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稍微有點驚訝,很少見到文章裏麵的譯名用法,如果在大陸的話,象“波希米亞”(比如福爾摩斯探案裏麵“波希米亞醜聞”一案),克拉科夫,盧布林,都是相當有共識的。
我倒不在乎“標準譯名”什麽的,最標準的,那是斯拉夫原文。隻是看到“波斯米亞”有點好奇。兩岸三地所習慣的譯名不同,對比一下很有意思的,比如布什--布殊,貝克漢姆--碧鹹,伊萬尼塞維奇----伊文尼思玉
敢問您用的譯名是香港還是台灣的?
所有跟帖:
•
說不清,也許是香港那邊的吧。我倒是幾種都見過,象
-東又西-
♀
(48 bytes)
()
11/03/2009 postreply
15:41:41
•
嗯,羅布林的用法我也見過
-顧劍-
♀
(639 bytes)
()
11/03/2009 postreply
15:51:25
•
俺是廣州的,也說粵語。其實碧鹹用粵語說的話真的就和英文的
-東又西-
♀
(116 bytes)
()
11/03/2009 postreply
16: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