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看骨質疏鬆報告
所有65 歲及以上的女性都應該篩查骨質疏鬆。
如果有既往骨折,皮質激素治療,父母有髖部骨折史, 低體重,吸煙,類風濕關節炎,過早絕經、腸道吸收不良、慢性肝病,需要提前篩查。
骨質疏鬆目前的標準的診斷使用 DXA測量股骨和腰椎的骨密度。
DXA的報告上,一般有三個數據
1. T score,是WHO根據年輕成人的骨密度,來估算病人的風險, 低於 2.5 SD 或更多被定義為骨質疏鬆症,低於年輕成人平均值 1 至 2.5 SD 稱為低骨量(osteopenia),被認為是骨質疏鬆的前期。如果已經發生骨折,那就算dexa 說是osteopenia,都應該被當作骨質疏鬆來治療。
2. Zscore是患者骨密度與年齡匹配人群的比較。如果 Z 值低於平均值 2 SD(<-2),說明除了年齡的問題,還可能有其他的問題,則應仔細檢查。
3. FRAX:十年骨折概率,根據數據庫推算出將來十年的骨折風險
骨質疏鬆症的臨床診斷
- T-score ≤-2.5
- 病人已經發生骨折,尤其是脊柱、髖關節、腕關節、肱骨、肋骨和骨盆(那就regardless DEXA report了)
- FRAX 10 年計算骨折的概率≥20% 或 髖部骨折的概率≥3% 時,也應該做出骨質疏鬆症的臨床診斷並且進行治療
骨質疏鬆的骨折,是自發性或輕微創傷引起的骨折,例如從站立高度或更低的高度跌落。很多人覺得摔跤骨折是很正常的,其實如果從站立高度摔跤引起脊柱髖關節等骨折是不正常的。
如果診斷了骨質疏鬆,不要諱疾忌醫,該吃藥就吃藥,因為骨質是無法彌補回來的,吃再多vit D,運動再多,也不會逆轉。whats done already done. 骨折對生活質量影響是很大的,特別是已經有骨折以後,再次骨折的風險很高,所以一定要配合醫生積極治療,預防更多骨折。
看骨質疏鬆報告的變化
每個報告都會顯示一個和上一次骨質報告的對比,有一個百分比,比如上升4%,或者下降2%,每個機器的range不同,他們會告訴你這個變化是不是statistically significan。我們才可以判斷是好轉,stable,還是惡化。光看絕對值是沒有意義的。
運動和骨質疏鬆
在絕經期以後,運動對骨密度的有益影響很小。更多的是保持了肌肉力量和減少了摔跤風險,而並不是從真正意義上改善了骨質。所以鍛煉是有好處的,但是可能並不會改善骨質疏鬆。
年齡大了,摔跤的風險大了,不是因為年紀本身,而是因為年齡大以後肌肉的流失和柔韌性變差。我們經常會踩到不平的路麵或者絆到什麽東西,但是年輕的時候我們可以馬上糾正過來,年紀大了就會摔跤。 三十歲以後肌肉就開始流失,六十五歲以後就很明顯了,每十年可以掉5%左右。如果三十歲後不鍛煉,不注意補充蛋白質,絕經期以後還一味追求減肥,那就掉的更多了。體重和fitness不是一回事,最後真正決定幸福後半生的,不是多瘦,而是有多少肌肉。各位姐妹切記,不要進入減肥的誤區。
骨質疏鬆本身是沒有症狀的,隻有骨折時候才會被發現,所以早期篩查是很重要的。
同時我們都應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減少摔跤的風險,比如:
- 平時家裏要有night light
- 去廁所的走廊上不要放小地毯之類容易絆倒的東西
- 浴缸底要有防滑墊
- 年紀大了以後盡量用walk in shower
- 要堅持做拉伸,保持下身的柔韌性
- 堅持力量訓練
- 吃高血壓藥物的起身不要太快,會引起頭暈和跌倒
這些都是很小的事情,但是如同戰場上的一個馬蹄釘,會影響整場。
