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戰場遊記之七十:大清王朝的最後一年(下)

來源: 小百臉 2018-12-18 11:20:3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539 bytes)
 

      清政府同樣在為銀子傷腦筋。中華的物力已讓老佛爺進貢給與國討歡心花得捉襟見肘。此刻為了向英、美、德、法四國銀行財團借款,在郵傳大臣盛宣懷的策動下,宣布“鐵路國有”政策,將已歸商辦的川漢、粵漢鐵路收歸國有,原來地方的集資款概不退現款,隻換發國家鐵路股票。本來已經開始破土動工的川漢鐵路,其資金是向股東征收的。這些股東不僅來自紳士、商人、地主,還有農民,而且農民購買的股份占很大比例。川漢鐵路督辦大臣端方向四川總督王人文發出“歌電”,告此決定。王人文收電後,知此電一公布,全省必大亂,於是竟壓下不宣。盛宣懷、端方又徑電川漢鐵路公司駐宜昌總理李稷勳,詢問是否見到“歌電”,李即致電成都總公司索閱,總公司轉詢督署。王人文便隻得抄示公司,電文公開,全省輿論大嘩。同時,端方、盛宣懷等又迭催王人文派員清查鐵路公司各地帳目,以便接收。但查帳員遭鐵路公司拒絕。四川各階層,尤其是廣大城鄉勞動人民掀起了轟轟烈烈的保路運動。鐵路公司舉行緊急會議,決定馬上組織保路同誌會。連夜即發通知,翌日即宣布成立。一致反抗,反抗到底!商人罷市!工人罷工!學生罷課!農人抗納租稅!
成都人民公園(原少城公園)保路運動紀念碑:
 

       保路同誌會成立大會人員全體到總督衙門向王人文請願,要求代奏。王人文出來接見群眾表示同情,並致電內閣希望撤回成命;同時上疏嚴參盛宣懷欺君誤國。清廷申諭嚴飭,並將王人文革職。同誌會派到北京請願的代表,也被“押解回籍”(那時就有“截訪”啊?現在都在評選中國的新四大發明,我覺得這“維穩”應是其中之首,其他三個是:廣場舞、中國式過馬路、宮廷戲長征抗日內戰電視劇)。高壓政策加劇了人民的仇恨,而且從和平保路轉向了武裝造反。四川同盟會邀請哥老會首領召開秘密會議,決定發動571工程。新任四川總督趙爾豐誘捕谘議局正、副議長蒲殿俊、羅綸以及保路同誌會和川路股東會的負責人。消息傳開,數萬群眾前來請願,要求放人。趙爾豐竟下令軍警向手無寸鐵的群眾開槍,當場打死32人,數百人受傷,造成駭人聽聞的“成都血案”。此事激起四川民眾的極大憤慨,數萬民團與保路同誌軍進圍成都,附近州縣農民武裝雲集響應,圍城人員不下二十萬。清廷命湖廣總督瑞澂派新軍入川鎮壓。這樣,武漢就空虛了。趙爾豐1911年底被新成立的四川軍政府公審處死。
 
臨時約法:
 

     得益於京漢鐵路和長江航運,以及張之洞長達20年的開明經營,武漢當時已是全國僅次於上海的第二大工商業城市。漢陽兵工廠就在這裏,所製79式步槍(漢陽造)反成了推翻清王朝的主要家夥。整個湖北的新軍其實隻有一個鎮:一萬五千人。這個鎮中竟有革命團體文學社、共進會份子約五千人。鐵路大臣端方帶了該鎮第十六協的全部兩個標,約四千多人進四川(走到資州部下就嘩變,端方被士兵幹掉,首級浸在煤油桶內一路遊行示眾回湖北)。還有幾個營被派往宜昌、沙市、襄陽、嶽州駐防。隨著一批批新軍被調離,本來正計劃依賴新軍發動起義的同盟會中部總會(這是宋教仁等人在與孫中山決裂後成立的,所以,武昌起義並不是孫領導的)感到時間緊迫起來。他們聯絡了長沙分會和正在香港的黃興,準備在10月16日舉事。文學社負責人蔣翊武被推舉為總指揮,共進會負責人孫武被推舉為參謀長。
辛亥革命時的中國地圖,後來讓老毛子砍去不少:
 
