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前世,我想我會生活在米諾斯時代、古希臘時代、古羅馬時代或文藝複興時代,要不然,既不是考古係專業,也不是曆史係畢業的我,為什麽會對很多人眼中的“坑兒”有興趣?為什麽會對那些遺跡充滿了愛戀,也充滿了惋惜呢?因為那裏飄著曆史的回聲,那裏藏著文明的味道。那味道,讓我與它相知,即使無言也默契;讓我與它相眷,即使不語也憐惜。
克裏特島
克裏特島
克裏特島
克裏特島的阿普特拉古城遺址(Ancient Aptera),又讓我聞到了同克諾索斯宮一樣古文明的味道。如果說克諾索斯宮因深埋地下而保持著純純的米諾斯文明的味道,那阿普特拉古城則因“生存”在地上而刻有米諾斯、古希臘、羅馬帝國、威尼斯共和國、奧斯曼帝國和二戰中德國連續幾千年的印記。這個第一次出現在線形文字B中的城市,高居在山丘上,俯視蘇達灣(Souda Bay)。有利的地形讓它不僅在米諾斯時期就是克裏特島西部最強大的城市,而且在之後的各朝各代中都受到青睞。平靜而美麗的蘇達灣,為阿普特拉城提供了海上商業貿易和軍事戰略的絕佳條件。
這個巨大的天然港口,是克裏特島到希臘大陸最近的地方,也是意大利和其它歐洲港口海路的必經之地。入口兩側的Minoa和Kissamos兩個港口確保了對海軍活動的控製,這讓蘇達灣比其東部克諾索斯宮所在的伊拉克利翁港口(Heraklion port)更具戰略意義,從古至今都被證明是發展強大商業和政治中心的理想選擇。奧斯曼帝國曾把蘇達灣改造成一個大軍港,二戰期間德國把它作為一個大海軍基地,現如今還有兩個軍事海軍基地,一是希臘海軍,另一個是北約海軍。建於蘇達灣上方200米的阿普特拉城,當然也是古代兵家必爭之地和最重要的貿易中心。
蘇達灣旁
蘇達灣旁
作為古代克裏特島的一個強大城邦,這個光榮城市的遺跡就散落在蘇達灣旁。它曾經是古希臘的音樂藝術中心,其城市名稱也來源於古希臘神話。希臘神話中人首鳥身的女妖塞任(Siren)跟主管藝術與科學的文藝女神繆斯(Muses)在這個城市的寺廟中舉行音樂比賽,敗北的塞任十分苦惱,失去了翅膀,羽毛掉進蘇達灣,形成了港灣中的小“白島”。
憑借著蘇達灣的優勢,阿普特拉從貿易中積累了巨大的財富,成為古代非常富裕和強大的城市,可以與其東部克諾索斯宮所在的伊拉克利翁(Heraklion)相媲美。在古希臘時代,這座城市在經濟和政治上走上了自己的巔峰時刻,不僅跟古希臘的大城邦建立了外交關係,而且有自己的貨幣。貨幣的一麵是月亮女神阿爾忒彌斯(Artemis),另一麵是阿普特拉之王和火炬、蜜蜂和弓箭。它也生產銅和鐵,擁有歐洲已知的最古老的礦井。雖然阿普特拉有2萬多人口,但公民的實際數量約為5000人,其他均為奴隸。
阿普特拉遺址
阿普特拉遺址
這個在米諾斯文明時期就很強大的城市跟米諾斯城一樣,靠貿易發家,但不野蠻好戰,這讓它在羅馬人統治克裏特島時受到庇護,開始興建蓄水池,從而農業蓬勃發展,達到另一個巔峰。在拜占庭時期,它是一個大城市和主教的所在地,可惜,在公元7世紀,它不幸遭遇了一場大地震,導致大部分居民放棄了這個曾經輝煌的城市,最終在公元9世紀被阿拉伯人所摧毀。雖然之後在阿普特拉城的所在地又建起了另一座城市,但此城在海盜襲擊中再次被毀,剩下今天的斷壁殘垣。
從這些斷壁殘垣中,我們依稀仿佛可以看到這個小鎮在各個時期的繁華。古羅馬時期鑿刻的墓室、寺廟遺址、磚石結構的堅固古城牆、由石灰石製成的劇院、拱形蓄水池、向所有公共和私人浴室供水的水箱、根據古希臘標準建造的帶有庭院的大型私人住宅和三拱拱廊建築;拜占庭時期的建築物;威尼斯共和國時期修建的,一直使用到60年代中期的修道院及奧斯曼帝國時期的堡壘。
阿普特拉遺址
阿普特拉遺址旁
如果這個遺址洋溢著古代各個時期不同文明的味道,那站在這個默默無聞的遺址高處,看近處開得正豔的野花,看遠處蔚藍波平的蘇達灣海岸線,看海的盡頭被積雪覆蓋的白山(White Moutain),卻是美景無限,那是一股清香誘人的自然味道。白茫茫的白雪為白山穿上了潔白的衣裳,在陽光下是那樣耀眼。藍天白雲為它披上了藍白相間的頭紗,綠色的山林是它的裙裝,而它的腳下,是碧藍的蘇達灣。在寧靜的四周,雪仙子盡情揮舞衣袖,彈奏藍白交響曲。在飄飄灑灑的彈奏中,天地山川和阿普特拉古城,是那麽清純潔淨,有著極致之美。
這裏的極致之美離克裏特島的第二大城市幹尼亞(Chania)不遠。站在建於曾7次出任希臘首相的Venizelos Graves所在的公園內,有著鮮明威尼斯特色的哈尼亞城盡收眼底。陽光從城市上空灑下,輕風迎麵撲來,我又看到了Tiffany藍,那是我的最愛。
Venizelos Graves
Venizelos Graves內的教堂