男性骨質疏鬆
男性雄激素沒有一個跳崖式下降,所以骨質疏鬆發病率一般比女性晚十年左右,但是骨折關的死亡率要比女性高。可能和男性有更多的基礎疾病有關 。
和女性一樣,男性骨量低大部分由於沒有達到峰值骨量(遺傳決定的),但是男性的睾酮水平下降速度很慢,很多男性終生保持了正常的睾酮水平,所以總體發病率比女性要低。
性腺機能減退、糖皮質激素治療、維生素 D 缺乏、糖尿病和酒精使用是男性骨質疏鬆症最常見的原因。
維生素 D
維生素 D是一種皮膚在暴露於 UVB 輻射後產生的類固醇激素。 對骨骼健康、肌肉生長、恢複和免疫功能非常重要。 現在認為和情緒健康也有關。 絕大部分的維生素 D 需求通過 UVB 照射得到滿足。世界上高達 80% 的人口處於維生素缺乏。
我最怕看到很多國內或者國內出來的,大喊要補鈣,一有風吹草動就說是缺鈣。其實食物裏麵鈣的來源非常充足,除非有什麽潛在的內分泌疾病,很少有人缺鈣。而且人體每天能夠吸收的鈣是有上限的(500mg)。
我們缺的不是鈣,而是維生素D。 維生素D直接促進腸道吸收鈣。所以如果有維生素D缺乏,再多的鈣都無法吸收。
這對於active的人來說特別重要,維生素D缺乏會影響肌肉功能和力量,並對骨骼健康和愈合產生負麵影響。我們每天騎車跑步遊泳擼鐵,身體都take hit,如果不注重修複,會得不償失。 以我自己為例,我多年在戶外騎車跑步遊泳,但是很多次測維生素D都非常低,吃了supplement以後才勉強到正常上限。
這有幾方麵的原因。
第一,皮膚需要暴露在 UVB 射線下才能產生維生素 D,這僅在太陽達到 35 度(即將正午)時才會出現。 對於生活在北緯 35 度以上的人來說,在整個冬季,太陽實際上都達不到 UVB 穿透所需的角度,這意味著 D 產生的機會為零。
第二,塗抹防曬霜或遮蓋皮膚的衣服會防止維生素D的生成。
第三,較深的膚色需要更多的陽光暴露時間,所以黑人和我們亞洲人,很多都有維生素D缺陷 第四,隨著年齡增長,皮膚轉換維生素 D的效率和速度明顯減慢。
血液中血清 25(OH)D 水平的正常範圍定義為 30–50 ng/mL。 維生素 D 不足定義為血清水平為 20-30 ng/mL,維生素 D 缺乏定義為血清水平低於 20 ng/mL。可以通過血液檢測查一下自己的維生素D水平。
大部分亞洲人都應該考慮服用維生素D。取決於本身的水平,每天2000-4000單位。如果匱乏很嚴重,比如本身有吸收問題(做了減重手術的),可以一周一次補充50,000單位。並且定期複查,觀察自己維生素D水平的變化。
骨質疏鬆和牙齒健康
牙齒本身不是骨頭,但它們可能會受到骨質疏鬆症的影響。 骨質疏鬆是全身性的變化,也包括頜骨。頜骨骨密度的減低,會損害牙齒的穩定性,增加牙齒脫落。 頜骨骨質疏鬆,會增加牙周病的風險。
牙周炎是一種影響牙周膜和頜骨的細菌感染。 會導致進一步的骨質流失和牙齒脫落。 一些研究表明牙周炎是骨質疏鬆症的早期預警信號。
一項針對 150 名絕經後女性的研究中,與骨密度正常的參與者相比,患有骨質疏鬆症的受訪者平均牙齒脫落量明顯更高。失去三顆或三顆以上牙齒的患者患骨質疏鬆症比骨質正常的高 4.2倍。 骨質疏鬆症的治療會降低這些人牙齒脫落的風險。
因為骨質疏鬆的藥物,對骨質有抑製作用,所以開始用藥之前,要先做好全麵的牙齦檢測和清潔。 在治療過程中如果有invasive的dental procedure,可能需要hold off 藥物,等到牙齦愈合以後才開始治療。
所以不是年紀大了牙齒不好了,其實是因為年紀大了,hold牙齒的土壤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