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戰場遊記之六十九:九宮山
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到底死在何時、何地,墳墓在哪兒,至今仍無確切的定論。至少現在就有湖南石門(據說石門縣夾山寺的奉天玉和尚就是李自成)、湖北通城縣城郊和通山九宮山三處李自成墓,說不定以後還會有新的冒出來。各地為了爭奪旅遊資源和利益,吵個不休。這其中的原因是:當時的官方(清朝和南明政權)都沒有明確的記錄,也許官府自己也弄不清楚。
至今能夠肯定的是1644年4月底,闖王李自成的大順軍在山海關一片石被清軍和吳三桂聯軍打敗。退出北京後,由河北一直跑到山西,再由山西退到關中。次年又迫於作戰失利,無奈從陝西轉移至湖北武昌。在這裏又遭大清英親王阿濟格(努爾哈赤的第十二子,當時負責追剿“闖賊”)重創,少部分敗兵由陸路沿蒲圻、崇陽、通城流入湖南,後歸順南明總督何騰蛟。主力和老營(應該由李自成自己率領)從水陸兩路向東逃。阿濟格在順治二年閏六月奏報稱:“流賊李自成,親率西安府馬步賊兵十三萬,並湖廣襄陽、承天、荊州、德安四府所屬各州縣,原設守禦賊兵七萬,共二十萬。聲言欲取南京,水陸並進,我兵亦分水陸兩路躡其後,追及於鄧州、承天、德安、武昌、富池(今陽新縣富池鎮,西距九江約70公裏)、桑家口等處,降者撫之,拒者誅之,窮追至賊老營,大敗賊兵八次……俘自成兩叔偽趙候(李守義)、偽襄南候(李守正)並自成妻妾二口,獲金印一 顆,又獲偽汝候劉宗敏並一妻二媳,自成養子偽義候薑耐(即張鼎)妻,偽齊候顧炎妻,偽總兵左光先並一妻三子,及術士偽軍師宋矮子(獻策),又獲太原府故明晉王二妃。其自成二叔及偽汝候劉宗閔俱斬於軍。自成又有妻妾三口,因我兵追急,投揚子江死。計我兵追躡自成,及分翼出師敗賊,凡十有三戰,獲駝三十一,騾馬六千四百五十,船三千一百八艘。”《清世祖實錄》卷十八。
姚雪垠先生在《李自成殉難於湖北通山史證》文中分析說:“李自成趁著左(小百臉注:即南明武昌守將左良玉)軍東下之後,進占武昌。武昌有長江天塹,且有大別山(今漢陽龜山)為之屏障,自古為軍事家視為形勝之地。按道理講李自成應該堅守武昌,使將士得到休息,隻要能阻敵人前進,稍挫敵鋒,即可以稍稍恢複元氣。然而清軍一到,才一接仗,他便潰敗,大將劉宗敏、軍師宋獻策等重要將領分別被殺被俘。大軍一部分投降,一部分向南逃跑,到了蒲圻、通城、崇陽和湖南邊境一帶,李自成自己率領主力和老營從水陸兩路向東逃。清兵暫時不管向南逃的幾支大順軍部隊,隻是向東追趕李自成。到了富池口,是長江南岸的險要地方。李自成駐軍休息,載運眷屬和輜重的船隊也停泊江邊。清將得到當百姓報告,水陸輕兵急追。夜間直衝李自成寢帳,自成的三個妃子投江自盡,他自己倉皇逃脫。李自成在將士的奮力保護下,雖然突出了清軍的重圍,但身邊最後隻剩下五六百人,為了擺脫追兵,李自成隻帶一小隊人馬,翻山越嶺,遁跡而行,向經興國(陽新)向湖北通山與江西武寧交界的九宮山方向逃去。
根據國家文物局網站 http://www.sach.gov.cn/ 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牛跡嶺李自成墓”介紹中說“大順永昌二年(1645年)五月上旬,李自成由武昌揮師東下南京,在九江與清軍遭遇,戰敗後取道大冶縣,經保安、鹹寧入通山,渡富水,直奔九宮山下,在李家鋪又遭到清軍的包圍,他率親兵殺出,單騎誤入葫蘆槽,被小源口寨勇頭目程九伯殺害,遂葬於此地。”
