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旅行筆記(十三)近處看印度人

本文內容已被 [ 澤文H ] 在 2023-06-20 07:57:06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十三  近處看印度

旅行,其妙處有二:其一是探幽訪勝,尋古人名士之遺蹤,賞奇偉瑰麗之風景;其二是人在他鄉,人情風俗迥異,見平生之所未見,感平生之所未感。

自踏上印度的土地,從首都德裏出發,先後遊曆了七座城市,皆在印度西北部的拉賈斯坦邦和北方邦遊走,曆程近兩千公裏。途中,除了預定節目之外,餘亦有意利用機會走訪市井街巷,觀察異域之平常人的生活,與一些印度人交談,所見所聞,浮光掠影,雖不深刻,亦頗多感受。

直觀的第一感受是,印度色彩斑斕。尤其是女士著裝,無論年齡,無論貧富,多身披紗麗,紅綠、黃紫、藍,五彩繽紛,輕薄柔軟,明豔靚麗(圖1-5)。這樣大膽的顏色穿戴,中國女性是望而卻步的。

據說,紗麗在印度有數千年的曆史,是南亞次大陸炎熱氣候的產物。紗麗輕薄,多采用絲綢,亦可用布料。奇妙的是,紗麗沒有針線接縫。紗麗的穿法,花式繁多,繁簡不一,可包裹全身,可露頭,可露肚,且均把手臂露出。估計包頭是防嗮,而露肚和露臂是散熱,肚皮和手臂曬黑一點,女士們一般是可以容忍的。

圖1-5

而年輕一代,也受西裝影響,喜穿連衣裙。連衣裙可長可短,長則垂地,短則露膝。而自成風格的是,一些年青女士的連衣裙中還穿褲子。連衣裙也是大紅、大綠、亮黃為主,色彩豔麗,奪人眼目(圖6-10)。

圖6-10

相比之下,印度男人們的穿著較為一般。我們去的這個季節,氣溫在30度以上。從前麵圖3、8中可以看到,男士們大都上身穿T 恤衫或襯衫,下身則是牛仔褲或西褲。比較有特點的是,印度成年男人很少有人穿短褲,這一點和中國男人很不一樣。還有一點,印度男人和中國男人很不一樣:在街上,在人群密集的旅遊點,甚至在旅店飯館,幾乎看不見印度男人抽煙。相比之下, 在中國,滿大街都能看見嘴巴叼著煙卷的男子。

真正穿印度傳統服裝的男子不多。 在我的印象中,傳統印度男子,中國人稱為“印度阿三”者,頭上均包頭巾,身著短長袍,上嘴唇有微翹的胡須。我隻在旅館的迎賓者、旅遊點的賣藝者和宮殿中的守衛人處看見了這種逐漸消失的服裝(圖11、12)。這種傳統服裝的式微,和中國的情況類似,都是近代西方服飾惹的禍。

圖11、12

直觀的另外一個感受是,盡管都是印度人,印度人之間的種族和宗教差異還是滿大的。由於這次旅程主要是在拉賈斯坦邦,此處所述也僅以此地為憑。不管在旅遊景點處,還是在街道上,除了普通裝束的印度人外,常可以看見一身白服,連帽子都白的穆斯林(圖13);圍頭巾,長裙曳地的穆斯林(圖14);甚至有隻留眼前一條縫的穆斯林女士(圖15)。當然,還有頭上層層包裹的錫克教徒(圖16);也還有披掛奇特,不知屬於哪種民族的女士(圖17)。

圖13-17

而印度人本身也極其引人注目。有黑如炭麵者,如圖11的迎賓老者;有麵如重棗者,如圖5、10中的女士;有眉目似歐羅巴人者;有體型高大強健者;有瘦小如幹柴者,亦有肥碩似湯加人者。此外,和中國人麵容相近的不白不黑的印度人也不鮮見。

從印度三麵環海,一麵接山的特殊地理環境可以知道,早年的先民來自世界的多個方向。在雅利安人進入次大陸前,早有非洲人、原始澳大利亞人原始地中海人,從海洋漂流到此地定居。而在雅利安人之後,還有從北部和西北過來的突厥人、蒙藏人,他們也看上了這裏的農耕沃土。因此,印度次大陸就這樣成了世界上的種族博物館,呈現出膚色、麵目、骨骼、體型的多樣性。

而北印度人,其中很多是來自中亞草原的雅利安人的後裔。這些十足的高鼻深目者,雖膚色比白種人深,但他們和歐洲人在血緣上是親戚,卻與我華夏子孫所屬的蒙古品種迥異。雅利安人呆在溫和或寒冷之地,就演變成了白皮膚的歐洲人,而在和印度次大陸南端的土族混血後,並在數千年太陽的烘焙下,就顯現出現今的膚色特征。

不管是哪個種族,普通的印度人大都熱情開朗,喜歡笑,喜歡交談。圖18是一個出來旅遊的三口之家,在交談之後的合影。男士是一位公司的部門經理,女士在家。他們隻有一個孩子,而且是個女孩,但並無再生育的計劃。可見,時代在變化,印度人的家庭觀念也在變化。

印度人口眾多,據2019年的統計,已經達到13.3億,直追中國,且有近期超過之勢。在大街上,在旅遊熱點處,人群麝集,摩肩接蹱,交通堵塞,但極少看見吵鬧爭鬥之人。在整個兩周的旅遊中,筆者僅目睹了一次吵鬧爭鬥,是在法塔赫普爾•西格裏遊覽時,兩個男人在門口爭奪殘疾人的入園輪椅所致。

印度是一個女性勞累的國度。車過廣袤的田野,透過車窗,看見田野裏勞作的農人多是婦女,鮮見丁壯。是否是丁壯已進城謀生,撇下婦孺,留守鄉村,不得而知?但青年女士也有從事社會工作的,照片19是在焦特普爾街頭看見的騎摩托巡邏的女警察。年青的一代開始見證風俗的改變,在旅遊熱點和鬧市,青年男女也會手牽手,親熱相攜,神態自如(圖20)。

圖19、20

印度年青人熱情大方,且幾乎都能說英語,和中國的年青人一樣,手機是他們的必備物件。見到我等老外,常主動攀談,而且常要求合影,似對中國人毫無芥蒂。圖21是筆者與同伴和幾位印度姑娘的合影。在參觀過程中,突遇這些印度姑娘,開朗大方,用英語要求,要和我們這些爺爺級別的人合影,我們隻好滿足之。邀請拍照者常絡繹不絕,有女有男,不一而足。

圖21

交談中,常有意了解印度人的經濟收入。一般印度的工薪階層,工資尚不算高。在焦特普爾,一個四星級賓館的前台的月薪是二萬盧比(十盧比約合人民幣一元),而賓館的清潔工僅隻有一萬,問其夠否? 答曰:“夠!”,這頗使我這個外來者吃驚。聽其解釋,豁然開朗。原來,印度的物價不算高,如果不在外麵消費,隻要自己動手,省吃儉用,是可以應付得過去的。即使旅遊者如我等,在接待我們的餐廳消費,東西也極便宜。如吃頓午餐,僅需300-500盧比;一杯鮮榨石榴汁,索價15盧比;而水果攤上的鮮梨,一公斤隻要30盧比。

專業人員的工資高了好幾倍。齋普爾是拉賈斯坦邦的首府,其報社的青年記者,其月薪達到四萬盧比。在烏代普爾,一個三十多歲的建築工程師,月薪能掙到八萬盧比。我從他的話語中得知,這是在大學畢業後,工作近十年時的工資待遇。人近中年,能掙到一般普通工人的4-8倍的工資,他很滿意。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