 
      然而10月9日,孫武在漢口俄租界寶善裏14號秘密製造炸彈時發生事故,不幸被炸傷。俄國巡捕前來搜查,孫武和其他人脫逃,但起義的文件、旗幟等被搜走。湖廣總督瑞澄聞聽此事後下令全城戒嚴,搜捕革命黨人。彭楚潘、劉複基、楊洪勝三人10月10日淩晨被斬首示眾。 新軍工程營後隊第三棚正目(班長)熊秉坤等人決定提早起義,當裏第一次集合點名,在營房發動軍變。當時,他們僅有20顆子彈,所需武器要靠奪取楚望台軍械庫。傍晚,氣氛極度緊張。二排正目、共進會支隊長金兆龍、士兵程定國正在擦槍,突然進來巡視的清方排長陶啟勝發現了,大聲叱責說:“你們想造反嗎?”金反唇說:“老子造反你要怎樣?”陶大怒說:“你敢犯上,這還了得,來人把他們抓了。”於是兩人互相扭作一團,程定國從陶背後用槍托向陶頭上狠狠敲擊一下,立時頭破血流,扭頭就跑。另一個共進會員程正瀛再向陶射了一槍,這一槍就是武昌起義的第一聲槍聲。大家爭著喊“起義了!趙義了!”又打死了企圖進來阻止起義的工程營管帶(營長)阮榮發、右隊隊官黃坤榮、司務長張文濤。
武昌起義地圖:
 
 
炮兵向督署發炮轟擊:
 

         群龍無首的起義士兵首先發難攻占楚望台軍 械庫,駐守武昌城外的輜重隊、炮兵營、工程隊的革命黨人亦發動了起義,並向楚望台齊集。武昌城內的29 標的蔡濟民和30標的吳醒漢亦率領部分起義士兵衝出營門,趕往楚望台;爾後,武昌城內外各標營的革命黨人也紛紛率眾起義,並趕向楚望台。起義人數多達 3000多人。臨時推舉工程營左隊隊官(相當於連長)吳兆麟作為起義軍臨時總指揮,熊秉坤為參謀長。晚上10點30分,起義軍分三路進攻總督署和旁邊的第八鎮司令部。並命已入城之炮8標則在中和門及蛇山占領發射陣地,向督署進行轟炸。起 初,起義軍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指揮,加上兵力不夠,進攻受挫。晚12點後,起義軍再次發起進攻,並突破敵人防線,在督署附近放火,以火光為標誌,蛇山與中和 門附近的炮兵向光處發炮轟擊。湖廣總督瑞瀓打破督署後牆,從長江坐船逃走,第八鎮統製張彪仍舊在司令部頑抗。起義軍經過反複的進攻,終於在天亮前占領了督署和鎮司令部。張彪退出武昌,整個武昌在起義軍的掌控之中。
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黎布告,這個“黎”字是是義軍頭領之一的張振武簽的:
 
 
     1911年10月11日黎明,起義軍聚集在湖北諮議局大樓會議廳,新軍八鎮十五協二十九標二營司務長蔡濟民召集會議,商討組建軍政府和推舉都 督人選。諮議局議長湯化龍主持會議。吳兆麟提議由第 21混成協統領(旅長)黎元洪擔任都督,會議通過。革命黨軍遂包圍黎元洪住處,強迫黎元洪“主持大計”。把他簇擁到楚望台上,全體起義官兵舉槍對黎元洪致敬。湖北谘議局早已準備好了安民布告,並且替黎元洪簽上了“黎”字。此時黎元洪有點像六. 四時的江澤民,想不當也不行。當天下午《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黎布告》張貼於武漢街頭,駐守漢口、漢陽的新軍立即響應。3天之內,武漢三鎮全部變色。武昌起義暫時是成功了, 但後來還是有不少人想當皇帝 (當然以後還會有),   他們都沒有什麽好下場。
袁世凱墓: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袁那個墳鋼筋水泥的很結實,文革時紅衛兵拿炸藥包隻炸掉一個角。 -borisg- 給 borisg 發送悄悄話 boris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8/2018 postreply 11:38:57

謝謝指教。我們是2016年春去的安陽。參觀袁林時不知有這故事。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 -小百臉- 給 小百臉 發送悄悄話 小百臉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8/2018 postreply 15:15:10

文章生動有趣,喜歡你的曆史隨筆 -隨易- 給 隨易 發送悄悄話 隨易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0/2018 postreply 16:39:1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