如果上述經過成立,那就能夠解釋為什麽阿濟格奏折中沒有向朝廷交待李自成的最後下落,因為隻是地方鄉勇幹的,他不知道。而那些寨勇又不知道自己殺的是誰。問題又來了,那麽怎麽能夠證明程九伯殺死的就是李自成呢?據說後來根據“闖賊”招供,地方政府找到的屍體已腐爛,無法辨認,那時又沒有DNA。總之一筆糊塗賬,給後世留下廣泛的想象空間和爭論舞台,也未曾不是一個理想而有趣的結局。
至少通城縣方麵是絕不服氣的。
1926年北伐期間,作為總政治部副主任的郭沫若曾到通城(羅公山,也叫九宮山)憑吊另一座李自成墳。1928年,駐紮通城的國民革命軍14軍49師師長嶽森至九宮山憑吊,以高六尺、寬二尺、厚四寸,上鐫楷書“李自成之墓”石碑更換原“李自成墳”石碑和立在兩旁的“羅公丹灶,闖賊荒塋”石柱。1944年郭沫若在重慶寫成《甲申三百年祭》,探討李自成失敗原因,文中亦指出李自成死於通城九宮山。1955年,通城縣人民委員會根據政務院和省政府的指示,在離縣城二華裏的九宮山北麓原李自成墓址上培修了李自成之墓,當時擔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和湖北省委書記王任重親自為墓碑題了詞。
然而墓成後,有位通山縣高湖鄉的民辦小學教師向《曆史教學》編輯部提出了質疑。該刊在請專家作問題解答時,認為在通山縣高湖牛跡嶺被程九伯打死的李延才是李自成。次年,郭沐若同誌根據《曆史教學》編輯部的初步論證發了一個聲明,宣布注銷他的題詞並將《甲申三百年祭》中的“通城”更正為“通山”。1964年,《曆史教學》又發表了專文進一步論證李自成死於通山九宮山,從此在國內,李自成殉難於通山說取代了通城說,編進了教科書。
1985年10月28日至11月1日,湖北省通山縣政府邀請湖北省社聯、湖北省文化廳、湖北大學和全國各地的研究明清史專家、學者及新聞出版界共七十餘人,參加在通山縣鳳池山莊舉行的李自成歸宿問題學術討論會,會議得出了基本結論:李自成殉難於湖北通山九宮山無可置疑。接著通山縣政府擬定申請報告,通過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向國家文物局申報,將1980年新建成的闖王陵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湖北省博物館將通山縣政府的申請報告謄錄後轉給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11月5日,原湖北省博物館館長、考古專家譚維四在申請報告簽上“同意抄發”後,上報給國家文物局,國家文物局又報到國務院,1988年1月13日國務院將通山闖王陵公布批準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通山縣大獲全勝,但通城縣並不屈服,至今仍在申訴中。
瑞慶宮:
回頭再來介紹通山縣九宮山。它是一座道教名山,遠非通城縣城郊那座小小的羅公山可比。景區內奇峰聳立,幽穀縱橫,有奇鬆怪石、雲海溫泉和瀑布,李自成墓位於九宮山西麓牛跡嶺小月山上。九宮山的名氣遠不如廬山和武當山。從通山縣城每天隻有兩班車上山,乘客多為山民。我們是 4月底旅遊淡季上山的,車上有一隊上山建風力發電站的民工。坐在我隔壁的一位民工告訴我,每天能賺300塊錢。沒有星期天,活有的是,想幹多久幹多久。班車的終點在山上雲中湖畔瑞慶宮前小廣場。這裏有如廬山上的牯嶺街,是交通和住宿中心。
即使是遊客,也不是衝著李自成墓來的。他們主要是欣賞這裏美麗的自然風光,夏天避暑,冬天滑雪,燒香還願,爬山涉水。這裏還是武漢達官貴人養老療病的好地方,療養院不計其數。 山上竹林密布,四季都有新鮮嫩筍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