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訪問日本這個讓我們糾結且神往的國家已是近二十年以前。後來因為工作的原因,直到疫情之前的七八年內我幾乎每隔一個月就要去一次日本,逐漸交了一些頗為談得來的日本朋友,我也就從對日本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觀察逐漸拓展到對他們的思維方式和行事方式的理解。
與日本人打過交到的朋友都對日本人的禮貌和細致有深刻的印象,我以為這和日本的“hansei”(反省)文化有著密切的關係。由於高度的人口密度和高度的自尊,日本人在生活的各個方麵都要注意不能給別人添麻煩,任何由於自己的不慎,甚至不能,而給別人帶來了麻煩都會讓日本人感覺非常不舒服甚至自責。其母語的語法和發音造成了日本人普遍的英語口語與東亞其他國家的人相比略遜,這並不是他們的過錯,而且他們普遍的閱讀和書寫能力都不錯。去過日本的朋友可能都對日本人似乎回避說英語有所體會,可能以為這是他們的民族自豪感甚至是對於外國人的“歧視”所致。但這又似乎與從日本各大城市的中心地段隨處可見的“英會話”的授課班的招牌,和幾乎每周都有日本人力中介公司通過Linkedin向我推薦具備英語會話能力的人才的現實不符。
讓我深有體會的是,有一次我在品川街頭向一個西裝筆挺戴眼鏡的明顯的職業人士問路,他對於自己不能用英語給我幫助的窘迫和愧疚的表情都使得我對自己問他感到自責。而他並不放棄,用手勢加上生硬的單詞讓我等在原地,他則一路小跑到大約百米開外的一個寫字樓找來了那裏負責接待的前台女孩幫我後,他才如釋重負地離開。 他們由於自己不能用英語與國際客人交流時的慚愧或許不是我們沒有強烈的“反省”文化背景的人可以真正體會的(所以我們不會選擇切腹)。
與“反省”文化相關的是我們許多做管理的朋友們熟知的“kaizen”(改善),既“定期地檢查審視目前的工作狀態和工作流程而從中找到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和方法”。在《豐田之道》中特別對“反省”和“改善”有過論述,“hansei”和“kaizen”相輔相承,是讓日本成為高自尊、高自律、高文明、高效率社會的動因之一。
從我做起!
幾個貼圖,從不同方麵反映日本的精確和細致: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