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醫療行業,談點個人體會

先分享一個視頻,首先提醒她也不是醫生,隻是一個普通患者。她提到一個數據挺有意思,美國女性平均有47% dense breast,中國女性居然有有80%的人都是dense tissue。我沒有去驗證她這個數據的準確性,既然亞裔更高,你在這裏提出這個問題大家討論一下,還是挺有意義的。

我在收到幾次報告說,因為dense,imaging center 對於各種漏診不負任何責任,今年終於受夠了。並且有一次因為發現有疑點,被叫回去用ultrasound來進行進一步確認。我想那為什麽不直接ultrasound呢?而且連孕婦的肚子都可以用,顯然比其他的成像方式更安全,輻射低。今年就要求我的醫生直接給我開ultrasound。醫生還是挺好的,與家庭醫生和我的OB都討論過我的選擇。家庭醫生給我開了order,但是這個過程中我也得經受住他們的不支持,哈哈,如果你比較敏感,誇張一點說你要經受住嘲諷和恐嚇:他們會告訴你如果bypass mammogram,你會冒著沒有正確診斷的風險。

我在做之前與保險溝通過。總之如果想不經過mammogram,直接上ultrasound的話,與醫生和保險公司溝通的時候,都要費一番口舌他們才會明白。大概做這樣選擇的人很少吧。如果按照視頻裏說的,是美國的醫生沒有經過這個方麵的培訓。這樣做違背了經過醫療監管機構認證的standard procedure。程序的正確性有時候可能比病人的個性化和最高福祉更重要吧。

至於為什麽你的醫生連你自費,也不願意給你開 MRI 的 order,我有兩個猜想:

1. 現在醫生麵對的病人越來越多的先問過 Dr. Google, Dr. AI 吧?對醫生來說好的方麵是減少了溝通和教育病人要花的時間,不好的方麵是病人也可能被誤導。醫生大概對病人自作主張要求醫生開什麽檢查用什麽藥有mixed feeling吧,雙方的良好溝通很重要。

2. 我猜美國的係統為了防止腐敗,醫生開檢查與醫生沒有直接的利益鏈接。但是作為一個primary care doctor, 以早期預防的原則,家庭醫生的病人中,接種疫苗,按照保險推薦的schdule做各種prevetative 檢查的病人的比例,可能與家庭醫生的收益是有掛鉤的。你雖然是自費,但是你的檢查掠過了mammogram, 會讓他的數據不好看。當然你一個人,也改變不了多少他的百分比,但是他也沒有給你開這種檢查的激勵機製。如果你願意按照mammogram->ultrasound->MRI這個順序來,在醫生那裏可能更容易。

這個視頻裏的病人想要推動的是先做Mammogram,再加做一個ultrasound。可以看到她沒有違背標準的操作程序。如果你要想改變這個標準操作程序當然就更難。我的ultrsround報告就有一行字:病人declined mammogram。

我覺得不管我們的選擇在醫學上是不是正確的選擇,風險自擔。不過留給病人,不光是病人,留給醫生的自由度以後會越來越小。這就是一切數字化的雙刃劍。一切都在係統的記錄之下,醫生會盡量避免任何不尊照醫療權威機構明文規定的標準程序,以減少不必要的職業風險。

 

Mammogram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