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戰場遊記之七十:大清王朝的最後一年(上)
黃興1911年11月9日致袁世凱書,勸他順應大勢,棄暗投明, 站到起義軍一邊來:
那年,6歲的帝國國家元首溥儀記得:“有一天(小百臉注:應是1912年1月16日)在養心殿的東暖閣裏,隆裕太後坐在靠南窗的炕上,用手絹擦眼,麵前地上的紅氈子墊上跪著一個粗胖的老頭子,滿臉淚痕。我坐在太後的右邊,非常納悶,不明白兩個大人為什麽哭。這時殿裏除了我們三個,別無他人(攝政王載灃此時已辭職),安靜得很,胖老頭很響地一邊抽縮著鼻子一邊說話,說的什麽我全不懂。後來我才知道,這個胖老頭就是袁世凱。這是我看見袁世凱惟一的一次,也是袁世凱最後一次見太後。如果別人沒有對我說錯的話,那麽正是在這次,袁世凱向隆裕太後直接提出了退位的問題。從這次召見之後,袁世凱就借口東華門遇險的事故,再不進宮了。”
武昌,辛亥革命紀念館,即原鄂軍都督府:
都督府會議廳,1912年4月孫中山曾在此演講:
可皇宮外麵的世界卻風起雲湧。武昌起義後,各地紛紛響應,已有十七個省宣布獨立,脫離清政府的節製。滿族統帥根本指揮不動北洋各鎮新軍,隻好重新起用了在河南彰德釣魚喝小酒的袁世凱。待價而沽的袁世凱卻對於北京的起用推辭再三,一直到被授以內閣總理大臣和統製全部兵權的欽差大臣,軍政大權全已在握的時候,才出山率領北洋軍向民軍進攻。苦戰奪回了漢口和漢陽後,即按兵不動,自己動身回京向孤兒寡母逼宮。而此時中華民國已在南京宣告成立,孫中山被公推為臨時大總統了。
鄂軍都督府軍事會議室:
鄂軍都督府軍令部:
曾經無比強大的大清王朝淪落到這步田地,實在是老佛爺為首的保守勢力造的孽。都進入20世紀了,他們仍然不知道井外的世界千變萬化,仍然以為憑借武力就可以維持萬代江山(她要有點遠見,生前就得吩咐裝棺材時別放任何金銀珠寶,孫殿英也就會放過她的菩陀峪,而改去砸慈安的普祥峪了。不信請看1945年八路軍冀東軍區十五分區敵工部部長張盡忠以“鬥爭皇上大地主”、“幫助群眾度過饑荒”之名發動的群體性盜挖清東陵,11座帝陵和皇妃陵全被搜刮,唯獨孝陵幸免;就是因為傳說順治帝在五台山出家,地宮是空的,隻有一雙鞋子和一把扇子。張盡忠認為不值得白費力氣。他老兄1946年被國民黨軍統北平站逮捕,1948年死於獄中)。光緒皇帝主導的變法被扼殺。慈禧無奈擬行的變法一拖再拖,死抱權力舍不得放手,誰都看得出她毫無政治改革的誠意。國人的耐心早就被玩弄得破滅殆盡。清王朝再不垮,這老天也真沒長眼了。
清皇帝退位詔書:
大清朝盡管眾叛親離,可爛船還有三斤釘呢。從乙未廣州起義到黃花崗,1894年到1911年之間民間發動的革命起義事件計有29次之多,其中興中會/同盟會/國民黨發動的就有十場,全都被殘暴鎮壓。孫先行者一個跟鬥翻到亞美利堅化緣去了。
南京臨時政府成立, 孫中山右手旁是黎元洪:
新政府外交部: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