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上項目,動輒1MW到幾百MW。在灣區很多原來的建築物,配的電力是按照以前的需求配的。現在增容,PG&E的速度非常慢。
一個項目2022年簽的合同,簽約前房東和租客都找PG&E谘詢過。房東答應在電力擴容完成之前免租金。租戶簽完合同就動工改建,幾個月後發現電力的問題越拖越長時間,實際提出申請後,發現PG&E根本沒法推動。客戶停工了,但是已經完成了幾百萬美金的工程量。拖了2年,解除租約,房東沒有收到租金,客戶投入的基建也作廢了。今年上半年房東把建築物賣了。
今年的新聞報道,矽穀中心的San Jose和Santa Clara數據中心用電達到容量極限(現在數據中心的能力密度--每平方米的用電量--遠遠超過幾年前的能量密度),市縣政府非常重視,宣稱重點解決。在美國的體係下,政府的重視能多少帶來加速很難講。
需求和供應是事務的兩個方麵。單有需求,沒有供應能力,還是搞不成。現在加州的環保、工會、行業協會、地區性壟斷企業(PG&E) 已經讓發展的阻力非常大了。從經濟的角度看,規模效應是降低單位成本的最佳手段,但是美國的體係下,現在能源隻能好繞道分布式係統,要完成這個轉變,達到比傳統的電力係統高效,逆水行舟,路子長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