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令十字街84號》(英語:84 Charing Cross Road)是由海倫·漢芙(Helene Hanff)於1970年撰寫的一本書籍。海倫·漢芙是居住在紐約的一位猶太人,她是自由撰稿人,酷愛讀書,尤其是喜歡讀二手書。她通過廣告找到了倫敦一家專賣二手書的書店。書店位於倫敦查令十字街84號。她通過郵購書籍與二手書店的店主及員工結下了深深的友情。他們之間書信往來是友情的見證,也是海倫對二手書的睿智見解的評論集合。海倫把二十年來的通信集結成書,於是便有了這本愛書人的掌上明珠的通信集。進而,位於倫敦鬧市區的查令十字街84號也成了愛書人的聖地。
海倫愛書,最愛二手書,她說:“我喜歡扉頁上有題簽、頁麵寫滿注記的舊書;我愛極了那種與心有靈犀的前人冥冥共讀,時而戚戚於胸,時而被耳提麵命的感覺”。”我著實喜愛被前人翻過無數遍的舊書。上次《哈茲裏特散文選》寄達時,一翻開看到扉頁上寫著‘我厭惡讀新書’時,我不禁對這位未曾謀麵的前任書主肅然高呼‘同誌’!”
海倫愛書,不僅愛書的內容,還愛書的裝幀。她說:“今天收到你們寄來的書,斯蒂文森的書真是漂亮,我捧著它,深怕汙損她那細致的皮裝封麵和米黃色的厚實內頁,我簡直不曉得一本書竟也能如此迷人,光撫摸著就教人打心裏頭舒服。”
這麽裝幀精美的書是書店的主人弗蘭克從貴族家裏收購來的。一個正直、穩重、敬業的英國紳士精心地為紐約的單身女作家尋找她想要的書,其中就包含著同是愛書人的心靈相通的無言的溫情。而妙語連珠的海倫與弗蘭克之間的通信,碰撞出猩猩相惜卻又似雨似風又似霧的朦朦朧朧的情愫是那樣的耐人尋味,從未點破卻溫暖著人心。
書為媒信為使,當海倫得知戰後的英國人生活十分困苦,肉、糖都要配給時,她便忿忿不平:“隔著汪洋,我在美國此端遙寄我對你們的祝福--‘美國’,好一個‘堅定的盟邦’!當她一擲千金幫日本、德國從戰爭中‘複蘇’時,卻眼睜睜看著英國同胞飽受饑饉之苦!皇天作證,總有一天我要親自去英國,當麵為她向你們道歉。” 從此,火腿、香腸、雞蛋源源不斷地從紐約寄到倫敦查令十字街那個小書店。要知道海倫並不是一個富有的人,她隻是為劇團修改劇本,為電視劇寫劇本,收入並不穩定。
海倫的善良、仗義,使小小舊書店的每一個人都喜愛她。漸漸地,與店主的通信擴大到了與店員們的通信。那一封封信件不僅展現出讀者和店家的友情,展現出買賣中的誠實無欺,還讓我們了解了戰後英國人的生活,他們過得相當清苦,以至於當一個店員的女兒收到海倫寄來的聖誕禮物--長筒絲襪時竟喜出望外!
人間最美是真情,買書人與賣書人之間二十年的通信靠的就是真誠互信的情感。買賣關係變成了朋友關係,正是這種現代社會稀缺的因素使我們珍愛這本通信集,並且喜愛海倫和書店的店員。
海倫一直想要去倫敦親眼看看這家小書店,但是她一直沒有足夠的路費而未能成行。但她常常想象著書店的模樣:“這是一間活脫脫從狄更斯書裏頭蹦出來的可愛的鋪子,讓人見到了,不愛死了才怪。
店門口陳列了幾架書,開門進去前,我先站在外頭隨意翻閱幾本書,好讓自己看起來像是若無其事地逛--走進書店內,喧囂全被關在門外。一陣古書的陳舊氣味撲鼻而來,我實在不知道怎麽形容。。。,極目所見全是書架--高聳直抵到天花板的深色的古老書架,橡木架麵經過漫長歲月的洗禮,雖已褪色仍放光芒。“
多麽迷人的描繪,為此,作為一個愛書人,當我讀完這一段後,我便給自己定下了一個目標,此生一定要去倫敦查令十字街84號去完成一段朝聖之旅。
2018年9月5號,到達倫敦的第二天(9月4日午夜到倫敦),便去尋找那間小書店。
查令十字街位處倫敦鬧市區。沒有費太大功夫就找到了街區,但是找了半天也找不到84號,原來期待的是一間書店,但是看到的卻是一間麥當勞,無法相信。
仔細看門右手的牆麵上有一個黑色的標識:
從那些模糊的字跡中勉強可以辨認出“84 Charing Cross Road,the Bookseller.."
啊,這就是我的聖地?!精神鬥不過物質,填飽肚子比填飽大腦更重要!留影做個紀念吧。
在附近遛遛,發現還有幾家殘存的舊書店,從外麵看,還不算太冷清。
朝聖之旅讓我感慨萬千。在網絡文學和電子書店的衝擊下,一間間書店倒下去。快餐文化導致人們漸漸沒有了讀大部頭書的興趣。看看無處不見的拿著手機的低頭一族,真擔心再過幾年是否能夠聞到書香。更別說找到那種在書頁中有注釋的二手書了。
悻悻然搭乘返回旅店的地鐵時,特別注意了倫敦地鐵的乘客,居然有不少捧著紙質書的人!也許我不該太過悲觀,紙質書還是無可替代的。且不說那捧在手上的踏實感是電子書無法替代的,要是想在書頁邊上寫下點感想什麽的,唯有紙質書可以做到。
上個星期去教堂遇到了百歲老人Betty,在閑聊中,她說她2018年讀了9本書!我驚呆了,她是一位真正的愛書人,也許她是另一個海倫吧!
世界在進步,科技高歌猛進,有多少傳統行業被現代化的潮流衝擊得片甲不留,我隻希望,書店不要全部倒下,人們在填飽肚皮滿足物質需求的情況下,精神的饑渴也需要填飽。