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夏天旅遊走路多,我和兒子同時開始腳後跟疼。兒子年輕很快恢複,而且他不跑步。我回家後開始恢複馬拉鬆訓練,就疼一發不可收拾。休息幾天不疼了,跑步超過四五個邁就疼。腳後跟又厚又腫,後來MRI發現是partial fascia 撕裂和足底水腫。走路和站立時都感覺是走在鋼板上。
也用過不少方法止疼,貼膏、cream, taping, 鞋墊,效果有的暫時有的無效。去看了足科醫生,曾經考慮shockwave。後來決定采取保守治療手段,找PT。
PT教我怎麽增強大腳趾的力量,落腳時幫助保持足弓力度,不讓足弓塌陷,這樣每一次腳著地,重量就會分散在腳掌三角麵上而不是足跟一點上。
鍛煉方法:足部力量訓練, calf raises with weights,逐漸增加重量,讓腳趾、後跟腱的tendons還有小腿肌肉得到刺激和鍛煉。坐式和站式單腿,每周兩到三次。今年年初真正做到了有規律的力量訓練,現在坐著單腿calf raise可以lift自己的體重重量。據說可以達到自己體重的1.5倍。calf raises可以解決足底筋膜炎、跟腱炎,還有下麵小腿抽筋的問題。
我下麵在鹽教授的帖子下說了,足底筋膜炎不是獨立的炎症,需要通過全身的力量和平衡訓練才能長期解決問題。
這裏有個視頻很全麵地介紹了足、踝、腿、膝的訓練動作。值得反複學習和參考。需要補充的是,它隻包括動作演示,各人需要按自身能力逐漸增加重量,才有可能達到效果。
最後一點:這類訓練是長跑者的必修課,不要因為不疼了就停下來不做了。停下來疼痛就回來了。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