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傾情分享。這兩個是很常見的投資誤區,我也是。我還得加一個:不聽“老人”言。

來源: 陳默 2023-08-22 12:01:1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484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陳默 ] 在 2023-08-22 12:19:19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回答: 投資經驗係列 #1: 我走過的彎路矽穀居士2023-08-22 07:44:32

太分散的問題我也曾有,為了“雞蛋不放一個籃子裏”,買的基金東一個西一個,又不做細致研究和跟蹤,最後發現管理困難、調整不及時,從長計議根本勝不過大盤。整合成指股之後反而穩中見長。

個股我也有點,有些好的一直握著,但倉位不大也不成氣候,翻了多少多少番也隻是博自己一樂。瞎折騰的例子不勝枚舉:搭錯車、loss harvesting之後再也搭不上車等等都有。最後悟到了我這樣的懶人隻配定投大盤,偶爾玩一下個股,真的是掙個盒飯錢自娛自樂一下,不能作為常態。

“聽人勸吃飽飯”這個事情上我有深刻教訓,當然也有值得感恩的。

先說教訓。我有一位關係要好的同事A,還有我曾經的老板B,都很著迷投資,有眼光、並願意分享。我的另一位同事C和A是好朋友,大約05-18年期間,我們四人時常約了coffee break,除了八卦,A和B都會說說投資。老板B是蘋果迷,總是號召我們買蘋果;A主要長投基金,也倒騰我們公司自己的股票賬戶,08年那會兒他預感到不對,做了調整,也把他的擔憂反複說了。

他倆的話,C和我都沒有聽進去多少。別的不說,就是把自己公司的股票(員工折扣自己逐年買的部分)在窗口期調整一下,08年就不會那麽痛。雖然幹熬過了危機,我們的股票後來也恢複了並一直不錯,但比A的操作差遠了。

當然,他倆的各種唐僧碎碎念,後來還是潛移默化幫到了我,感謝。

再說兩個正麵影響我的例子:

1)我有個老同學,財務自由以後想到高中畢業想學文史家裏不讓,耿耿於懷,於是空巢後和太太來紐約遊學(10年前的事兒了),他們有時周末來我們家玩,一起看球賽、吃飯什麽的。他曾在亞洲專做投資,自已也玩股票。我請他指點迷津,他深知我的懶惰個性,加上觀察/聽說了我介紹的工作/財務情況,他給我的勸告就是:定點長投。這個我聽進去了,也照著做了。

2)一位身邊的朋友,對美國經濟永遠充滿信心。他自己也是長投大盤的。記得有次風雨飄搖的時候,我心裏抖抖的,party上遇到他求問“怎麽辦”?他說:“這是美國!美國經濟垮了,世界還能存活嗎?!”(普京那“沒有俄羅斯,還要這個世界做甚”是抄我朋友的,哼~~)於是,我也惡狠狠地咬牙默念“大盤軍”的口號:有錢就買,打死不賣!豬飛到風口的時候我想他,一片哀嚎的時候我也想他,感覺是個隱形的肩膀可以依靠~~

投資這事兒,確實很個人化。不僅關乎財力大小,更和個人性格、生活模式、家庭利益最大化、家庭快樂指數最大化息息相關。什麽都不做,既辜負了這麽好的投資環境(參見上麵#2我朋友的觀點~),也可惜了我們這些老中學霸的好腦子;overdo了,損失了自己的好心情,還可能搞得家裏一地雞毛,就不值當了。

哎呀,又胡說了這麽多~我原先以為我這個“抱狗種菜寫流水帳”的大媽,在這高手如雲的文學城裏永遠不會涉足這個話題呢~

 

 

所有跟帖: 

我是十幾年前 -喜喜哈哈- 給 喜喜哈哈 發送悄悄話 喜喜哈哈 的博客首頁 (384 bytes) () 08/22/2023 postreply 12:32:21

哈哈,這老板真好。 -陳默- 給 陳默 發送悄悄話 陳默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2/2023 postreply 12:37:2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