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高層一定在緊急部署產業鏈的轉移,這是對企業長遠發展必須做的。說難啊難的,其實就是屁股坐在那一邊了
所有跟帖:
•
目的是轉回美國不可能。但是轉到印度有可能。
-BrightLine-
♂
(0 bytes)
()
04/13/2025 postreply
09:28:46
•
沒什麽不可能的,如果投資製造自動化,美國一樣能生產。你可以去google蘋果的拆機機器人,能拆就一定能裝
-SVChinese-
♂
(0 bytes)
()
04/13/2025 postreply
09:56:00
•
日本德國韓國都在美國建廠,為什麽美國自己的企業卻全都跑到國外去?
-Pilot007-
♂
(0 bytes)
()
04/13/2025 postreply
09:31:57
•
說得好!
-夏茗-
♀
(0 bytes)
()
04/13/2025 postreply
09:36:06
•
猜,使勁猜。投資50B, 還沒有出產,川普就下台了,又搬回低價國?
-gccard-
♀
(0 bytes)
()
04/13/2025 postreply
09:36:29
•
口頭承諾可能有,真金白銀,那些CEO不傻
-gccard-
♀
(0 bytes)
()
04/13/2025 postreply
09:37:44
•
你說說為啥台積電 Arizona 搞成了? cook他是傻子還是什麽?
-大頭山-
♂
(0 bytes)
()
04/13/2025 postreply
09:40:41
•
是否chip 生產更高科技,放在美國更適合?
-cnrhm2017-
♂
(0 bytes)
()
04/13/2025 postreply
09:50:10
•
美國人真要幹還是能幹成的
-越王劍-
♂
(791 bytes)
()
04/13/2025 postreply
09:36:37
•
工會就是毒瘤,特斯拉就是沒有工會,日本德國的工廠都與工人簽署協議,不準參加工會。有了工會,效益非常低
-Pilot007-
♂
(0 bytes)
()
04/13/2025 postreply
09:40:53
•
隻能自動化,機器人,還不能有工會。咱們不能當憤青,認清現實吧,蘋果回到美國就垮了,不僅如此股票還要腰斬
-BrightLine-
♂
(167 bytes)
()
04/13/2025 postreply
09:43:44
•
我有一次開車經過印第安納,途徑兩個巨大工廠,非常壯觀,一個是Subaru,一個是Honda,整車組裝。GM和福特在哪裏?
-Pilot007-
♂
(0 bytes)
()
04/13/2025 postreply
09:48:46
•
有人買福特和GM的車嗎?時不時就罷工
-BrightLine-
♂
(0 bytes)
()
04/13/2025 postreply
09:50:48
•
都是工會這個大毒瘤,但他們主要在汽車業。其他行業可以學德國日本,拒絕工會,工人權益由HR保護
-Pilot007-
♂
(0 bytes)
()
04/13/2025 postreply
09:55:01
•
其實不是立刻要多少規模,隻要在緊急情況下能自給。如果AI發展好,現在把框架建立起來,規模也不難吧
-品酒-
♀
(0 bytes)
()
04/13/2025 postreply
09:42:59
•
組裝電子產品算是"低階"的
-violinpiano-
♂
(107 bytes)
()
04/13/2025 postreply
09:37:27
•
所有描述的將來式都是畫大餅。 搬去印度的,蘋果手機竟然會大腸杆菌超標
-nancyjin5391-
♂
(128 bytes)
()
04/13/2025 postreply
09:41:53
•
Money小姐躲著走。嗬嗬
-Pilot007-
♂
(0 bytes)
()
04/13/2025 postreply
09:51:59
•
新浪科技怎麽說,電子產品在製造過程中對室內空氣環境要求是極為嚴格.
-5181-
♂
(172 bytes)
()
04/13/2025 postreply
10:00:10
•
哈哈!這個有何難做?封閉廠房加空氣過濾,你以為中國的空氣很幹淨?
-SVChinese-
♂
(0 bytes)
()
04/13/2025 postreply
10:04:00
•
會者不難,難者不會
-nancyjin5391-
♂
(188 bytes)
()
04/13/2025 postreply
10:26:33
•
這麽好的生意,如果印度人接不住,最後還是得中國造。我很懷疑印度人做這種精細活的能力。
-Maui2021-
♀
(0 bytes)
()
04/13/2025 postreply
11:4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