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未必。
我兒子參加過學校裏的很多活動,足球,壘球,籃球,等等。都是自發性質的,家長組織,請了教練來教。有時候有些家長發燒友自己也教。
我的感覺,小的時候,比如幼兒園的時候,確實是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培養團隊合作精神,有點意思。不過那時候大家還很懵懂,主要是for fun。
等到了三四年級,孩子已經相對比較大了,球隊打起球來也像模像樣了,這時候,politics開始了。當然孩子們玩politics還差點火候,主要是家長在玩。首先,誰進球隊,誰不進球隊,就有politics。好的球隊,就要挑球員。在臨界線上的孩子,能不能進,就看家長的能耐了。為了讓自己的孩子進球隊,有的家長不惜拉攏主要的組織者,甚至於詆毀別的孩子(競爭對手)。打起球來,更是有很多trick在裏麵。比如,有的家長就給別的孩子施加壓力,要他們多把球傳給自己的孩子。有的家長告訴自己的孩子,不要傳球給某某,甚至於不要傳球給任何人。當然,教練對此極不滿意。然後又爆發教練和家長之間的明爭暗鬥。家長之間又為了請誰做教練而角力。無非就是遠交近攻,拉攏一派打擊一派,最終的目的就是讓自己的孩子做明星,讓別的孩子做陪襯。
等到更高年級,politics會更多,當然球隊水平高了,如果你從未加入過,你就趕不上趟了。即使讓你加入,孩子也因為自己水平低而不願入夥。所以要玩就趁早。我兒子一年級玩過一個學期的籃球,然後停了。其他孩子則繼續玩下去。到四年級重新加入,已經感覺掉隊了。所以專門請了私人教練惡補。到學期結束的時候基本趕上了隊伍。然後我們又宣布退出。我們的態度比較超然,因為已經有乒乓球這個主項,不用和其他孩子去爭風。練一練主要是為了掃盲,以後如果要pickup,也有點基礎。
我們盡量不參與politics。很多小孩子互相之間有矛盾,不說話,家長也不說話,老美之中很多。我兒子則和任何同學都能玩得來,但也不和任何人走的特別近。不搞小團體。有天我問他who is your best friend in your class?他說,everybody is my friend。
乒乓下棋其實都可以交到很多朋友,甚至於很多外地的朋友,以及並非同齡的朋友。我兒子學校有個孩子高中剛畢業,已經被普林斯頓和斯坦福等大學錄取,他就是因為和我兒子一起去參加全國高中生國際象棋賽成了好朋友。他下棋水平比我兒子高,是有大師頭銜的。但是乒乓球不如我兒子。已經好多次來我家play date。雖然差了8歲,玩上大半天還很來勁。他教了我兒子幾招下棋的招數,還蠻管用。我兒子則教他打乒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