等各種點心是另一重要環節。下午茶點心被疊成“三層架”(Three-Tier Petit Four Stand)的形式,其中有各種口味的三明治(tea sandwich),英國的傳統點心司康餅(scone),各種小蛋糕和水果塔等甜點;另外,還有一些魚子醬等其它食品。因為正是著名的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舉辦期間,裏程碑酒店下午茶還別具一格地製作了網球糕點,寶寶對之很感興趣 :-)。
照片42: 點心實在是太多了,並且還將吃晚飯,所以剩下不少點心,可以打包帶走。
(5) 漫步泰晤士河畔
照片43-47: 沿著泰晤士河畔漫步,見到許多著名建築,寶寶一路上很好奇。照片46是在泰晤士河畔著名的集市Borough Market,就是在這個集市中的著名肉店Ginger Pig 品嚐了英國的傳統食品之一香腸卷:-)。
非常感謝寶寶媽媽的精心按排,在倫敦的7天,吃喝玩樂都很愉悅。
《倫敦和法羅群島之行- - 開篇》
《小外孫初訪倫敦:肯辛頓花園》
《小外孫初訪倫敦:遊覽博物館(上)》
《小外孫初訪倫敦:大英博物館、威斯敏斯特教堂、格林威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