幹尼亞城
離開我的最愛,也離開了美麗的海岸線,我們一路向北,尋找隱藏在山穀中的東正教修道院,那裏也有古老的味道。建於16世紀,由威尼斯貴族出資建造,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在克裏特島唯一經營的阿吉亞·特裏亞達(Agia Triada Tzagarolon)修道院,也稱聖三位一體修道院,被認為是克裏特島最富有的修道院,也是我們去過的最美的修道院。修道院外麵是成片的橄欖樹和葡萄園,院內遍布檸檬和橘子樹,各色鮮花妝點著修道院,與黃色為主體顏色的修道院相得益彰,漂亮極了。
整個修道院建築群呈一個巨大的矩形,立麵采用拜占庭式建築十字形,內有一個庭院,帶有三個圓頂的天主教教堂位於院子中間,兩側是兩個較小的東正教圓頂教堂,一個獻給生命的春天(Zoodochos Pigi),另一個獻給神學家聖約翰。這種結合了東正教和西方建築風格的修道院無論從規模還是建築形式,都是威尼斯統治克裏特島時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修道院,也是克裏特島文藝複興時期最重要的典範建築之一。在教堂的裝飾中,鍍金的圖標屏幕非常漂亮,即使在數百年後的今天,它也彰顯了製作者的精湛技藝。
聖三位一體修道院
聖三位一體修道院
聖三位一體修道院
該修道院有橄欖油廠,釀酒機,酒窖,用於儲存雨水的巨大水箱、藏有稀有書籍的圖書館等,還開發了有機藤蔓和橄欖的係統栽培方法,生產葡萄酒,蜂蜜,醋和橄欖油肥皂及贏得國際獎項的有機橄欖油,真的很富有。因為它的富有,這座修道院曾對當地的東正教和天主教徒社區及島上的教育產生了巨大影響,並將其活動擴展到了小亞細亞。
雖然該修道院在與土耳其人的衝突中遭到嚴重破壞,並在克裏特島大革命爆發後被廢棄,但此後的大革命會議在此召開,後又成立了神學院,至今仍在克裏特島的宗教和經濟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還被用作電影《隻為您的眼睛》(For Your Eyes Only)的拍攝地。
聖三位一體修道院
聖三位一體修道院
聖三位一體修道院
相比美麗富裕的聖三位一體修道院,與之咫尺之遙的聖母天使修道院(Gouverneto Monastery)就顯得寒酸得多。如果聖三位一體修道院還在市麵上,有柏油路與之相鄰,那聖母天使修道院就是在窮鄉僻壤,區區5公裏的路途都是石子路,一路上我們都擔心車輪會爆胎。這座可以追溯到威尼斯統治時期,後被土耳其人掠奪,在二戰中被德國人用作前哨的修道院坐落在山坳裏,被沒什麽風景的山半環抱,有成群的羊群在吃草,看起來有些蒼茫。兼有威尼斯風格和巴洛克風格的兩層建築外牆已經斑駁脫落,帶有圓頂的十字形修道院入口處裝飾著怪物的浮雕,建築裏有可以容納50名僧侶的牢房。
聖母天使修道院
聖母天使修道院外
聖母天使修道院外
聖母天使修道院外
聖母天使修道院內
這座克裏特島最古老,也是最大修道院之一的聖母天使修道院雖然沒有美麗的外觀和富裕的內在,但它卻有一個綠草茵茵的大花園,裏麵有天鵝在悠哉悠哉地漫步,還有麵對大海的海闊天空。從修道院的角門出來,沿著小徑,穿行在阿夫拉奇峽穀(Avlaki Gorge)中,可以一直奔向海邊。那是絕美的徒步路線,那是遇見寶石藍的絕佳機會。
我們喜歡寶石藍,也愛Tifany藍,還愛粉藍。為了與粉藍相遇,我們長途跋涉,看盡克裏特島的山川地貌,在窄窄的S型盤山道中穿群山,過峽穀,兜兜轉轉,單程開了兩個多小時,就是為了傳說中能把少女心融化的粉紅色海灘(Elafonisi)。如果沒有太多的期望,由無數海洋生物的貝殼殘骸經過長期風化而形成的細微顆粒所呈現出獨特粉色的粉紅色海灘還是很美的。藍天配著白雲高高在上,天海連接處是一片蔚藍。蔚藍漸漸推近,是淺藍,是我最愛的Tiffany藍,最後是粉藍。顏色的遞進,伴著溫柔的海波和細嫩的白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應該美到讓我們心醉。可是我們對這個名列克裏特島自然景觀首位的粉紅色沙灘期望值太高了,它並沒有呈現出仙境一般讓我們震撼的美。
粉紅色海灘
粉紅色海灘
雖然我們在克裏特島最西邊的粉紅色沙灘沒有遇見世外桃源,也沒有粉紅色的記憶,但在聖托裏尼島(Santorini Island),我們卻與人間天堂相會。那裏的文明飄著米諾斯的味道,那裏的景致演繹著藍色夢幻曲。那輕飄慢緩的藍色夢幻曲,猶如開在內心深處的一株幽蘭,清香四溢,寧靜致遠。
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